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雄安新区设立的第7年。7年来,一座高水平现代化城市正在拔节生长。当前,雄安新区已进入大规模建设与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并重阶段,工作重心已转向高质量建设、高水平管理、高质量疏解发展并举,清新明亮的现代化城市雏形全面显现。
7年时间,雄安新区稳扎稳打,“拉框架”“显雏形”“展五新”,新区建设发展一年一个样,综合承载、要素集聚、自我发展三种能力全面增强,实现了从“一片地”,到“一张图”,再到“一座城”的华丽蝶变。
图为白洋淀木栈道。
7年来,雄安新区全力打造生态宜居环境。白洋淀实施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系统性生态修复治理,水质从劣Ⅴ类提升至Ⅲ类,进入全国良好湖泊行列;野生鸟类较新区设立前增加73种,达到279种,“华北之肾”重放异彩。通过连续大规模开展植树造林和国土绿化,雄安新区已造林47.8万亩,森林覆盖率从11%提高到34.9%,为新区规划建设打好生态本底。如今,绿意盎然、水城共融的生态格局逐渐形成,300米进公园、1公里进林带、3公里进森林的田园城市风光和生活正在成为现实。
7年来,雄安新区高标准高质量推动交通建设。目前,京雄城际铁路实现全线贯通,从北京西站到雄安站最快仅需50分钟。高速路网越织越密,打开新区交通图,“四纵三横”高速公路网逐步成形,京港澳高速、大广高速、京雄高速、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至德州高速纵横南北,荣乌高速新线、津雄高速、津石高速贯穿东西。内部市政道路逐步完善,容东片区、容西片区、雄东片区A社区、昝岗高铁片区等配套的市政道路基本建成投入使用。
7年来,雄安新区持续推进产城融合。目前,首批疏解央企总部大楼加快建设,“三校一院”开学开诊,4所疏解高校和北大人民医院雄安院区顺利开工。坚持市场机制和政府引导相结合,中铁产业集群、中电建等40余家上下游企业集体落户雄安新区,央企在雄安新区设立各类机构超过200家,示范作用和集聚效应凸显。随着产业导入扎根,城市规模也在不断拓展、功能更加完备。一批高品质住宅、公共服务、商业配套设施陆续投用,现代化教育、医疗、养老服务体系健全完善。家门口上学、看病、买菜成为标配,15分钟“生活圈”,圈出新区百姓的“幸福圈”。

从蓝图到实景,7年来,雄安新区日新月异、雄姿初显。按照规划,到2035年,雄安新区将基本建成绿色低碳、开放创新、信息智能、宜居宜业、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水平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
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
记者: 赵宁
供图:雄安新区宣传网信局
文字编辑:赵宁
新媒体编辑:刘川



i自然全媒体
转载请在醒目位置标注来源:i自然全媒体
i自然投稿邮箱:mnrnews@163.com
电话:010-68047618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i自然全媒体):雄安新区:“雄”姿勃发这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