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问道

跟随画家的笔触游历北京的角楼

跟随画家的笔触游历北京的角楼

画里京城

作为千年古都,北京城常出现于各类绘画作品中。古代绘画,特别是清代宫廷绘画中,有许多描绘北京城市、建筑与园林的画卷,而现当代的绘画、摄影作品中也常见北京的身影。“画里京城”栏目将带领读者在各类视觉艺术作品中探寻北京的前世今生,了解北京的城市面貌、风土人情与历史文化。


角楼

自古就是中国城池中

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不单是标志性的建筑,

也起到警戒、瞭望的作用。


提起北京的角楼,

您可能首先会想到故宫角楼

其实,

不单故宫有角楼,

北京内城、外城都有角楼。


故宫角楼


故宫又称紫禁城,

城墙四角各有一个玲珑秀丽的角楼。

跟随画家的笔触游历北京的角楼


建成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

清代重修。

角楼是紫禁城城池的一部分,

它与城垣、城门楼及护城河

同属于皇宫的防卫设施。

跟随画家的笔触游历北京的角楼

聂轰作品:《修缮中的故宫角楼》

跟随画家的笔触游历北京的角楼

冯微作品:《柿柿如意》

跟随画家的笔触游历北京的角楼

高建强作品:《水暖鸭先知》


角楼造型奇特,

十字形屋脊,三层重檐,多角交错。

角楼不是真正的楼,

屋里没有一根落地的柱子。

从外面看,

9梁、18柱、72条脊。

层檐重叠的角楼,

美轮美奂,

历经600年风霜

却风采依然。

跟随画家的笔触游历北京的角楼

高志玲作品:《紫气东来紫禁城》

跟随画家的笔触游历北京的角楼

杨萍作品:《美丽东城  故宫角楼 》扇面

跟随画家的笔触游历北京的角楼

郭延作品:《故宫角楼》


内城角楼


紫禁城之外是皇城,

皇城之外是内城。

如今的地铁二号线

就是沿着北京内城而建。

跟随画家的笔触游历北京的角楼


内城的四个角楼,

建在突出城墙外缘的方形台座上,

台座与角楼加起来高达29米,

底边长约40米。

跟随画家的笔触游历北京的角楼

张桂长作品:《角楼遗韵》 

跟随画家的笔触游历北京的角楼

窦平安作品:《腾飞》


角楼的外观与城门箭楼相似,

不同的是,

角楼比箭楼更宽大、厚实。

上世纪20年代,

瑞典学者喜仁龙将角楼称之为“巨堡”。

跟随画家的笔触游历北京的角楼

牛力生作品:《放飞梦想》


1900年庚子事变中,

内城的四个角楼严重受损。

后来,东北、西北、西南角楼先后被拆除,

唯一存世的是内城东南角楼,

现在被辟为明城墙遗址公园。

跟随画家的笔触游历北京的角楼

吕进作品:《明城遗韵》

跟随画家的笔触游历北京的角楼

张宝俊作品:《北京城东南角楼》


外城角楼


为抵御外族入侵,

1553年,明朝在内城南面加筑外城。

外城东西宽、南北窄,

由此形成北京城的“凸”字形格局。

外城有七门,四角各有角楼一座。

跟随画家的笔触游历北京的角楼


与内城角楼相比,

外城角楼要小得多,

只有两层,

通高15米、进深6米,

像是点缀花园的小亭子。

跟随画家的笔触游历北京的角楼

王东男作品:《左安门值房》

跟随画家的笔触游历北京的角楼

王东男作品:《左安门角楼》


上世纪30年代,

外城西南、东北角楼被拆除。

1955年,东南角楼拆除。

1957年,西北角楼拆除。

外城东南角楼又称左安门角楼,

2015年底复建完工,

消失了近一个世纪的外城东南角楼重现,

并被打造成为著名的“角楼图书馆”。

跟随画家的笔触游历北京的角楼

角楼图书馆


建筑面积约1160平方米,

以北京的物、北京的人、北京的事为主题,

最终打造成融合老北京文化特色,

集图书借阅、文化展览、文化交流于一体的平台。

为现代化的北京城

平添了一抹古韵。


图片来源:东城艺苑
文字来源:北京市档案馆,部分有删改


相关阅读

下雪了!最新出炉的北京雪景图,邀您欣赏

画里京城 | 胡同里寻觅光阴的故事

画里京城 | 画中探访中轴线上的明珠——天坛

画里京城 | 难得一见,走进笔墨丹青里的冰雪世界

北京印迹上线!北京老城历史文化信息一键可查!“图观北京”测绘地理信息展同期开展

古都北京的正确打开方式是……


您与京城,一之隔!

跟随画家的笔触游历北京的角楼

关注“北京印迹”平台

体验解锁京城新方式

“北京印迹”是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的公众宣传平台,由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主办,市测绘院和清华同衡规划院提供技术和专业支持,光明网提供运营和推广支持,集合广泛的社会力量,打造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空间资源平台和专业全媒平台。


“北京印迹”是全面地向公众开放北京老城历史文化资源的一次尝试,系统梳理和采集了北京老城18大类、73小类历史文化资源3万余条。以北京印迹网站为基础,拓展建设北京印迹新媒体矩阵以及线下文化活动,覆盖线上线下多种传播渠道,将成为北京开展名城保护和公众了解北京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


“北京印迹”力争将历史文化深度融入城市规划建设发展之中,让更多的人了解北京、热爱北京、保护北京、发展北京,一起擦亮古都北京的金名片!

跟随画家的笔触游历北京的角楼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北京印迹 inBeijing):跟随画家的笔触游历北京的角楼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