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近日,《北京市韧性城市空间专项规划(2022年一2035年)》获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复。今日为大家推荐相关内容如下:
《北京市韧性城市空间专项规划(2022年一2035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围绕新时代首都发展与安全,在空间维度超前谋划,构建了安全可靠、灵活转换、快速恢复、有机组织适应未来的首都韧性城市空间治理体系,是北京市韧性城市建设在空间领域的指导性文件。
以首都安全保障为核心,制定突出前瞻性和长远性的韧性发展目标。
2025年规划目标
首都韧性城市空间治理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韧性城市空间格局框架初步形成,重要薄弱环节得到改善,关键基础设施灾害抵御能力增强,重点地区韧性保障能力不断加强。
2035年规划目标
基本建成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首都地位相适应的韧性城市空间治理体系,全面形成兼具维持力和恢复力的韧性城市空间格局、具有互保互济的城市韧性生命线系统,城市安全薄弱地区基本消除,应对极端灾害风险的韧性能力全面提升。
2050年规划目标
全面建成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首都地位相适应、国际一流的韧性城市空间治理体系,全面实现韧性规划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成为具备灾时维持力、灾后恢复力、未来转型力的韧性城市典范。
以极限思维为导向,构建兼具维持力与恢复力的韧性城市空间格局。构建“三环八廊多支点”的市域韧性城市支撑体系。
完善城市开敞空间系统,统筹防灾设施、应急交通设施等城市安全设施布局,推动生态网络和防灾网络融合布局,加强城市生命线工程建设,增强干线系统供应安全。
三环:三条韧性支撑环
依托城市公园环、郊野公园环、环首都森林湿地公园环和重要的生命线环廊,构建维持城市安全运行、支撑城市快速恢复、实现圈层联动互助、预留备份弹性空间的三条韧性支撑环。
八廊:八条韧性保障通廊
综合区域性战略资源供给通道、国家综合立体交通主骨架,构建承载多种功能的韧性保障通廊。
多支点:多维度关键韧性保障支点
构建由全国及区域交通枢纽、重大能源设施、物流基地,综合应急救援基地等关键设施组成的韧性保障支点。
以下为一图读懂:

相关专题PDF推荐
专题推荐:
城市韧性评估与规划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建设韧性城市,提高城市治理水平,加强特大城市治理中的风险防控。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转变超大特大城市发展方式,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如何通过科学的规划和建设来增强城市韧性,是当下我国城市规划建设面临的重要课题。
2023年,“国匠城-规划师成长学社”第38个专题为“城市韧性评估与规划”,分享了“城市韧性评估与规划”的相关文献及政策、评估与规划研究,北京市、上海市、深圳市、济南市的相关规划案例,等等。《2023年专题038:城市韧性评估与规划》专题总结PDF文档,扫码查看详细内容:



更多专题
持续更新中… …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国匠城):北京韧性空间:以极限思维为导向,构建兼具维持力与恢复力的韧性城市空间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