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问道

山东潍坊:铺好生态底色 绘就美丽画卷

山东潍坊:铺好生态底色 绘就美丽画卷

沂山山峰耸立、草木葱茏,潍河清澈见底、水美岸绿,一幅美丽潍坊的新图景在山水间徐徐铺展。

山东潍坊:铺好生态底色 绘就美丽画卷山东寿光滨海国家湿地公园 李丹清 摄

近年来,山东省潍坊市自然资源系统立足“严守资源安全底线、优化国土空间格局、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维护资源资产权益”工作定位,积极破解资源环境约束,系统实施生态保护修复,擦亮绿色底色;打通“两山”转化通道,让好生态造福于民;强化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助力绿色发展。

潍坊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书记、局长钟光文说:“全市自然资源人坚定扛牢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担当,加快推进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持续探索创新,引导自然资源要素向绿色低碳发展集聚,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的潍坊新篇章。”
山东潍坊:铺好生态底色 绘就美丽画卷
重塑山水底色,生态蝶变向好

12月4日,在首届自然资源与生态文明论坛上,自然资源部发布了《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典型案例集》,潍坊市齐鲁酒地小镇区域废弃矿坑生态修复作为37个典型案例之一得以向全国推广。

齐鲁酒地小镇区域废弃矿坑位于潍坊市安丘经济开发区北部青龙山,过去无序开采导致山体受损严重,生态系统退化。从2012年起,潍坊局采取“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多资本融合、市场化运作”模式,引进山东景芝酒业股份有限公司实施生态修复治理,完成生态修复、景观绿化6000余亩,区域植被覆盖率由10%提高到98%,十几种野生动物在此安家。

山东潍坊:铺好生态底色 绘就美丽画卷安丘市齐鲁酒地美酒池建造前

山东潍坊:铺好生态底色 绘就美丽画卷安丘市齐鲁酒地美酒池建造后

从遍体鳞伤的废弃矿山,到城市的绿色生态屏障,青龙山的“前世今生”是潍坊开展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的一个缩影。

2018年以来,潍坊局通过开展历史遗留废弃矿山摸底调查、建立台账、编制规划、持续推进,全市重点历史遗留废弃矿山得到恢复治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矿山生态问题加速解决。潍坊局生态修复科科长昃庆民介绍,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完成修复项目459个,面积5.83万亩,地质环境和自然生态持续改善。

山东潍坊:铺好生态底色 绘就美丽画卷安丘市青龙山区域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意图

山水相连,林草共生。近年来,潍坊局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尊重和顺应自然肌理,积极构筑“南部山青、北部海蓝、城市秀美、全域生态”的生态格局大架构,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筑牢全市生态安全屏障。

潍坊局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在安丘市辉渠镇、寿光市营里镇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统筹构建农村生产、生态、生活空间,优化农村空间布局,为农业产业发展、乡村振兴提供优美的生态空间。

潍坊局发挥机构改革后与林草部门合并的优势,以“保存量、扩增量、提质量、强功能”的思路,科学开展国土绿化,重点建设南部山区森林生态屏障,加快推进宜林荒山荒地荒滩绿化,精准修复提升退化林地森林质量,2021年以来完成造林4.9万亩,持续提升鸢都大地“含绿量”。

加强湿地保护修复,建设一批湿地公园,润泽美丽家园。近年来,潍坊共建立省级和国家级湿地公园26处,湿地总面积达56.47万亩。寿光滨海、潍坊白浪河、潍坊峡山湖和青州弥河4处国家湿地公园被评为“山东最美湿地”。如明珠散落、似翠玉点缀,众多湿地公园让城市更有诗意。绿色正成为潍坊高颜值和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底色。
山东潍坊:铺好生态底色 绘就美丽画卷
 推动“两山”转化,青山就是“金山”

废弃矿坑变身国家 AAAA级旅游景区,荒山薄岭发展起了榛子全产业链,获鹿山谷森林康养旅游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在潍坊,保护修复生态环境带来的经济效益日益凸显。

“我们牢固树立‘两山’理念,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深入推进矿山治理、林业生态发展、海洋生态修复等工作,以典型案例为牵引,全方位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潍坊局所有者权益和开发利用科科长孙力红介绍,潍坊坚持修复治理和产业引进相互促进,推进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让生态颜值变经济产值。

废弃矿坑、盐碱荒地,在潍坊自然资源人看来也是有待开发的资源,针对不同自然禀赋,在挖掘生态价值实现有效转化的道路上,各县市区因地制宜,探索出了多样化路径。

齐鲁酒地小镇在修复废弃矿坑的基础上,因势利导打造了地下矿坑藏酒窖以及多处田园景观水系,建成千亩玫瑰花和薰衣草种植园,同时配套实施以酒文化为内涵的餐饮、住宿、休闲等项目。截至2022年年底,小镇累计接待游客近1300万人次,累计缴税1.12亿元。通过土地流转、生态种植等途径,提供了500多个工作岗位,带动3000多人就业,拓宽了周边村民的增收渠道,增强了乡村振兴的发展后劲。

山东潍坊:铺好生态底色 绘就美丽画卷游客游览安丘市齐鲁酒地玫瑰庄园

荒山变景区,环境好了,收入多了,齐鲁酒地小镇周边村民尝到了好生态带来的甜头。

诸城市皇华镇改造万亩荒山薄岭,打造了一条集苗木繁育、榛子深加工、仓储物流、平台交易、生态旅游等于一体的榛子产业链,推动乡村产业振兴。通过当地企业流转山地丘陵,建设万亩榛子示范基地。为拉长榛子产业链,榛子油、榛子乳等深加工项目相继落地。目前,年生产榛子植物蛋白饮品63000吨、高档榛子膳食油400吨、榛子休闲食品及原料2800吨,极大提高了榛子的产值。

安丘市获鹿山谷森林康养旅游基地以“森林康养”为核心,让负氧离子等优质的生态产品直接服务大众,同时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生态农业等经济优势,重点打造了“获鹿山谷滑谷子小米”“获鹿山谷富硒花生”“获鹿山谷板栗薯”“获鹿山谷山泉水”等系列地域品牌,以绿色、有机农产品带动群众致富。

山东潍坊:铺好生态底色 绘就美丽画卷安丘市青龙山区域废弃矿山生态恢复前

山东潍坊:铺好生态底色 绘就美丽画卷安丘市青龙山区域废弃矿山生态恢复后

好生态赋予好品质,好品质叫响好品牌,潍坊打通“两山”转化通道,实现人与自然“两不负”。
山东潍坊:铺好生态底色 绘就美丽画卷
 强化挖潜增效,产业逐绿前行

如何应对资源环境紧约束的难题,潍坊转变资源和空间利用方式,实现土地精准配置、结构优化、高效利用,推动产业升级绿色发展,以土地资源的高效高质配置,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寒冬时节,记者走进潍柴国际配套产业园,看到高标准厂房中各项生产如火如荼。

潍柴是潍坊响当当的制造业名片,借助这一龙头企业在产业中的强大凝聚力与号召力,2019年,潍坊启动建设潍柴国际配套产业园,当年就有35家全球细分行业领军企业落地,其中包括3家世界500强企业。

作为重点保障项目,潍坊局通过全面摸排,精准提出用地计划,充分利用528亩批而未供土地和90亩周边低效用地,打造园区一期。同时,提高企业准入要求,对入园企业的投资强度、投产时间、产值税收强度、能耗标准、环保要求等内容进行约定,达不到要求就及时清退。此外,按照项目需求建设高标准厂房,企业“拎包入住”,同步建设科研孵化、总部办公、人才公寓等服务设施,打造生产研发一体、配套设施一流、生态环境优美的绿色高端园区。这样既促进了新旧动能转换,又实现了集约高效用地。

以打造国内领先的绿色动力高端装备研发制造基地为目标,2021年,潍柴国际配套产业园二期开工建设,计划2024年建成投用。未来,一个万亿级的动力装备产业集群将在潍坊崛起。

近年来,潍坊坚持“土地跟着效益走”,加强存量土地盘活利用,引导各类项目优先使用存量土地。今年以来,全市累计盘活批而未供土地21667亩、闲置土地3158亩。提升土地利用效益,省级以上开发区全面推行工业用地“标准地”出让。优化土地供应方式,对工业用地实行“应保尽保”,积极推行弹性年期出让、长期租赁、先租后让、租让结合等灵活供地模式,减少企业拿地成本。同时,潍坊局在全局组织47名服务企业专员,点对点对接企业、靠前服务,精准解决项目用地难题。

先进制造业是潍坊高质量发展的“顶梁柱”“压舱石”。通过一系列挖潜增效的土地要素保障政策,潍坊局助力打造了潍柴国际配套产业园、歌尔智能制造产业园等一批园区,实现产业“腾笼换鸟”、转型升级,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按下“快进键”。


作者:杨旋 郝文海
图片:潍坊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文字编辑:王中建、陈舒

新媒体编辑:曲冰洁(见习)

山东潍坊:铺好生态底色 绘就美丽画卷
山东潍坊:铺好生态底色 绘就美丽画卷

山东潍坊:铺好生态底色 绘就美丽画卷

山东潍坊:铺好生态底色 绘就美丽画卷

i自然全媒体

转载请在醒目位置标注来源:i自然全媒体

i自然投稿邮箱:mnrnews@163.com  

电话:010-68047618

点赞,关注 !👇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i自然全媒体):山东潍坊:铺好生态底色 绘就美丽画卷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