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林组传统村落位于泉东村东部,北临江星桥线,南靠老山,是老山南麓的林中乡村。
为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吴林组各类历史文化资源,在保护和传承村庄历史文化的基础上,促进村庄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市规划资源局会同浦口区政府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开展规划编制工作,作为吴林组传统村落保护和管理的规划依据。
规划范围为吴林组自然村范围,西至江星桥线,北至泉东村行政边界及村庄道路边界,东至杨家山路,南至自然村范围边界,面积为60.6公顷。

区位图

规划总平面图
时代见证了当地村民大队勇于解放思想、破势创业、带头致富,依靠苗木种植实现村庄产业从无到有的这段极具代表性的苗木种植发源历史。
吴林组雪松种植历史悠久,苗木生产技术与销售经验丰富,经过多年实践,形成了“扦插法”“种育法”“嫁接法”等特色化生产技术,并在新时代积极发展科技农业、互联网农业等苗木生产技术,充分体现出特定产业技艺的传承价值。
村落牢牢把握观赏苗木种植发展机遇,团结一心创业致富,始终发扬松柏精神,咬定青山不放松,坚韧不拔克服困境,彰显了具有核心社会凝聚力的特色文化价值。

保护规划区划图

保护规划范围图
村落中部历史街巷、传统风貌建筑、老水井、老桂树等物质遗存集中所在的区域,面积为0.81公顷。
长山贡东路南侧、与核心保护范围空间联系紧密的民居院落、农业空间、村落道路围合所在区域,面积为3.67公顷。
以苗木种植发源地为核心价值,勾勒一幅远山、茂林、秀水、古村的诗意画卷,打造栖居松林长巷、彰显松柏精神、富有松谷趣味,宜居、宜业、宜游,可研、可品、可赏的特色产业型传统村落。
以“苗源古韵、松茂吴林”为形象定位,打造金陵雪松第一村。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对象一览表
以历史街巷、老桂树、老水井、传统建筑所在区域为传统风貌展示核心,以古柏树、大双塘、造型雪松园所在区域为传统技艺展示核心,沿长山贡东路为村居文旅发展带,延续村落“前院后圃、长巷而居”的带状格局,整体提升环境景观,植入文化休闲功能。
在保护现存规划控制建筑的基础上,其他建筑的改善、整治以传统风貌建筑为参照,在建筑体量、风格、材料、色彩等方面与传统风貌建筑风格相协调。风貌较为协调的建筑,在不改变建筑物、构筑物外观特征的前提下,结合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建设需求而调整、完善内部布局及设施。少量风貌不协调的建筑,鼓励采取改变立面材料、色彩、装饰等非结构性的整治措施,或采取局部拆除等结构性改造措施开展整治提升工作,使其与传统风貌协调并具有一定的特色风貌。
保持现状路网格局,重点完善提升宅间街巷。合理组织慢行交通,依托现有街巷空间和苗林展示空间构建村落内部慢行系统,保持乡土化的石板路等传统道路街巷铺装和巷道格局。
尊重生态性的自然格局,展示地域性的乡土风貌,避免景观过度城市化。积极采用乡土树种草种开展科学绿化。保护乡村古木、古树、传统树种,加强路旁、水旁、村旁、宅旁绿化,充分利用荒地、边角地等开展具有乡土特色的小微苗圃和公共绿地建设,多种形式扮美扮靓庭院和村庄。

吴林老巷节点设计效果图
完善公共服务设施,盘活闲置房屋,增设旅游服务配套。
目前,《南京市浦口区汤泉街道泉东村吴林组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已获市政府批复,为进一步提升乡村颜值,深入挖掘村庄特色提供了更加科学合理的规划。
别忘了点赞+在看哦!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南京规划资源):成果解读 | 南京市浦口区汤泉街道泉东村吴林组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