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问道

省级城市体检工作机制和技术方法初探——以四川省第三方城市体检工作为例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近日印发《关于全面开展城市体检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提出2024年在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开展城市体检工作。
四川省于2021年遴选了9个地级市开展省级试点,2022年四川在除成都、遂宁两个全国样本城市以外的16个地级市全面开展城市体检,是继广东、江西、河北、浙江后率先探索地级市城市体检全覆盖的省份之一。

省级城市体检工作机制和技术方法初探——以四川省第三方城市体检工作为例
 
省级城市体检工作机制和技术方法初探——以四川省第三方城市体检工作为例

体检范围示意图

省级城市体检工作机制和技术方法初探——以四川省第三方城市体检工作为例

重统筹,建立省级体检工作机制

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时,提出要“健全规划实时监测、定期评估、动态维护机制,建立‘城市体检’评估机制,建设没有‘城市病’的城市”。结合四川省级架构的行政体制,强化省级体检的统筹作用,从明确工作组织模式、制定技术标准规范、推进地市体检工作开展三个方面建立省级体检工作机制。
明确工作组织模式。采用“第三方体检+自体检”协同推进的工作模式。第三方体检由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组织开展,结合地市部门数据与社会大数据,对各城市开展第三方评估,形成总体判断与横向对比分析。自体检由各地市政府组织开展,依据地市部门数据形成城市优势、问题研判。第三方体检和自体检互为支撑、互为校核,最终实现全面深入认识城市问题的目的。

省级城市体检工作机制和技术方法初探——以四川省第三方城市体检工作为例

“第三方体检+自体检”协同推进工作模式

制定技术标准规范。出台《四川省城市体检工作手册》和《四川省社会满意度调查填报指南》。工作手册明确了第三方体检、城市自体检和社会满意度调查的工作方法、编制内容、职责分工等,指导城市体检工作开展;填报指南明确了各城市/街道的调查任务量和完成时限要求,并详细介绍了满意度问卷、居民提案填报小程序的操作流程。

省级城市体检工作机制和技术方法初探——以四川省第三方城市体检工作为例

四川省城市体检技术规范标准体系

推进地市体检工作开展。通过开展地市座谈调研、组织体检工作培训、建立自体检工作评估机制,强化省级层面对地市自体检工作的指导监督作用。鼓励支持有条件的地市在市级自体检基础上,往县级市、区级、街道/社区级体检延伸,推动建设“省-市-区/县-街道/单元”多级协同的体检工作体系。

省级城市体检工作机制和技术方法初探——以四川省第三方城市体检工作为例

推动建设多级协同的体检工作体系 

省级城市体检工作机制和技术方法初探——以四川省第三方城市体检工作为例

促提升,构建省级基础指标体系 

《指导意见》中提出要将城市作为“有机生命体”,查找影响城市竞争力、承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短板弱项。四川省提前谋划部署城市体检工作,围绕提升城市竞争力和宜居性,推动城市更新,构建全省体检基础指标体系。
基于住房城乡建设部基础指标,围绕城市“竞争力”,增加“城市对外骨干交通通道数量”“国家级文化和旅游夜间消费集聚区”“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等5项竞争力相关指标;围绕城市“宜居性”,统筹民生诉求和城市人居环境建设,补充“黑臭水体治理”“生活垃圾分类”“居住区停车”“公交站点300米覆盖率”等16项宜居性相关指标;聚焦省级更新工作,结合历史建筑测绘建档、古树名木保护管理、社区规划师制度试点等专项工作,增加“历史建筑测绘建档率” “城市古树名木的数量”“社区规划师覆盖率”等6项指标。最终,形成88项省级基础指标体系。各地市基于全省基础指标体系增设特色指标。

省级城市体检工作机制和技术方法初探——以四川省第三方城市体检工作为例

四川省第三方体检指标设计方法图
(注:图上所列为基本指标)

省级城市体检工作机制和技术方法初探——以四川省第三方城市体检工作为例

分层级,探索省级体检诊断方法

查找“城市病”是城市体检工作的关键环节。结合四川“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基本省情特征,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为目的,从全省-分经济区-城市的发展和建设情况开展全面诊断,探索省级体检问题诊断方法。
省级层面,侧重识别16个地市共性优势和问题,评估老旧小区改造、完整社区建设、黑臭水体治理等相关工作开展成效;分区层面,侧重识别成都平原、川东北、川南、攀西四大经济区发展和建设的分区差异性特征,评估绵阳、泸州、南充、宜宾、达州等5个省域经济副中心在片区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城市层面,侧重与城市自体检相互校核,辅助地市精准研判自身优势和差距。

省级城市体检工作机制和技术方法初探——以四川省第三方城市体检工作为例

第三方体检与城市自体检的数据来源与工作侧重点

省级城市体检工作机制和技术方法初探——以四川省第三方城市体检工作为例

谋行动,强化体检成果应用转化

住房城乡建设部体检工作明确要求“要依据城市体检报告,制定城市更新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生成城市更新项目库”。四川省级体检通过居民满意度调查主观评价、指标客观分析,综合城市自体检结果,识别出四川省地市特色魅力有待彰显、绿色发展水平相对滞后等问题,结合近期城市更新重点工作,从历史文化保护、绿色转型发展、安全韧性建设、老旧小区改造、完整社区建设等工作提出9方面人居环境提升行动计划和22项重点工作建议。

省级城市体检工作机制和技术方法初探——以四川省第三方城市体检工作为例

省级城市体检推动城市更新行动工作流程图

总结与思考

城市体检是对城市的综合评估,四川省作为省级单元,全面开展城市体检工作,对提高全省的城市发展建设和人居环境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在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的指导下,第三方体检工作从“机制建立、指标设计、问题诊断、成果转化”等方面对省级体检工作机制和技术方法进行了初步探索。通过明确工作组织模式、制定技术标准规范、推进地市体检工作开展,建立起省级体检工作机制;围绕提升城市竞争力和宜居性,推动城市更新,构建全省体检基础指标体系;从全省-分经济区-城市的发展和建设情况开展全面诊断;结合体检结果和近期重点工作,提出城市更新行动建议。
5年的体检工作实践,各地城市体检工作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做法,探索出较为成熟的方法和路径,具备了较好的工作基础。明年地级及以上城市将全面开展城市体检工作,省级层面作为衔接全国和地市体检工作的关键环节,应进一步发挥好在城市体检工作中的统筹作用,对上有效落实中央及部委要求,在地化制定工作机制和标准体系,明确省-市两级体检工作任务和内容,指导督促地级城市高效规范工作;对下汇总地市体检工作,总结共性特征、识别差异化问题,为全省统筹谋划城市更新行动、制定分区分类政策提供决策依据。
省级城市体检工作机制和技术方法初探——以四川省第三方城市体检工作为例


中规院西部分院工作团队:

张圣海、王文静、肖莹光、陈婷、秦维、杜晓娟、汪先为、雍娟、胡玲熙、翟丙英、 马晋嘉、李起金、杨皓洁、何轶杰、曾宪鹏、付晶燕、 胡林、田涛、贾敦新、杨航、黄子怀


执笔人:陈婷 秦维


省级城市体检工作机制和技术方法初探——以四川省第三方城市体检工作为例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全面开展城市体检工作的指导意见》发布

省级城市体检工作机制和技术方法初探——以四川省第三方城市体检工作为例

省级城市体检工作机制和技术方法初探——以四川省第三方城市体检工作为例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规划中国):省级城市体检工作机制和技术方法初探——以四川省第三方城市体检工作为例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