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了解一个城市的最好方式,是去看它的菜市场,和这个城市才有了肌肤之亲。
脱离了宏大的社会时代背景,融入日常的生活场景中,有一种拥抱生活附近的“小确幸”之感,更别说菜市场已经发展成了一种菜场文学,更是格外吸引人。
刮得越来越强劲的网红菜市场之风,反而成了城市社区商业更新的最佳代表作。
2021年,上海乌鲁木齐中路的乌中市集变身成了Prada的品牌场。当时恰逢Prada 2021秋冬广告大片发布,不仅是建筑外墙,连蔬菜包装都用到了该系列的Jacquard图案,菜篮子顿时变得充满艺术感。
当时乌中市集牛的还不止跨界这一件事,菜场建立了智慧管理系统,成为数字时代菜市场的典范。
建于1998年的双塔市场在2019年进行了全面改造升级,经过更新,朴实传统的菜市场一跃成为苏州的网红打卡点,成为一个集市场、当地美食、文创的文化市集综合体。


整个菜场被改造成一个既时尚又怀旧的市集,而整个市集从内到外,通过横梁隔瓦、屋檐、等空等营造出了老苏州的景象,古今交融,颇有江南韵味。细节处充满了设计的味道,买菜买出了一股文艺腔调,谁能不爱这种新型的买菜形式?
当菜市场与城市商业发生交集,是城市气息与烟火气的融合之地。
但是,菜市场的改造更新,是为了让菜场在设计感上变得更强更网红,还是我们通过菜市场为城市和社区商业的更新以及美食文化做出更多贡献?
2022年,有着近15年历史的民营市场福明菜场进行翻新,它的定位是菜市场里的美食博物馆。
在保留传统菜市场功能基础上,增加邻里业态新功能,在菜市场内开辟“科普角”“休闲区”,提供阅读、休闲、微波炉加热、饮水、应急用药、充电、借伞等服务,同时精心打造“知味街”,引入市民喜爱的早点、小吃品牌,营业时间延长至晚间。
街巷氏的布局,形成浓缩地方特色的美食街区,每个品类通道都以特色的街巷主题进行贯穿,植入沉浸感和体验感。这是在进行一场复兴宁波美食文化的运动吧!
过去菜场的功能只具备果蔬生鲜购买的单一类型,而目前网红菜场之所以称之为“网红”,抓人眼球的设计提高了审美度。
更重要的是,菜场变得如此多元化和让人惊喜:买菜、便民服务、社交休闲、科教科普……这无疑变成了一种多功能复合商业模式,从菜场到邻里中心,吹的是一股商业模式更新的风,而不仅仅是网红菜场的风。
东湖邻悦是一个高颜值的菜市场,被东湖邻悦刷屏起因是一个露台上的大热气球。白色的层层叠加的建筑,加上网红餐饮的加持,很难不吸引网红们去打卡产出好看的照片。
不仅有平常在菜场看到的各类别蔬菜、海鲜、鸡鸭鱼肉等,还装进了市集、教育培训甚至酒店公寓,餐饮全业态,完全打破了传统菜场模式,塑造新邻里生活圈。
这是由鄞城集团、阿里云及蚂蚁金服三方共同打造的云智邻里中心。所以看见了吗?菜场除了在颜值上下了功夫,软件实力一样在互联网时代与时俱进,而且似乎更先进了。
穿插在居民区中间,菜场起到的作用不仅仅是一种烟火气,让街区商业在菜场这种形式重新吸引了年轻人的目光,让买菜这件事变成了一件值得打卡的事。
东柳菜场曾凭借着创意文案和活动策划,在改造期间魅力不减反增,烟火气依旧浓烈,更是在网络上小火了一把,获得不少称赞和好评。
围绕生活配套功能“柴米油盐酱醋茶”到“日常社交休闲”,15分钟内步行到家门口菜场的生活便利,为社区生活提供休闲服务,摒弃沿街为市的粗放型商业形态的弊端,也不只是传统意义上的大杂烩综合市场, 而是立足于“精致社区”进行功能定位和开发建设。
“马路美术馆”:东柳菜市场打造了一条“温馨买菜路”,其中还有“马路美术馆”,让一个25岁的传统菜市场“别有腔调”。

拟人化文案出圈:25岁高龄的东柳菜市场,当时改造后,变得俏皮了,市场内随处可见年轻有活力的文案和文创设计,获得不少年轻人的关注和好评。
作为最贴近生活的场所,菜市场或许还能装进更多的业态,比如咖啡店、茶馆,甚至是干洗店……都是无限和生活贴近的内容。踩着一双拖鞋下楼买杯咖啡或者是吃个饭,能解决不用走太多路就能完成,这就是社区商业必须具备的功能性。
而宁波涌现出现的网红菜场,显然正在朝着这样的路子发展。可以看到的是,无论是福明菜场、东柳菜场或是东湖悦邻,都有菜场社区商业的基因存在,东柳菜场已有25年的历史,福明菜场也有15年的历史,历史沉淀下来的烟火气,周边居民的成熟度,都是菜场可以完成商业更新的条件。
而明年即将涌现出来的网红菜市场,更是打出了各种新概念。
宁波市海曙区咏归菜市场二期探索打造“TOD社区邻里综合体”的新路径。什么是TOD?简言之就是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TOD),是规划一个居民区或者商业区时,使公共交通的使用最大化的一种非汽车化的规划设计方式。
当然,这样规划的菜场宁波还是首家,并实现将买菜、轻餐饮、咖啡、理发、社区服务等功能融合在一起,打造TOD社区邻里综合体。听起来概念非常不错。
商业空间带来治愈的快乐
回归现实生活依旧是一个不变的话题,2024年的实体商业正在以网红菜市场、网红街区等配套型商业的加持下,让线下越来越热闹,这也是线下是解决线上“太卷”的解药,越是被各大直播带货消耗得厉害,越是要回到现实生活中,去享受治愈的快乐。
大家都需要一个舒服的公共空间,或拍照、或聊天、或玩桌游……需要一个不用端着的地方,更需要有好吃好玩的小店,用美食治愈心情。而精致的、有态度的、有设计感的东西更能治愈各种emo。
而未来的顾客必定是多样化的,寻找自己爱好的东西。差异化是商家的必修课,找到真正的用户可能比任何事情更重要!
* * *

欢迎关注我们的原创内容号 “什么是城市” Whatscity
热爱设计 专心阅读
期待与你相遇
投稿 · 咨询 · 合作或者
加入社群请扫码
入群暗号 “你所在的城市名称”+城市聚落

了解更多城市设计的报道资料,请在后台回复“搜索”,调取城市设计号内搜索页面。了解城市设计提供的设计企业合作服务,点击 “设计企业服务”,点击文末链接联系我们
城市设计,以专业的立场,前沿的视角,洞察社会文化的建筑现象;用及时的评论,深度的解析,搜罗来自各个领域的设计原料。致力于成为泛行业的城市文化与设计知识杂志。后台回复关键词“媒体合作”联系我们。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城市设计):菜市场,年轻人的新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