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2022年度“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综合成效好的地方”
2023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省自然资源厅的有力指导下,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以“四敢比拼年”为主题,认真做好“保、谋、用、管”四篇文章,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规划引领和资源保障。

推动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报批,我市“城市性质和核心功能定位”获国务院审定同意;区级总规即将上报市政府或省政府。形成全域详细规划单元划分成果,全市463个应编行政村村庄规划编报提前完成年度目标。

形成南京都市圈空间规划协同初步成果,完成临空经济区发展战略规划、综合交通规划以及环紫金山科创带规划研究。
建立国土日常变更新机制并获省自然资源厅转发,基本建成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信息系统,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系统率先通过自然资源部评定。

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系统通过自然资源部评定
提请印发《南京市推动产业用地“地等项目”行动实施方案》,划定工业用地控制线并制定管理办法,建立产业用地储备库,盘整出981公顷立即可用产业用地。

获省级预支新增建设用地规模2.28万亩,争取到新增建设用地计划2.55万亩(同比增加83%),获批31个片区、5.06万亩成片开发方案,获批征转用地3.39万亩,供地6.14万亩,两次荣获全市拼项目比进度“龙虎榜”红旗激励。

出台优化土地市场服务管理、促进商办设施健康发展、房票安置、规划设计方案审查等系列新政,顺利完成年度土地出让任务。
印发《南京市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委托代理机制试点实施方案》《关于化解历史遗留问题办理不动产登记的指导意见》,全市累计完成安置房首次登记约4.96万套。

省厅张国梁厅长在宁调研自然资源工作
获批自然资源部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盘活存量低效用地约5.7万亩,存量用地供应比达61%,我市被省政府评为2022年度“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综合成效好的地方”。
自然资源部副部长刘国洪颁发2022年度“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综合成效好的地方”奖牌
编制市、区两级城市更新规划,持续服务小西湖、石榴新村、浦口火车站等项目,完成城中村改造范围划定、项目审核等工作。

市委书记韩立明带队开展深化“有温度的城市更新”案例解剖式调研
发布《南京市公共设施配套标准》《南京市15分钟社区生活圈规划导则》,完成《南京市城市风貌特色研判和实施导引》研究,印发历史文化保护传承“1+2”文件,高淳区漆桥历史文化名村入选全国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示范案例。
出台《南京市乡村振兴用地政策指南》,高淳区获批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国家试点,高淳、溧水两区共成交集体土地4.2公顷。
《关于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全面加强耕地用途管制的实施意见》即将印发,统筹推进耕地占补平衡专项整治、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成果核实处置,全力迎接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首考”,全市新增违法用地总量和全省排名总体呈现“双下降”。
编制完成《南京市国土空间生态保护和修复规划》,八卦洲街道国土空间全域综合整治试点方案获批实施,完成年度150公顷废弃露天矿山修复任务,汤山矿坑公园生态修复入选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典型案例集》,幕燕滨江、方山火山地貌2个生态修复项目入选全省“最美生态保护修复案例”。
创新探索生态空间和生态要素规划编制管理,明确新增造林绿化空间“一张图”,探索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应用试点路径,联合编制《南京市新能源重卡换电站选址规划》,向省自然资源厅推荐3个绿色矿山典型案例。

签订全国首份附三维图件的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施行规划用地审批结果电子证照,规划用地“多审合一、多证合一”做法获《中国自然资源报》推广,“不动产登记+金融”不见面服务体系入选全国首批优化不动产登记领域营商环境典型案例。

全省首家揭牌市级自然资源卫星应用技术中心,智慧南京时空大数据平台建设试点通过自然资源部验收。坚持依法行政,被确定为省级自然资源立法联系点,在省自然资源厅自然资源行政争议典型案例评选中获优秀组织奖,获评全省自然资源系统信访工作业绩突出单位。

陈之常市长考察交流城市规划和智慧城市建设情况
做好国家安全有关工作,印发局安全生产权力事项清单和责任清单,开展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行动及“回头看”,完成全域地质灾害精细调查,年底实现连续20年地质灾害“零死亡”。

玄武区红山韵致居小区东侧边坡治理前后对比
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制定《南京市规划资源领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精神重点任务分解方案》,加强研究推动和跟踪落实。

圆满完成主题教育各项任务。印发《意识形态(网络意识形态)重点工作任务清单》,原创推出“时空穿梭机”主题宣传。
实施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提质”行动,制定提高基层组织生活质量的15条措施,推进“规划资源•优苗精培”工程。
作别2023、拥抱2024,南京规划资源与“宁”同行!
别忘了点赞+在看哦!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南京规划资源):2023:南京规划资源与“宁”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