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问道

刘作仪 | 加强基础研究 促进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在《面向2035年 中国城市交通发展战略》发布会上的致辞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加强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自成立以来,坚持以支持基础研究为主线,聚焦基础、前沿、人才,注重创新团队和学科交叉,推动源头创新能力的培育。当前,城市交通问题已经成为群众关心的重要民生问题。特别是随着中国城镇化、机动化进程加快,城市交通需求和交通结构变化剧烈,同时城市交通拥堵全面爆发、交通需求呈现多样化发展、新业态出现等现象和矛盾集中凸显。在此背景下,中国城市交通学科体系、理论研究与规划实践的语境、情境、概念、内涵与外延已经并正在发生着巨大变化,呈现出社会技术化、需求多元化、覆盖广泛化、学科交叉化等特征。针对技术、工程领域的研究思维与方法论难以解析城市交通问题成因的困境,迫切需要开展深入的基础理论研究与创新,采用多学科思维、系统论方法研究城市交通,指导制定更加科学、有效的发展战略和对策。

站在国家战略高度办好城市交通学科,是面向未来发展的需要。2012年以来,由汪光焘部长带领的课题组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开展了“我国城市交通公交优先发展战略研究”“新常态下城市交通理论创新与发展对策研究”“城市交通治理现代化理论研究”,高校和主要城市研究机构的业内人士广泛参与。同时,中国城市交通发展论坛10年来开展了30余次研讨,深入研究了城市交通理论问题。经过多年的研究和探索,城市交通学的内涵不断丰富、理论建设取得了一系列成果。这些成果也是编写《面向2035年 中国城市交通发展战略》的重要基础。

《面向2035 年 中国城市交通发展战略》是多年研究的集大成之作,基于中国当前的发展阶段,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进一步论述城市交通与经济、民生、生态文明、科技创新等关系,阐述新时代的城市交通内涵与外延,发展愿景、模式与路径,旨在面向中国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未来,坚持行政制度的法治思维,突出发展阶段的时代特征,以战略的眼光和务实的精神引领城市交通的研究工作。《面向2035年 中国城市交通发展战略》不仅是一本具有理论深度的学术著作,更是一本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实用手册。期待这本书能够为政府决策者、城市规划者、交通专家和社会各界研究城市交通、制定城市交通发展对策提供指导和支持,引领中国城市交通走向更加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包容、韧性的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我坚信科学的力量,相信通过科学研究和创新,可以解决城市交通领域面临的挑战,并实现城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将进一步加强对城市交通领域基础研究工作的支持,鼓励开展前瞻性、战略性、系统性的研究项目,推动关键技术的突破和应用。我们将继续强化与各界的合作,促进学术交流和资源共享,更好促进城市交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同时,呼吁专家学者积极参与科研项目的申报工作,共同推动城市交通领域基础研究的发展。只有通过合作和共享,才能够取得更好的科研成果,为中国城市交通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作者简介

刘作仪(1967—),男,湖北通城人,博士,研究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副主任,研究方向为信息系统与管理,电子邮箱liuzy@nsfc.gov.cn。


《城市交通》网络首发文章

DOI:10.13813/j.cn11-5141/u.2024.0010

刘作仪 | 加强基础研究 促进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在《面向2035年 中国城市交通发展战略》发布会上的致辞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

“观点集萃”栏目更多内容


关注解锁更多精彩

刘作仪 | 加强基础研究 促进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在《面向2035年 中国城市交通发展战略》发布会上的致辞

2024055期

编辑 | 张宇 耿雪

审校 | 张宇

排版 | 耿雪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城市交通):刘作仪 | 加强基础研究 促进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在《面向2035年 中国城市交通发展战略》发布会上的致辞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