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夯实“三融五跨”数据基础实现用途管制业务链条闭环管理
挖掘机轰隆作响,工程车辆穿梭往来……眼下,广东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正如火如荼。“要不是用地手续那么快批下来,项目动工还得往后延半年呢。”该项目建设单位负责人感慨。
近几年,广东立足省情实际,聚焦计划管理、空间准入、用途转用、规划许可等用途管制核心业务,以自主可控“云专区”为安全保障,以自然资源一体化数据库为数据驱动,以自然资源一体化管理与服务平台(原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为能力支撑,整合地、矿、海业务系统,建设一体化的省级用途管制综合应用系统,进一步深化用途管制改革,构建政府“整体智治”应用体系,统筹推进业务融合、技术融合、数据融合,建设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全面高效协同体系,实现全域、全要素、全流程、全生命周期数字化转型,助推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改革。
为此,广东厅积极搭建契合省情的信息化系统,实现以计划指标、空间准入、用途转用、许可审批、监测监管为主要脉络的用途管制业务链条闭环管理:在空间准入阶段,通过空间分析工具提前协调空间矛盾,明确落地要求;在用途转用阶段,通过计划指标精准管控和业务智能规则卡控,实现智能审批管控;在规划许可阶段,用地规划许可全省统一在线办理,工程规划许可部分地市引入 BIM(建筑信息模型)成果报件、“实景三维”数据审查、核心指标智能检验等方法提升审批速度;在监测监管阶段,通过省级统筹建设的用途管制监管数据仓库,实现各类管控要素指标数据的统一监管,服务领导决策。截至目前,该系统共保障近400个重大项目快速落地,对稳定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强化数据融合深化数据服务实现用途管制应用场景融合创新
广东坚持将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突出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支撑作用,促进数字技术向自然资源用地、用海、用林行政审批领域深入渗透,推进数字技术与应用场景融合创新,形成以技术发展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以领域应用带动技术进步的发展格局,进而赋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数字化审批、调查、决策、监测等各环节,为构建数字广东提供有力支撑。
——打破跨网数据交换难题,形成自主可控的“一张网”特色运行模式。广东厅建成国产化自然资源“云专区”,全面采用国产芯片、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网络安全资源池和密码资源池等,融合原电子政务外网、国土资源业务网和不动产虚拟专网,形成了具有广东特色、运行模式的自主可控“一张网”,实现了用途管制数据跨网实时共享交换和部、省、市、县四级互联互通、安全可控。
——强化数据融合统一底图底数,形成采治管用、共享高效的数据服务体系。广东厅建成的自然资源一体化数据库,汇聚和管理调查、规划、管制、登记等70类500余项二三维时空数据,约5亿个要素,实现全省用地、用矿、用海等各项业务依据统一底图底数进行审查许可;发布和提供数据浏览、查询、分析等服务900余项,具备秒级空间数据分析能力,并响应“数字政府”改革要求,通过“粤政图平台”为省、市、县三级自然资源部门,以及发展改革、水利等相关部门提供年均数据服务5000万余次、空间分析1797万余次。该厅依托一体化数据库建设数据中台,建立跨业务数据协同通道,实现管制与其他业务数据互联互通。
——强化技术融合统一平台支撑,形成纵向贯通、横向协同的智能中枢。广东统一整合自然资源管理业务分析逻辑,构建自然资源行业管理所需分析模型和组件,打通内外通道,纵向贯通部、省、市、县四级系统对接互通,横向协同发展改革、住建、生态、环保业务联通,支撑用途管制、土地市场等各类业务横纵贯通。广东厅建成一体化管理与政务服务管理平台,集成数字政府统一身份认证、统一电子印章等10余项公共能力以及政务办公通用能力,建设用户中心、文字语音识别、规则推理、知识图谱构建、红黑名单校验、自然语言处理、智能遥感识别等可复用公共组件,形成复用能力群;统筹管理数据、服务、公共能力等1600余项资源,实现地、矿、海、测等100余个事项在线办理。
——强化业务融合统一应用支撑,形成地、矿、海一体的用途管制全要素应用体系。在业务融合上,广东厅进一步优化流程、精简表单材料等,构建业务标准化模型;在业务审批上,立足统一的底图和平台,通过横向协同和纵向贯通,着力整合现有业务应用系统,实现智能化审批;在监测监管上,建设用途管制应用数据仓库和监测监管多维指标体系。该厅对用途管制地、矿、海60个业务事项开展标准化梳理,建设地矿海一体的省级用途管制综合应用系统,建设统一规则库,推动多源数据联动,实现对项目申报、审查、审批等各环节数据自动生成与核验,采用数据关联融合多码,对全域全业务阶段的数据进行统计监管,为业务查询统计自动出数、重大项目监管要素保障、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等场景提供支撑。
建设“智慧自然资源”实现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
广东还着力推进“智慧自然资源”建设,切实把技术成果转化为参谋辅政的工作实效,走出了一条具有广东特色的用途管制数字化转型高质量发展道路:省级融合多码关联技术,实现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串联项目策划、选址预审、用地审批、用地许可、工程许可、竣工验收业务事项全过程,实现项目信息、项目全流程、空间位置演变、核心指标管理、批文证照共享等全方位管理。同时,广东厅采用领域驱动分析方法,构建项目、事项、地块、指标4个核心对象,运用数据仓库、维度建模等,建立多维指标管理体系和监管模型,打通从数据分层抽取汇集链路,支撑各类指标多维度监管、台账清单快速检索、案卷信息溯源跟踪等全链路管理,支撑各类监管场景的综合应用。
其中,广州、深圳强化要素保障,建成项目策划生成平台,开展项目前期谋划,在建设项目立项前,为行业主管部门或业务单位提供在线空间审查工具,自动生成项目占用耕地、永久基本农田等的空间审查报告,在线会商交通、水利等行业部门,为项目快速落地提供支撑;佛山引入“三维实景”智能辅助审查,通过将二维扩展到三维空间,涵盖更多管控要素,解决审查人员难以发现设计成果在三维空间尺度、与周边环境协调关系方面存在的问题。
(广东省自然资源厅供稿)



i自然全媒体
转载请在醒目位置标注来源:i自然全媒体
i自然投稿邮箱:mnrnews@163.com
电话:010-68047618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i自然全媒体):用途管制数字化转型 | 广东:材料表单在减少 用地审批在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