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服务“不打烊”,登记便民“不断档”。春节假期,多地迎来返乡热潮,不动产登记业务量暴增。不动产登记机构提前谋划、周密部署,采取 AB岗轮班、延时服务、预约办理、集中发证、送证上门等方式服务企业和群众,营造了祥和温暖的新年氛围。《中国自然资源报》记者走访北京大兴区、湖北仙桃市、浙江东阳市、山西清徐县不动产登记窗口,跟随登记人一起送证上门,感受红红火火暖人心的龙年春节。
北京大兴登记中心工作人员(左)为新航城公司代表现场发证。记者 方正飞 摄
2月8日,农历腊月二十九,北京市大兴区不动产登记中心登记三科王文卓一行三人,一早前往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公共库回访,并将公共库4栋保税物流仓库的不动产权证书带给开发企业——北京新航城控股有限公司。
“临空经济区相关项目是我们的重要服务保障项目,后续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回访和调研有利于提升窗口服务水平,为节后企业开工做好保障。”王文卓说。公共库是临空经济区物流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共建有4栋保税物流仓库、1栋办公楼。依据规划,临空经济区将打造航空物流、科技创新、服务保障于一体的航空产业集群。
“大兴登记中心在手续齐全后仅用1天时间就办好了4栋保税物流仓库的不动产权证书。”新航城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意向企业看到‘大红本’,吃了‘定心丸’,就会增强进驻的信心,这对于公共库项目招商引资提供了很大的助力作用。”
回访时,王文卓详细了解企业在办理不动产权证书过程中是否还有困难,寻求对窗口工作的改进建议。她说:“所站位置不同,思考问题的角度也不同,要了解企业所思所想,在工作中换位思考,才能更好地提高服务水平。”
为了更好地服务企业,大兴登记中心近年来积极推动登记服务做加法、审核流程做减法,促进营商环境优化。该中心通过精简材料、优化流程、信息共享等方式,让登记环节紧跟土地审批供应,压缩办理时限,实现交地即交证的“零时差、一站式、全同步”。同时,大兴登记中心与发展改革、住建等多个部门深入对接、通力合作,高效破解项目审批环节多、流程长、落地难、落地慢问题,通过信息共享、并联行动、内部流转等方式进一步压缩办理时间,将企业不动产权证书办理时长缩短至1个工作日。
为了方便企业办理业务,大兴登记中心采用专人对接方式,为每一个取得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的企业确定一名经办人,方便快捷地帮助企业解决不动产登记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作为窗口单位,不动产登记中心既连接着企业,也连接着市民群众。大兴登记中心始终秉持便民利民的服务理念,持续提升窗口服务质量,更好、更快、更有效地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2023年,大兴登记中心积极探索信息技术应用带动登记模式转型,创新建立“智慧大厅”综合管理系统,积极推进“全程网办”“掌上办”。该中心加强数据整合,将台账数据、新产生业务信息、政策法规等以指定格式整合至统一管理系统平台,为后续开展数据分析利用夯实基础。同时,大兴登记中心优化数据利用方式,工作人员只需通过网页搜索的方式,即可获取所需数据,使信息核实环节时间缩短一半以上。
为了方便适龄儿童入学资格、积分落户等重要民生信息查询,大兴登记中心开发批量查询功能,通过规范信息录入、系统自动对比,实现查询结果即时批量反馈,并对需核实信息进行标注,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
据悉,2023年大兴登记中心共受理各类不动产登记业务102831件,其中办结104239件,累计发证45187件。
“鄂惠登”走进仙桃市渔泛村为村民集中发证。记者 赵婧 摄
春节期间,仙桃局工作人员为渔泛村村民送证上门。记者 赵婧 摄
连日暴雪、冻雨过后,路面积冰湿滑,不少树木断枝倒伏。2月8日一早,为了赶在龙年春节期间,将273本不动产权证书送到郑场镇渔泛村村民手中,湖北省仙桃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工作人员一行,小心翼翼地驱车前往。这个被大雪覆盖的古村老街,因此热闹了起来,暖意洋洋。
“拉尺,复尺……盼着盼着,终于等到了。有了这个‘大红本’,再也不担心房子出什么纠纷了。”在渔泛村党群活动中心“鄂惠登”送证上门暖春到家活动现场,刚刚签完字领到不动产权证书的60多岁村民李长标满面红光,声音洪亮。
站在一旁的高个子王从高50多岁,常年在外务工,“等村里旅游开发热起来,还能利用自家的房子干点营生,就不用出门打工了,这是今年返乡后最开心的一件大事”。
渔泛村始建于元朝,兴盛于明清,历史上便是棉布、棉花、粮食的集聚口岸,曾经商贾云集、川流不息。如今,古青石板铺就的渔泛老街、青砖灰瓦板壁飞檐的古宅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村里引入了房车基地、百亩桃园、富硒米业,也让村民们打起了自家的“致富算盘”。据统计,渔泛村全村宅基地共481宗,其中坍塌、拆除75宗,应登记颁发不动产权证书406宗,经审核资料齐全可发证273宗。
“这次‘鄂惠登’送证上门暖春到家活动,我们集中为渔泛村第5村民小组的22户村民发放不动产权证书,为近10位年长者送证上门。”据仙桃局主要负责人介绍,“其余的证书我们会通过郑场镇自然资源所、渔泛村村委会协助,破解路途远、耗时长、效率低、成本高等堵点难点,争取在春节期间陆续送到村民手中,让大家过一个祥和温暖的新年。”
房子、宅基地有了“身份证”,不仅让农民吃下“定心丸”,也能有效减少因权属和界线争议引发的邻里纠纷。“这个是您的证,名字您核对一下。这个二维码您扫一扫,土地、房屋的边界线就可以在手机上查看了。”送证上门时,仙桃局工作人员为每一户村民耐心答疑解惑,并宣传农村房地一体宅基地确权登记政策和意义。
“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确权登记情况复杂、工作量大,我们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适当简化程序,优化收件标准,减轻农民负担。”仙桃局主要负责人在活动现场介绍,该局制定数据汇交、“任务销号”计划,实行挂图作战,2023年年底顺利完成年度房地一体宅基地数据入库汇交。
春节前夕,湖北连降大雪,又逢返乡人员激增,不动产登记也迎来业务办理高峰。据仙桃市不动产登记中心主要负责人介绍,1月下旬以来,登记窗口平均每天办理登记业务230多宗,比平时增多70%左右。仙桃局主动作为,提前做好春节便民服务工作预案,增设人员AB岗轮班,适当延长窗口服务时间,安排业务骨干在导询台做好政策指引分流,安排专人在网办专区、自助设备服务区协助办理与答疑,保障不动产登记网办平台24小时稳定运行。同时,该局陆续开展“鄂惠登”送证上门活动,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
“2023年,湖北省以按时完成年度数据汇交为短期目标,逐月调度,严格质量审查,创新将不动产权证书发证率纳入全省自然资源领域优化营商环境第三方评估考核指标,以评促改,效果显著。”湖北省自然资源厅登记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我们将以全省全面完成‘任务销号’为目标,推动省内各地完成房地一体宅基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并汇交至国家平台,规范做好日常登记与成果更新,持续开展颁证入户。”
为了满足春节返乡群众、各类企业办证需求,湖北厅提前部署,在全省深入开展“鄂惠登”送证到家暖春活动。各地将办证网点延伸至乡镇、村,开设专场服务集中颁证;组建“鄂惠登”党员先锋队,利用休息日走进社区、企业,上门为企业和群众办证、送证;在大厅增设返乡人员办证绿色通道窗口,坚持“首席服务员制”“全程帮办”,实现不动产登记一人一事全程办到底。据悉,春节期间,湖北省17个市(州)103个县(市、区)共开展1090场“鄂惠登”送证到家暖春活动,累计送证6.47万本到企业和群众手中。
2月9日,群众在东阳登记中心窗口办理业务。首席记者 陆芬 摄
“兄弟姐妹都在外地,我们趁过年聚齐了才能过来办手续。”2月9日,从杭州回来的张女士和家人来到浙江省东阳市不动产登记服务中心大厅办理分家析产不动产转移登记,“今天顺利办完,老人也就放心了。”
春节前夕,随着返乡人员增多,东阳登记中心迎来了业务办理高峰。接待咨询、指导填表、审核材料……除夕当天,该中心窗口工作人员俞佳丽一早就忙开了。上午10点,前来办理业务的群众已经络绎不绝,登记大厅需要取号排队。
“春节前来办理的都是特别急的业务,很多人从外地回乡过年,过完年两三天就要回去,群众提出急办的,我们尽量年前办完。”据东阳登记中心主要负责人介绍,从腊月二十六开始,不动产登记窗口的工作量比平常多了近50%,窗口连续3天开启延时服务,最大限度满足群众办证需求。
依托“互联网+不动产登记”,东阳市抵押登记、“商品房预转现+抵押权预转现”组合登记等业务都无需申请人前往不动产登记窗口办理。继承登记、分家析产转移登记等事项,主要还是以线下办理为主,而这些登记事项也正是春节前后不动产登记窗口群众办理最多的。为了迎接这波业务高峰,东阳登记中心提前布置准备,推动春节之前实现“三个清零”,将企业档案、抵押档案、急办档案全部审核完毕。“一方面是工作人员加快办理,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是开通延时服务,利用中午或下班后的休息时间加班加点办理。”该负责人表示。
“真是太感谢你们了,加班帮我们快速办理了不动产权证书。”春节前夕,浙江舒泰科技实业有限公司代表专程来到东阳登记中心窗口,送来一面印有“为企业排忧解难,显真诚服务本色”的锦旗,为登记人员的高效服务点赞。位于东阳市经济开发区的浙江舒泰健康产业园,是该市百亿健康产业园的重点工程,计划总投资10亿元。春节前,产业园首次登记业务办理完成后,入驻业主企业的预转现转移登记工作随即进入高峰期。
面对业务量激增,东阳登记中心开发区分中心根据需要及时增加窗口审核人员,并重新对流程进行优化,从受理、审核、登簿到缮证,各环节衔接流畅。该中心还利用周末时间,安排人员加班开展审核登簿工作,确保产业园业主企业的不动产权证书能够及时颁发。
东阳市民营经济活跃,在新材料、医药、电子、影视、建筑等领域拥有11家A股上市公司,优化营商环境、切实提升企业不动产登记便利度,成为该市不动产登记的工作重点。为此,东阳登记中心不断改革创新,简化优化不动产登记流程,努力提升服务效能。目前,东阳市不仅已实现了企业申请抵押权注销登记、预告注销登记,不动产抵押权首次、转移、变更登记及不动产预告登记等业务受理后快速办结,还通过数据跑腿、信息共享、并联行动、内部流转等方式,实现了“交地即交证”。
“怎么便民利企我们就怎么干。”该负责人表示,春节期间正是筹备新春开局之时,我们更要绷紧服务这根弦,让企业和群众满意。
清徐县西怀远村村民签字确认后领取不动产权证书。首席记者 阎炎 摄
“有了‘大红本’,院子的四至清清楚楚,以后邻里之间不用担心因为谁多占谁一点土地起纠纷了!”2月7日,山西省太原市清徐县徐沟镇西怀远村党群服务中心“助力宅基地改革送证到家暖春活动”现场,等着签字确认后领取不动产权证书的村民陈虎老人笑呵呵地说。
“送证到村里,我们这些岁数大的就不用跑去镇上了。”一旁的陈有忠老人说。
厚厚两摞簇新的证书,整齐地堆放在党员活动室的长桌上。赶在龙年春节前,清徐县自然资源局将127本不动产权证书送到西怀远村,让村民们在家门口就领到了自家宅基地和房子的“身份证”。
“祖宅有了“大红本”,方便接下来投资旅游和民宿。”村民陈玲花全程参与了祖宅陈家大院的确权登记,从入户调查到组织几家陈氏后人协商一致再到登记公示,“自然资源部门的工作太细致了,最后的结果各家都满意”。
“用‘大红本’抵押贷款,比其他途径批得更快。早投入早产出,去年家里的收入不比在外打工少。”村里的陈春生去年就已经用确权登记的宅基地作抵押,贷款8万元用于租赁大棚,转年就还清了这笔贷款。室外天寒地冻,村里流转后的耕地上统一建设的现代化大棚里却温暖如春,作物长势正好。
“我们的农村不动产登记坚持全县‘一杆秤’,共性问题集中研究,个性疑难问题一事一议,特别是对权属不清、面积超占、一户一宅等问题分类施策、逐案化解。整个过程注重发挥乡镇、村组等基层力量,把确权登记的自主权交到村民自己手里。”清徐局相关负责人在这次送证到家活动现场介绍说。历时两年,清徐县对符合登记条件的首批31892宗宅基地及地上农房进行了不动产登记,证书正在陆续发放到村民手中。西怀远村符合登记条件的441宗宅基地,已登簿428宗。
清徐县是山西省3个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地区之一。记者从山西省自然资源厅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局了解到,该省全面加快推进农村不动产登记,截至目前全省共有宅基地657万余宗,其中应登492万余宗,已登457万余宗。
据该局负责人介绍,2023年以来,全省国有土地房屋产权确权登记颁证“清零行动”圆满收官之后,不动产登记工作更加重视农村地区,在开展宅基地房地一体确权登记的同时,还探索了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颁证。目前,全省各涉及县(市、区)已全部发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不动产登记首证。
“为了切实保障返乡群众、本地居民和企业登记需求,今年春节期间,我们还在全省范围内要求因地制宜实现‘节假日不打烊’。”该负责人对记者说,山西各地不动产登记窗口根据本地情况,采取调休、错峰、AB岗轮班、预约办理等不同形式,确保节日服务质量不打折,便利程度不减分。
作者:阎炎
转载请注明来源
作者:方正飞、赵婧、陆芬、张靓、阎炎
新媒体编辑:曲冰洁(见习)

转载请在醒目位置标注来源:i自然全媒体
i自然投稿邮箱:mnrnews@163.com
电话:010-68047618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i自然全媒体):红红的证 火火的年 | 新春走基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