规划问道

2023年IFLA APR国际大奖|重塑大湖边缘——以抚仙湖北岸生态湿地建设推动人湖共生发展

2023年IFLA APR国际大奖|重塑大湖边缘——以抚仙湖北岸生态湿地建设推动人湖共生发展
2023年IFLA APR国际大奖|重塑大湖边缘——以抚仙湖北岸生态湿地建设推动人湖共生发展
2023年IFLA APR国际大奖|重塑大湖边缘——以抚仙湖北岸生态湿地建设推动人湖共生发展


重塑大湖边缘——以抚仙湖北岸生态湿地建设推动人湖共生发展

Restoring the Edge of the Large Lake—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lake Symbiosis With the Northern Lakeside Wetland Construction of Fuxian Lake

业主单位:澄江县抚仙湖管理局

完成部门:风景园林四所

奖       项:分析和总体规划之环境类荣誉奖


抚仙湖,云贵高原九大湖泊之一,是中国最深的淡水湖,也是中国乃至世界主要的淡水资源储备地,具有重要的生态安全与资源安全战略地位。项目地位于澄江县所处的抚仙湖北岸,总面积7.53平方公里,相较于其他岸线,存在农田面源污染、生活污水直排、湿地净化功能退化等一系列问题。规划团队提出综合的解决方案,试图在实现生态保护的同时为当地社群创造更多的发展机会,通过重塑北岸滨湖湿地,最终推动人与湖的共生发展。



项目背景

抚仙湖位于云南省玉溪市澄江、江川、华宁三县之间,是镶嵌在云贵高原上的一颗璀灿明珠。作为中国最大的深水型淡水湖,抚仙湖占全国淡水湖泊蓄水量的9.16%,占全国I类湖泊淡水资源总量的91.4%,是全国淡水储量最大的淡水湖泊,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淡水资源保护地之一。抚仙湖北岸是湖体主要汇水区域,入湖河流径流量占入湖河流总径流量的71.64%。聚集的城镇聚落与低效粗放的农业生产模式已延伸至大湖边缘地带,持续产生的污染已严重威胁抚仙湖的生态健康与水资源安全。澄江县意识到这一问题并致力于在北岸滨湖地带构建入湖最后一道屏障,来解决这一刻不容缓的问题。

2023年IFLA APR国际大奖|重塑大湖边缘——以抚仙湖北岸生态湿地建设推动人湖共生发展



现状问题挑战与解决思路

1、现状挑战:不可持续的利用方式

相较于其他岸线,澄江县所处的抚仙湖北岸是人类活动强度最高的区域,以农田、人居聚落为主的土地利用方式导致了污染等一系列问题的产生。


1)核心问题——污染威胁。抚仙湖北岸入湖河流的TN(总氮)、TP(总磷)、COD(化学需氧量)和SS(总悬浮颗粒物)污染负荷分别占入湖河流总污染负荷的81.44%、85.55%、68.67%和61.02%。其中,北岸农田为抚仙湖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北部湖滨区居民聚落的生活污水排放也是湖水水质下降的重要原因。


2)衍生问题——人与自然绿色家园的衰落。大面积的农田、设施用地及村庄聚落占用了滨湖地带,导致本土动物栖息地丧失,也使得广大的人群无法享受滨湖之美。


3)隐形问题——生产方式低效且低收入。高强度粗放的农业生产模式是高污染、低效的,并未给当地居民带来可观的收入与生活水平的改善。

2023年IFLA APR国际大奖|重塑大湖边缘——以抚仙湖北岸生态湿地建设推动人湖共生发展


2、解决问题还是造成新的困境?由保护净化框架转向人湖共生的综合解决方案

当地政府期望制定严格的保护净化方案,来解决污染威胁这一首要问题。为了避免单一目标的实施方案对当地社区居民造成生产生活权益的损害,规划团队通过无人机航拍、社会调研等手段获取第一手资料,并对当地水质和水生态、污染源、产业结构等开展了详尽的调查研究,在构建保护净化框架的基础上营建人与自然的共享生境、因地制宜的植入多样发展价值,推动人与湖实现共同福祉。

2023年IFLA APR国际大奖|重塑大湖边缘——以抚仙湖北岸生态湿地建设推动人湖共生发展



策略一:重保护净化体系

建立从北部流域到滨湖带全流程污染防护体系。1)将北岸湖滨湿地作为入湖水质的末端屏障,我们面向北部流域提出入湖水质安全保障框架:团队通过分析污染源头与类型,确定水质控制指标,并给出预防方案以降低整个流域的污染风险 。2)通过场地内精准的水净化系统设计解决末端问题:因地制宜的设置截流缓冲带与湿地生态净化单元,并将当地特色的生产型藕塘进行新增、改造、串联,实现净化功能的同时为后续产业转化打下基础。

2023年IFLA APR国际大奖|重塑大湖边缘——以抚仙湖北岸生态湿地建设推动人湖共生发展



策略二:依托北岸湿地建立人与自然共享的绿色生境

规划结合湿地类型和地貌景观,形成深水、浅水、沼泽、滨水直至陆生的主体生境序列,并将当地动植物重新引入周边地区。沿道路与关键节点建立生态廊道与慢行系统,将北岸湿地连接成有机整体,在增加地块的可达性的同时合理设置滨湖绿道、观景平台、观鸟场所等低干扰的活动空间,从而为公众提供接近自然、体验和了解抚仙湖独特湖泊景观的机会。

2023年IFLA APR国际大奖|重塑大湖边缘——以抚仙湖北岸生态湿地建设推动人湖共生发展



策略三:借助北岸湿地合理植入多种发展价值带动绿色转型

结合湿地建设与抚仙湖保护要求,挖掘澄江历史文化,引入旅游、生态农业和澄江荷藕种植产业,打造高端湖滨湿地旅游度假区、北岸生态农业观光示范区,从而带动原有低效高污染产业的绿色化转型。此外,在充分社会调研的前提下向在地居民提供不同安置模式,并在北岸湖滨湿地范围内提供约4000个岗位,实现就业增收。

2023年IFLA APR国际大奖|重塑大湖边缘——以抚仙湖北岸生态湿地建设推动人湖共生发展



技术方法与预期绩效

本次规划综合统筹风景园林、城乡规划、环境科学、生态学、地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打破专业壁垒,充分运用无人机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水力水环境模型分析等科学技术。规划通过推进综合的解决方案来实现综合效益与美好愿景:入湖水质由Ⅴ类提升至III类,新增20余种物种栖息生境、约50公顷低干扰滨湖活动空间,推动产业转型约500公顷。规划通过将大湖水资源健康、滨湖绿色生境家园、多种价值的发展融为有机的整体,为人与湖的共生发展提供公平的机遇。


清华同衡荣获21项殊荣


开放类,获卓越奖(Awards of Excellence)2项

北京前门大街照明提升设计

佛山城市中央会客厅夜间经济环境营造项目


建成类,获荣誉奖(Honourable Mention)9项

新自然、新村舍、新活力、——花溪乡村景观休闲活力带“三重奏”,贵阳,中国

北京市冬奥社区文化健身广场改造项目

北京市东城区黄化门三十五号院公共空间提升

淄博市双创公园城发展服务中心景观环境设计

后水湾北岸乡村景观修复规划

从“低效贫瘠地”变身“多效益绿洲”——邯郸郊野森林公园景观设计

能治愈会呼吸的健康人才环——贵阳大数据科创城规划,贵安新区,中国

济南市药山西片区洋涓湖公园景观设计

河南省商丘市冉庄村人居环境提升方案


分析和总体规划类,获荣誉奖(Honourable Mention)10项

重塑城市本源——河北省唐山市小山“源点片区”城市更新(获奖2项)

“民族融合,和谐共生”——昆明沙朗片区生态规划

寻回梦中红树 共享湿地家园 ——广州市南沙区红树林保护与修复规划

重塑大湖边缘——以抚仙湖北岸生态湿地建设推动人湖共生发展

嘉兴南湖(纪念馆)中轴线景观概念规划

景德镇艺术职业大学工学综合组团景观设计

潍坊市中央商务区景观规划设计

花马池盐湖片区可持续设计

荆州“古城小样板”片区概念性规划和核心区详细城市设计


2023年IFLA APR国际大奖|重塑大湖边缘——以抚仙湖北岸生态湿地建设推动人湖共生发展

扫码or点击查看更多获奖项目



编辑/排版|李刚

封面图/头图|供稿部门

供稿|清华同衡 风景园林四所

2023年IFLA APR国际大奖|重塑大湖边缘——以抚仙湖北岸生态湿地建设推动人湖共生发展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清华同衡规划播报):2023年IFLA APR国际大奖|重塑大湖边缘——以抚仙湖北岸生态湿地建设推动人湖共生发展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