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住建部在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提出,以“数字住建”整体布局规划为发展蓝图,以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工作定力,加快推动“数字住建”落地实施,赋能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
2023年国地科技设计“1+N”的数字住建体系架构,即一个CIM基础平台,提供数据汇聚、业务协同和统一门户等基础支撑;N个应用重点围绕工程建设 、城市运行、文化保护等领域,大力推进住房和城乡建设行业数字化建设。
CIM基础平台
筑牢“数字住建”基础底座
国地科技CIM基础平台通过统筹集成城市多源时空大数据和AI等新型信息化技术,支撑辽宁省、武汉东湖高新区等规划建设管理多场景应用,推动城市发展和建设管理智慧化。
辽宁省CIM基础平台建设定位为数字政府建设的核心基础数据底座,是数字政府建设的中枢与纽带。项目通过全省海量多源、多层级、多领域数据的汇聚融合与协同共享,为“数字辽宁”建设提供数据底座。基于辽宁省CIM基础平台,可以提供城市体检的快速准确评价,为城市更新提供决策支持,支撑从城市体检到城市更新的全过程决策管理;统一管理全省工程建设项目,实现信息化管理和全过程监管,提高项目效率和透明度;构建数字政府业务应用体系,构建住建领域“一张图”实现住建领域数据、业务流等的集中与深度融合,同时未来将整合跨业务领域,建立全省统一视图,促进跨部门业务的集成和协作。

为落实湖北省城市信息模型平台建设试点任务要求,结合东湖高新区规划局实际需求,以东湖科学城为先行试点,通过“汇数据”,汇集时空基础、资源调查、规划管理、公共专题、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及物联感知等六大类155项数据并完成建库工作,融合治理搭建全息数据底板,实现城市多源数据的“一屏展示”;“搭平台”,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搭建CIM基础平台,并研发数据汇聚与管理、数据查询与可视化等功能模块,打造可视化、可感知、可计算的CIM基础平台;“建应用”,实现了规划评估、建管审查、实施监督、智慧服务等多领域智慧应用,全方位服务政府部门及社会公众。通过构建以CIM平台为载体的新型智慧城市全周期、全时空、全要素、全过程三维空间底板,实现城市一体展现、多维感知、立体管控,为数字孪生与智慧城市奠定数字化基础,为省内CIM平台建设提供“武汉经验”。

工程建设
加快工程项目全生命期数字化
国地科技积极推进BIM全过程应用,加快BIM+在建筑工程设计、施工、竣工、运维等过程中的深化应用,提升工程项目全生命期各参与方的工作质量和效率。
按照国家、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相关建筑信息模型相关规范,以及BIM模型在施工图审查阶段的管理流程、行业质量监管需求,依托鄂尔多斯CIM基础平台,提供BIM规划设计审查、BIM测绘管理,其中BIM规划设计审查提供线下C端辅助规划设计、线上B端辅助报建审查,面向设计单位、管理单位开展标准化、敏捷化、智能化BIM规划设计审查服务。通过新建工程BIM报建模式的试点推广,为未来数字孪生城市数字模型自生长、自更新奠定技术基础。

城市运行
构建全闭环的城市运行管理
国地科技基于网格化管理理念,通过物联感知、智能预警等方法,构建城市体检、地下市政础设施管理等业务场景,推动形成集感知、分析、指挥、评价全过程的全闭环城市运行管理模式。
作为首批国家级高新区之一,济南高新区全面落实国家关于智慧城市的建设要求,探索建设具有大部制特色的城市管理智慧化平台,推动高新区运行管理“一网统管”,打造“高新区样本”。
国地科技完成全市31个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等领域业务系统的对接,汇聚260余类数据要素,构建城市数据资源体系,打造标准统一的数据资源库“一套数”,推进数据跨部门、跨层级汇聚融合和深度利用,夯实城市数字底座。
基于“一张图”数据底座,为5个街道、5个园区、2000余家企业提供建设管理数据图形化展示,集成住房城乡建设、城市管理、国土空间规划、自然资源等方面的智慧化应用,实现精准执法、森林防火监测预警等多元化应用场景;通过数据分析辅助科学决策,实现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和全局数据“一屏通览”,有效提升城市建设管理工作效能,预计年节约政务管理成本1300余万元。
在国家、省、市的相关政策目标和建设思路的指导下,国地科技通过对廉江市中心城区30平方公里的建成区的排水管网和附属设施进行全面摸查,建立廉江城市地下安全管理体系,针对与城市生命线有关的安全事件,提出通过风险评估、实时监测、预测预警和应急辅助决策支持等功能,并与廉江智慧城市三维规划平台、智慧城管、信息交换共享等平台进行对接,打破城市地下管网信息孤岛局面。通过搭建集管线智能监测、数据融合共享、可视化管理和呈现、科学决策支持等为一体的智慧廉江城市安全生命线体系,实现城区地下管网运行“全程可见、事前预警、事中处置、事后总结”的全流程业务处理,有效加强廉江安全源头预防、廉江安全防控机制健全等方面,提升廉江安全监管效能,保障城市生命线工程的安全运行,助力廉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管理水平。

文化保护
历史文化传承数字化
眉山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管理平台
数字化战略的推进和各种新技术的出现都为历史文化保护带来新契机。眉山作为四川省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国地科技以数据赋能,通过对眉山全市历史文化遗产相关的多源空间数据和业务数据进行全盘摸清、收集、整理和融合,形成了涵盖历史文化名城、名镇(村)、传统村落、文化街区、不可移动文物、历史建筑、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业遗产、灌溉工程遗产、馆藏文物、古树名木、地名文化遗产等15类历史文化遗产数据;应用实景三维、数字孪生等技术,构建了清晰统一、高效动态的历史文化保护资源“一张图”,为眉山市历史文化资源数据管理、保护传承利用、辅助决策和展示宣传等工作提供支撑。

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建设
依据乡村振兴和数字乡村发展战略,国地科技深入实施数字乡村建设行动,以提高村镇信息化管理和服务水平为目标,进一步保护传统村落文化,负责实施了近十个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村落数字博物馆的建设项目,突显地方民居特色,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国地科技以还原传统村落真实环境为核心,详细采集村落概况、历史文化、环境格局、传统建筑、民俗文化、美食特产、旅游导览等内容,借助BIM、5G、VR等现代信息化手段,多形式全方位展现村落的独特价值和丰富内涵,集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和可视性于一体,大力推进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建设。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国地科技):年度盘点:数智协同,深化数字住建新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