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下过一场雪,远山、树木、庄稼都覆上了一层洁白,万物在雪被下悄然孕育着绿色生机。
近日,《中国自然资源报》记者来到辽宁采访。通往朝阳市建平盛德日新矿业有限公司的路上,积雪已被清理干净,运输矿石的货车来来往往。走进公司,生态区、生活区、工作区井然有序;电子显示牌上,更新着动态监测的扬尘噪声数据;中控室大屏幕上,采矿区、球磨车间等工作情况一目了然;铁矿山资源综合利用专业技术创新中心内,技术人员正埋头检测土壤样本……
植绿于心:
政府主导 高位推动
2022年,辽宁绿色矿山建设开启了新篇章。这一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强调,要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到生态保护、环境建设、生产制造、城市发展、人民生活等各个方面,加快建设美丽中国。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辽宁矿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更坚定了他们建设绿色矿山的决心。站在政治和全局的高度,省委、省政府果断作出决策——将绿色矿山建设提档升级,由政府引导上升为政府主导,高位推动。
植绿于心,外化于行。这一年,《辽宁省绿色矿山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印发,省长李乐成在方案上批示:“积极行动增绿”;以时任副省长姜有为任组长的工作专班迅速组建,绿色矿山建设被列为“绿满辽宁”工程的重要内容;省政府牵头召开了全省绿色矿山建设现场会,将绿色矿山建设先后纳入省政府目标考核、省委组织部绩效考核和全省污染防治攻坚战专项考核体系。2023年,辽宁启动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绿色矿山建设被再次纳入其中。
增绿有方:
部门协同 系统推进
“1229”包括1个专项规划、2个建设方案、2个管理办法、9个行业规范和考评标准。《辽宁省绿色矿山建设专项规划(2021-2025年)》,对全省“十四五”期间绿色矿山建设工作进行了全盘谋划,统筹推进;《辽宁省绿色矿山建设实施方案》《辽宁省绿色矿山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进一步明确了任务,2022年至2024年每年新增省级绿色矿山100家,到2024年年底,新增绿色矿山300家,70%持证生产矿山达到绿色矿山建设要求;《辽宁省绿色矿山管理办法》《辽宁省绿色矿山第三方评估机构管理办法》,则从绿色矿山建设、遴选评估、项目库管理等方面加以规范。针对辽宁特色矿种菱镁矿,还专门出台了单矿种省级绿色矿山建设规范,从而完善了9个行业绿色矿山建设规范和考评标准。
从顶层设计到精细管理,“1229”制度体系清晰勾画了辽宁绿色矿山建设的路线图。为将美好蓝图落地落实,辽宁将438家矿山纳入三年行动并创建工作台账,全部编制绿色矿山建设方案,签订承诺书。同时,实行清单化管理,逐级制定绿色矿山建设工作计划“鱼骨图”。对未按规划完成创建任务的矿山,由市、县政府开展联合检查,发现存在违法违规问题的,组织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应急管理等相关部门,依法依规给予停产整顿、不予延续和关闭等处理。
“评上绿色矿山,省级财政给予企业一次性奖励,国家级15万元、省级10万元。而且,绿色矿山创建时可以提取使用矿山环境治理恢复基金,绿色矿山开采尾矿提取矿产品免征资源税……”吴海告诉记者,为了激发矿山企业创建积极性,辽宁从土地、矿产、财政、金融等方面,出台了11条切实可行的支持政策。
建绿于行:
矿山主建 示范引领
“过去厂里都是土路,到处尘土飞扬,我们也是灰头土脸的。现在实行全封闭生产,路硬化了,树也多了,矿区里走一圈,身上还是清爽的。”讲到创建绿色矿山带来的变化,公司女职工史毅感慨地说。
近年来,该公司投资2000多万元,改善了生态环境,优化了设备工艺,并将渣石废料用来生产建筑骨料,实现了变废为宝。如今,四条生产线全部实现数字化控制,还构建了二维地表模型、三维储量模型,科学指导开采和配矿。此外,公司为当地捐款捐物,提供就业岗位,会议室的墙上挂着一面面村民送来的锦旗。
实施三年行动以来,这样的绿色矿山越来越多,在这一过程中,企业、职工和周边群众尝到了甜头,矿山主体创建意识更强了,投入也更多了。2022年、2023年,辽宁全省矿山投入创建资金11.9亿元、13.2亿元,同比增长75%、10.9%,涌现出一批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矿山企业:西岗矿业小汪沟铁矿引进瑞典阿特拉斯采矿凿岩台车、芬兰山特维克的4立方米铲运机,实现了无轨运输;鞍钢大孤山铁矿通过治理、复垦,昔日的排岩厂变成了多功能生态园,被评为国家级绿化示范区。
向绿而兴:
质量管控 科技赋能



i自然全媒体
转载请在醒目位置标注来源:i自然全媒体
i自然投稿邮箱:mnrnews@163.com
电话:010-68047618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i自然全媒体):以绿为底、向绿而兴,辽宁建成绿色矿山308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