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问道

巡山排险,为了万家灯火 | 新春走基层

巡山排险,为了万家灯火 | 新春走基层
巡山排险,为了万家灯火 | 新春走基层

春节前夕,我国中东部地区出现大范围持续性雨雪冰冻天气,多地累计降雪量具有极端性,河南、湖北、安徽、湖南、贵州5省出现冻雨。此次雨雪持续时间为今冬以来最长、影响范围最广,也对地灾防治工作提出了挑战。当人们沉浸在阖家团圆的喜悦时,许多从事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地质队员却依然坚守在岗位上,他们奔波在地质灾害隐患现场巡山排险,只为守候万家灯火。

巡查+排查,确保群众安心过年

2月1日,重庆市万州区长滩镇上车水马龙,人群熙攘,大家在一片欢声笑语中采购年货,年味越来越浓。但重庆市地矿局南江地质队的工程师廖学海、刘伟却显得与众不同——不进商店、不买年货,匆匆穿过场镇就往后面的山坡上爬。原来,他们今天要去长滩镇沙滩村杨花池滑坡开展春节前的地质灾害巡查工作。

巡山排险,为了万家灯火 | 新春走基层
重庆地矿局南江队工程师张贴防范地灾宣传海报

“廖工,你们又过来啦。天气冷,赶紧进屋烤烤火。”地质灾害防治员黄传君看到廖学海、刘伟向自己家走来,热情地上前打招呼。

“先去看看杨花池滑坡。冬天雨雪天气多,容易诱发地质灾害,我们来排查一下滑坡是否有新的变化。”廖学海答道。

2023年7月4日,长滩镇沙滩村杨花池发生滑坡,掩埋了大量房屋。廖学海和同事协助当地政府提前预警处置,避免了人员伤亡。之后,他们又编制了滑坡的降险处置方案,计划2024年汛前完成相关工程施工。

巡查完长滩镇地质灾害隐患点,廖学海和刘伟又马不停蹄地赶往万州区百安坝街道。2023年7月,受多轮强降雨影响,百安坝街道烂坝子滑坡变形加剧,滑坡后缘出现多处长达25米的拉裂缝。面对险情,廖学海和同事进行了排危除险工程设计并悉心指导施工。今天,他们来滑坡上巡查,就是要调查排危降险处置后,滑坡是否存在新的变形,排危除险工程是否完好。

经过细心排查,他们判定挡墙支护工程和排水工程运行良好,经受住了寒冬雨雪天气考验。滑坡未出现新的变形,廖学海和刘伟的心放了下来。

“春节前,我们要把2023年排危降险处置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全部巡查一遍,确保老百姓安心过年。”廖学海巡查完烂坝子滑坡后说。

2月2日是北方小年。一大早,记者跟随北京市地质矿产勘查院所属北京市地质灾害防治研究所的4名技术人员,驱车来到离北京城区70多千米的房山区河北镇东庄子村一处崩塌隐患点,针对冬季降雪后冰雪消融的情况,进行春节前的再排查。此行目的有两个:一方面现场调查,利用影像照片及三维激光扫描仪进行对比,查看灾害体特征变化;另一方面是排查隐患点避险场所和避险路线是否安全合理,确保一旦发生灾害,受威胁群众能及时安全撤离避险。

巡山排险,为了万家灯火 | 新春走基层
北京地勘院灾防所技术人员测量崩塌隐患岩层产状

“这里的岩体强度比较低,遭遇外力扰动容易松动脱落,形成崩塌灾害。目前该隐患点威胁坡下24户56人。这些住户比较集中、人数多,又离致灾体比较近,所以危险性还是比较大的。”排查小组技术人员姚康告诉记者。记者看到,这处崩塌隐患点位于公路旁,离最近的住户只有几米远,目前规划和自然资源部门已经对其进行了挂网工程治理,以减轻隐患威胁。

春节临近,全国各地都在抓紧开展节前的地灾隐患巡查、排查。1月26日,浙江省自然资源厅印发了《浙江省自然资源厅安全生产隐患和地质灾害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方案》,要求按照“大起底、大整治、大化解”要求,全方位排查各类安全隐患,确保全覆盖、无死角、无盲区。浙江省地质院迅速组织部署4个相关专业所、7家院属事业单位,积极参与各级自然资源部门的地质灾害风险隐患排查工作。

巡山排险,为了万家灯火 | 新春走基层
浙江省地质院“驻县进乡”地质队员在山区开展排查

2月7日,农历腊月廿八,阴雨连绵。这是浙江省地质院第三地质大队“驻县进乡”地质队员朱冬、蔡云海、杨保群在义乌市大陈镇山区开展地质灾害隐患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的第八天,他们要排查的是高路村北西沟谷泥石流。该泥石流为小型泥石流,中度易发。在强降雨下,沟谷一旦暴发泥石流灾害,将会对其沟口的居民及公路等基础设施带来很大影响,威胁高路村25户70余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抵达泥石流沟的坡脚,高路村地质灾害群防群测员程书龙早已等候多时:“你们来了太好了。这几天山里下雨又降温,快帮我们看看有没有危险。”朱冬应道:“近期天气状况较差。过来看看监测设备运行情况,我们也才能放心。”

检查完山脚泥石流监测预警设备和告示牌后,朱冬一行人继续冒雨沿着湿滑的山坡向上攀爬。在他们的身旁,美丽的雾凇挂满枝头。

巡山排险,为了万家灯火 | 新春走基层
浙江省地质院“驻县进乡”地质队员检查地质灾害监测设备

在浙江,像朱冬一样腊月还奔走在山里田间的地质灾害防治“驻县进乡”地质队员,有300余人。截至2月7日,浙江省地质院共派出“驻县进乡”地质队员58组次、242人次,对42个县(市、区)开展技术指导工作,暗访检查地质灾害风险点位226处,发现隐患87个,均已反馈当地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落实整改。

人防+技防,织密地灾防治网

2月12日,大年初三下午,湖北省宜昌市地质环境监测站的邓永煌、湖北省地质局第七地质大队的徐海宾一行,驱车来到该市伍家岗区伍家乡南湾村,查看斗笠撇山体滑坡情况。

巡山排险,为了万家灯火 | 新春走基层
湖北宜昌的地灾防治人员在斗笠撇隐患点查看、记录裂缝计数据并进行现场分析

“这个点规模约1.4万立方米,威胁区范围面积0.8万平方米,主要威胁对象是坡脚居民点的10户人家,共48人。”邓永煌一边沿着山坡往上爬,一边向记者详述斗笠撇山体滑坡的情况。腊月时监测站已经安排乡里的网格管理员和村里的监测员做了常规巡查,但因为之后出现雨雪冰冻天气,加上近几日气温大幅回升,冰雪消融容易诱发风险,他们又赶紧过来看看。

经过十来分钟的攀爬,大家来到设置无线拉绳裂缝计的监测点,邓永煌和徐海宾蹲下来仔细查看设备运行情况,对相关技术指标、数据作了认真的记录。“最近几天数据总体比较平稳,这个点的山体目前没有发现明显变形。”他们判断,该隐患点在短期内发生危险的可能性较小。

邓永煌松了一口气,随后向记者介绍,2023年宜昌市共排查发现地质灾害隐患4473处,在修订完善群测群防、监测预警等8项制度和重点环节工作指引的基础上,宜昌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督促指导各地各部门全部落实了安全管控或综合治理措施。

“排查如此多的隐患点,主要依靠3349名‘四位一体’网格员,以及驻守一线的37名地质专家。”徐海宾说,宜昌目前采用“人防+技防”,以更好地提高地灾防治的科学性和风险排查的及时性。除了裂缝计等仪器设备,宜昌还上线了专门的 App,便于监测站实时了解、掌握情况,进行分析研判。

在北京市房山区河北镇东庄子村戏楼崩塌隐患点,除了定性观察,北京市地质灾害防治研究所的技术人员还利用仪器开展定量测量。只见技术人员孙焘在姚康的协助下重新测量了隐患点岩层的产状,随后又用测距仪测量了危岩体所在高度……通过现场查看,他们确认该隐患点没有崩塌落石的情况,也没有裂缝变化。

与此同时,在隐患点的公路旁,两名技术人员正在运用三维激光扫描仪对隐患点岩体的整体情况进行监测。

“这个仪器最大的特点就是精度比较高,测量范围在2千米以内,精度可以达到毫米级,可以应用于定期扫描、应急救援、研究等多种场景。”技术人员闫驰向记者 介绍。

随后,他的同事赵丹凝在电脑屏幕前介绍了监测情况。“这个是总体扫描的全景区域,我们把边坡这里选择为感兴趣区,然后多次监测后进行多次叠加,叠加后的效果可以用于多种场景。例如,发灾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两期或多期对比的方式来监测灾害体的变形趋势;发灾后的应急抢险过程中,可以实时全景呈现地质灾害发生的整体区域和局部的变形情况,从而为应急抢险提供技术支撑。”

宣传+演练,提升群众防灾综合能力

如果说地质灾害险情出现时的应急处置是地质技术人员的“亮剑”时刻,那么日常对群众的宣传和演练就是防治地灾的“基本功”。在春节前的排查中,地质队员也没忘了随时跟群众“多聊几句”。

重庆杨花池滑坡杂草丛生、乱石林立,廖学海、刘伟和黄传君在陡峭的山坡上来回穿梭,认真细致地排查,生怕错过了任何滑坡变化的蛛丝马迹。经过细心排查,廖学海和同事判定杨花池滑坡没有继续变形的迹象。但他仍不放心,因为沙滩村这一大片山坡都属于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存在类似的滑坡风险,随即对黄传君说:“走,我们扩大巡查范围,再去附近居民家聊一聊,给他们强调下地灾防范注意事项。”

巡山排险,为了万家灯火 | 新春走基层
重庆地矿局南江队驻守工程师在杨花池滑坡排查隐患

走进当地居民颜怀树家,廖学海拿出地质灾害防灾宣传海报,耐心地为一家老小讲解防灾基本知识和临灾避险、自救互救等基本常识,随后耐心叮嘱道:“沙滩村这一片山坡是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平时一定要在房前屋后和山坡上多转多看。发现房屋或山坡上出现开裂现象,要及时向政府报告并做好紧急避险转移准备。”

2月7日,排查完浙江省义乌市大陈镇山区高路村北西沟谷泥石流,地质队员们下山时已临近中午。朱冬把本次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向义乌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反馈后,又找来群防群测员老程告知相关情况,同时对居住在附近的村民也进行了安全提醒和地灾预防预警、互助自救等知识宣传。“我们要深刻吸取云南昭通‘1·22’山体滑坡灾害的教训,努力做到地质灾害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朱冬说。

结合冬季雨雪冻融天气特征,1月以来,河南省地质局地质灾害防治中心工作人员深入企业、学校、村庄,开展了多场宣传培训和应急演练活动。

“下雪天气对地质灾害隐患点可能产生多种影响:一方面,在降雪过程中,大量的降水渗入土壤中,会增加土壤的饱和度,降低土壤的抗剪强度,从而增加滑坡发生的风险;另一方面,雪水还会渗入岩石裂隙中,当温度下降时,水凝固膨胀,严重可导致岩石膨胀破裂而崩塌。”河南省地质局地质灾害防治中心的专家为群众耐心讲解地质灾害预防知识。

巡山排险,为了万家灯火 | 新春走基层
河南地质局地灾防治中心专家在太行山开展地灾巡查

1月31日,该中心新乡工作站配合辉县自然资源部门在南太行万仙山景区组织开展2024年地质灾害安全教育培训及地质灾害应急避险演练。天空中飘着雪花,却丝毫没有阻挡工作人员的热情。副站长杜国杰通过 PPT展示,图文并茂、深入浅出地向群测群防员和景区工作人员讲解地质灾害的概念、分类、表现形式、预防和避险措施。

济源工作站配合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举办的冬季雨雪冻融地质灾害防御应急演练及科普宣传在圪老圈村进行。1月30日,这天最低温度零下5摄氏度,活动却吸引了众多村民参与,有的在认真听专家讲解地灾防治知识,有的在配合演练向安全地区转移,热闹的现场和寒冷的天气形成鲜明的对比。

巡山排险,为了万家灯火 | 新春走基层
河南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举办冬季雨雪冻融地质灾害防御应急演练及科普宣传

截至目前,该中心共开展各类知识讲座21场次,配合进行应急演练13场次。

岁月静好,是因为有人在负重前行。华夏大地的万家灯火背后,有地质人的坚守和付出。


转载请注明来源

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

作者:王瑜 方黎明 周强 段金平 晏椋桢 刘黎 叶茜 佘恬钰

新媒体编辑:赵志坤

巡山排险,为了万家灯火 | 新春走基层
巡山排险,为了万家灯火 | 新春走基层

巡山排险,为了万家灯火 | 新春走基层

巡山排险,为了万家灯火 | 新春走基层

i自然全媒体

转载请在醒目位置标注来源:i自然全媒体

i自然投稿邮箱:mnrnews@163.com  

电话:010-68047618

点赞,关注 !👇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i自然全媒体):巡山排险,为了万家灯火 | 新春走基层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