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问道

舌尖上的端午“广味”更浓,广州发布餐饮业高质量发展规划

端午如约而至,您是否还在纠结去哪儿吃呢?手握一本“舌尖规划”,世界美食皆可由您安排。近日,广州市商务局正式发布由我院编制的《广州市餐饮业高质量发展规划(2024-2035年)》,在五大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中,广州率先出台餐饮业规划。

“民以食为天”,广州的“千年粤味”随“千年商都”之美名,深深镌刻于世界发展史中。食材汇聚、名家荟萃,各种菜系、各类技法在这里碰撞交流,激发出无穷想象力与创造力,是“食在广州”魅力的不竭源泉。


舌尖上的端午“广味”更浓,广州发布餐饮业高质量发展规划

1. 羊城“烟火”



规模位于全国前列

2023年,广州餐饮市场规模已超2019年,人均年消费近7000元,连续多年全国第一。餐饮门店超24万家,全国第一;外卖门店超7万家,全国第三。中小微餐企年营收近700亿,“烟火气”十足。



结构多元开放包容

作为粤菜大本营,广州粤菜类门店4.8万家,位列所有菜系第一。广州荟萃各大菜系和各地美食,川、湘、鲁、淮扬等南北风味兼有。现有2.1万家国际美食类门店,包括日、韩、泰、意、越、法等各国菜系。只要轻挪脚步,云山珠水花城间,品尽世界美味。



市场庞大活力十足

广州餐饮消费人群庞大,2023年月均客流3934万人。餐饮消费性价比优势明显,以粤菜为例,近90%正餐门店人均消费150元以下,用最优惠的价格,享受最正宗的舌尖味道。



空间布局丰富完备

广州每万人拥有餐厅近134家,居全国之首。大街小巷、美食集聚区、商业综合体,餐饮食肆随处可见,一年四季,从早茶到深夜食堂再到早茶,24小时不打烊,赋予千年商都浓浓烟火气。


舌尖上的端午“广味”更浓,广州发布餐饮业高质量发展规划

广州早茶

图源:包图网



舌尖上的端午“广味”更浓,广州发布餐饮业高质量发展规划

2. 食在广州



“食在广州”全球闻名

粤菜广纳中西之长,综合各方优点,技术考究,菜式美点多样,加上优雅环境和细致服务,早在清末就赢得了“食在广州”之美誉,吸引着每年数以亿计的国内外消费者到广州品尝美食,成为展示中国文化、广东魅力、广州风味的金字招牌和特色窗口。



文化底蕴深厚

广州“千年商都” 本底厚实,商脉传承2000余年不断,是海上丝绸之路发祥地和岭南文化中心地,正大力培育国际消费中心,为餐饮高质量发展厚植沃土。受“千年商都”文化熏陶,对食物口味与追求始终秉持开放态度,以汇聚天下的气概容纳天南地北的食材、五湖四海的烹料,并有极高的美食品鉴能力。



粤菜大本营雄厚基础

广州地处岭南,山珍海味等食材丰富。粤菜烹艺博采众长,融汇中西,“北菜南用、中菜西做”,兼容开放而能集大成,自成一体而生机蓬勃,并汇集广府、潮汕和客家菜系精华,使得粤菜脱颖而出并欣欣向荣。2023年底,广州有餐饮从业人员超60万人,粤菜类培训院校14所,“粤菜师傅” 超10万人。



关联产业纵深坚实

广州食材流通枢纽强大,一德路、黄沙水产和江南果蔬等市场流通量全国领先。周边中山、潮州和佛山等城市烹饪设备材料和家具相关产业成熟,从硬装到软装提供一站式筹建餐饮门店极其便捷。广州高校密集,80多所高等院校为餐饮提供源源不断的创业和管理型人才。



城市流量庞大

作为超大城市,广州实时人口约2400万。2023年白云机场运输旅客6317万人次,全国第一。铁路到发旅客1.3亿人次,广州南站旅客发送量全国第一。重点场馆累计举办展373场,合计展览面积1089.5万平方米,均居全国第二,“中国第一展”广交会已举办135届。全年接待游客2.3亿人次,实现文旅消费3309.5亿元。



湾区资源集聚

湾区餐饮市场庞大,各城历经沉淀,特色各异,如港澳经营管理经验、顺德粤菜师傅培训等。广州可发挥餐饮龙头优势,促进湾区餐饮积极交流合作,各展所长、优势互补。


舌尖上的端午“广味”更浓,广州发布餐饮业高质量发展规划

食在广州

图源:广州酒家官网


舌尖上的端午“广味”更浓,广州发布餐饮业高质量发展规划

3. 增速放缓


作为多年的餐饮老大哥,广州餐饮增速趋缓,渐显疲态,缺乏顶流餐饮地标,对外显示度、高端餐饮供给和餐文旅融合不足等问题也日渐突显,与新媒体结合宣传力度不够,缺乏流量爆品。


舌尖上的端午“广味”更浓,广州发布餐饮业高质量发展规划

4. 持续擦亮



“强文”行动

“以食为媒”擦亮广州名片。规划系统梳理广州美食与南越文化、海丝文化等一脉相承的文化内核,讲好“食在广州”故事,“以食为媒”,扩大城市“朋友圈”,提升广州整体知名度和影响力。

推动餐文旅融合。建设文旅型地标餐厅,从环境、言行、菜品和文化表演等方面提炼“广式就餐”特色,感受“广味乡愁”。

弘扬粤菜文化。开发口袋书、手绘地图、美食纪录片等粤菜周边产品,发布粤菜打卡地图和路线指引。

建设“餐饮博物馆”,鼓励企业建设“博物馆餐厅”,将历史文化、技艺传承、宣教研学、品鉴体验、非遗文创“共冶一炉”。

推广早茶文化。推动早茶文化研习活动进校园和“出省出海”,全城鼓励打造多元早茶文化空间和场景。

“食在广州”地理标志化,制定食材、烹艺和设备等标准,推动餐厅服务、预制菜等“地理标志产品”走向世界。



“强链”行动

全链条协同。积极培育链主,带动产业链升级,引导企业与农副产品基地、农业产供销体系构建产供销联盟。

建设产业基地。鼓励白云、黄埔、番禺等地区建立餐饮产业基地,延伸至种植基地,实现农餐对接。

打造全球一站式筹店平台。依托专业批发市场群优势,整合中山、潮州和佛山等餐厨筹店资源,打造全球筹店一站式平台。



“强企”行动

探索夜经济新空间。积极培育文化、体育、旅游、娱乐交往等新兴夜间消费,打造 “深夜食堂”,营造“宵夜+夜娱”“宵夜+夜购”“宵夜+夜游”等夜经济新空间,释放夜餐饮潜力。

探索多元新场景。探索居家、门店、办公室、便利店、野外露营等餐饮消费新场景,拓宽消费体验。

探索共享新模式。鼓励共享餐厅、中央大厨房和供应链等新模式,探索“嵌入式”“模块化”门店,流量共享、风险共担。

探索嫁接新零售。推广预制菜,推动产品礼品化、速食化、调味品化、半成品化,推动餐饮零售化。

探索营销新渠道。打造短视频、直播和达人探店等营销矩阵,形成营销多主场。

探索“合伙人”新组织,形成共担共赢的 “利益共同体”。

探索数字化新技术,建设全链路数字化,为市场端和研发端提供精准支持。



“引流”行动

“餐饮+旅游”。策划精品食游路线,打造“食游”深度融合场景,旅游景点合理设置美食网点。

“餐饮+电商”。依托“直播电商之都”优势,采取美食探店、直播带吃等引流,打造强IP,讲述广州美食故事。

“餐饮+会展”。依托“会展之都”优势,加快谋划会展型美食网点布局,承办更高等级行业峰会、赛事,提高流量转化。

“餐饮+枢纽”。发挥国际枢纽城市优势,打造复合型枢纽餐饮消费场景,加大消费实现力度。



“强技”行动

锐意创新技艺。发挥广州作为世界美食城市联盟(Delice)成员作用,组织本地名店、名厨参与联盟游学。用好博古斯中国学会,帮助厨师走向国际舞台。鼓励厨房革命,运用新食材、新技艺、新理念,探索不同菜系、不同国别的融合菜式,鼓励创新餐酒、餐茶、餐汤搭配,不断丰富消费组合、体验。

强化厨师培训。鼓励高校开设餐饮本科专业,对标世界厨艺大赛、国内外教学标准设置专业课程。鼓励企业成立研发中心、工作室,共享培训资源。支持派员前往法国蓝带厨艺学院、迪拜国际厨艺中心、西班牙巴斯克烹饪中心等顶级烹饪学校深造。

开展技能竞赛。支持博古斯世界烹饪大赛中国区选拔赛、亚太区选拔赛落户广州,推动举办烹饪、咖啡、调酒、披萨、烘焙、新茶饮等全国性大赛、大师赛,定期举办“粤菜师傅”技能大赛。积极推荐申报“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技术能手”“南粤技术能手奖”等奖项。



“优布局”行动

谋划“餐饮核心区-餐饮特色区”空间格局。品质化提升餐饮核心区,将中心城区打造为餐饮消费最集中、广州味道最彰显、国际风味最荟萃、空间最具魅力的世界级餐饮消费核心承载区。外围差异化打造餐饮特色区,东部突出客家特色,北部突出岭南乡土特色,南部突出海鲜特色。

构建“5+3+N”餐饮集聚区体系。围绕天河路-珠江新城、长隆-万博、金融城-黄埔湾、白鹅潭、广州塔-琶洲等5个世界级商圈培育建设,品质化提升餐饮发展水平,持续引进国际知名餐饮品牌、高端特色主题餐厅,发展品质化、特色化的各国风味餐饮,打造5个全球餐饮消费时尚标杆。立足历史底蕴、区域特色和产业优势,集中资源在北京路惠福美食街片区、广州塔-珠江琶醍片区、珠江新城东南核心区域打造3个中西特色美食集聚区。结合人口分布、区域资源特色,满足大众需求,打造特色菜系、特色主题、文旅展型、枢纽型和夜间型等N个特色餐饮集聚区。



共建“粤港澳大湾区美食之都”行动

携手共建“大湾区美食之都”。发挥湾区餐饮龙头作用,携手港澳佛共建粤港澳大湾区美食之都。设计统一视觉符号,擦亮“湾区美食之都”名片。联动湾区强IP,激活湾区美食品牌价值。

加强人才培训。建设湾区美食研究院,汇聚名厨、中医、营养师等人才,建立人才培训联盟,为湾区餐饮发展提供支撑。

促进行业合作。开展湾区民间美食活动,增强湾区情感认同。联合举办美食文化节、旅游观光和标准化研究,实现资源共享。

(本文感谢广州市商务局给予指导

及广州芳禾数据有限公司提供数据)



 资料来源:

1.中国统计局

2.广州市商务局

3.广州市统计局

4.其他城市统计局

5.《广州市餐饮大数据分析报告》

6.https://www.maigoo.com/news/656609.html

7.http://www.hpphn.com/jiankangbang/20609.html


供稿|规划设计二所

技术审核|总工程师办公室

文图编辑|办公室



推荐阅读


舌尖上的端午“广味”更浓,广州发布餐饮业高质量发展规划

风雨浇不灭的广州热度——从”五一”消费数据看广州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舌尖上的端午“广味”更浓,广州发布餐饮业高质量发展规划

“食”在西关,“市”聚荔湾,以市井小食点燃国际消费的广州“烟火” 


舌尖上的端午“广味”更浓,广州发布餐饮业高质量发展规划

疫后“消”雄——广州消费“性价比”与“兴价比”的悄然抉择



舌尖上的端午“广味”更浓,广州发布餐饮业高质量发展规划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广州市规划院):舌尖上的端午“广味”更浓,广州发布餐饮业高质量发展规划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