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问道

政府工作报告,这些与自然资源相关



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开幕会,国务院总理李强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其中多处涉及规划与自然资源相关工作。





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充分发挥创新主导作用,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促进社会生产力实现新的跃升。


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互利共赢

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抓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八项行动的落实落地。稳步推进重大项目合作,实施一批“小而美”民生项目,积极推动数字、绿色、创新、健康、文旅、减贫等领域合作。加快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


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循序渐进、久久为功,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阶段性成果。


严守耕地红线,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加强黑土地保护和盐碱地综合治理,提高高标准农田建设投资补助水平。


稳步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启动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整省试点。深化集体产权、集体林权、农垦、供销社等改革,促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


推动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大力优化经济布局

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把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有机结合起来,加快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格局。


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要深入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行动,促进各类要素双向流动,形成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把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摆在突出位置,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完善“人地钱”挂钩政策,让有意愿的进城农民工在城镇落户,推动未落户常住人口平等享受城镇基本公共服务。注重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依托,促进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稳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进“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城中村改造,加快完善地下管网,推动解决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停车等难题,加强无障碍、适老化设施建设,打造宜居、智慧、韧性城市。


提高区域协调发展水平。持续推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加强边疆地区建设,统筹推进兴边富民行动。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加强国家战略腹地建设。制定主体功能区优化实施规划,完善配套政策。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国。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绿色低碳发展

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


推动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深入实施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强化固体废物、新污染物、塑料污染治理。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组织打好“三北”工程三大标志性战役,推进国家公园建设。加强重要江河湖库生态保护治理。持续推进长江十年禁渔。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健全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充分调动各方面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积极性。


大力发展绿色低碳经济。推进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城乡建设发展绿色转型。落实全面节约战略,加快重点领域节能节水改造。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财税、金融、投资、价格政策和相关市场化机制,推动废弃物循环利用产业发展,促进节能降碳先进技术研发应用,加快形成绿色低碳供应链。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打造绿色低碳发展高地。


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扎实开展“碳达峰十大行动”。提升碳排放统计核算核查能力,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扩大全国碳市场行业覆盖范围。深入推进能源革命,控制化石能源消费,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加强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和外送通道建设,推动分布式能源开发利用,发展新型储能,促进绿电使用和国际互认,发挥煤炭、煤电兜底作用,确保经济社会发展用能需求。





2024政府工作报告极简版


1

2023年工作回顾



  •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2%

  • 粮食产量1.39万亿斤

  • 城镇新增就业1244万人

  • 全年新增税费优惠超过2.2万亿元

  • 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占全球比重超过60%

  • 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新三样”出口增长近30%


2

今年主要预期目标



  •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

  • 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以上

  • 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

  • 粮食产量1.3万亿斤以上

  • 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5%左右


3

今年部分重点工作



财政:赤字率拟按3%安排。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上年增加1.1万亿元

政府投资: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9万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拟安排7000亿元

特别国债:从今年开始拟连续几年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用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今年先发行1万亿元

未来产业:开辟量子技术、生命科学等新赛道

数字经济:开展“人工智能+”行动

消费:鼓励和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提振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电子产品等大宗消费

住房: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完善商品房相关基础性制度

就业:要强化促进青年就业政策举措。分类完善灵活就业服务保障措施

乡村振兴:在全国实施三大主粮生产成本和收入保险政策。加强充电桩、冷链物流、寄递配送设施建设

城镇化:稳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动解决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停车等难题

教育:开展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推动学前教育普惠发展

医保: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提高30元

社会保障: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月最低标准提高20元,继续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在全国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多渠道增加托育服务供给

开放: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放宽电信、医疗等服务业市场准入。提升外籍人员来华工作、学习、旅游便利度

环保: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财税、金融、投资、价格政策和相关市场化机制



来源:中国政府网、新华网




专 题



政府工作报告,这些与自然资源相关

政府工作报告,这些与自然资源相关

政府工作报告,这些与自然资源相关

政府工作报告,这些与自然资源相关

政府工作报告,这些与自然资源相关

政府工作报告,这些与自然资源相关

政府工作报告,这些与自然资源相关

政府工作报告,这些与自然资源相关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国地科技):政府工作报告,这些与自然资源相关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