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问道

南京有个CBD变成了农田?这事儿您怎么看?

南京有个CBD变成了农田?这事儿您怎么看?



南京有个CBD变成了农田?这事儿您怎么看?
南京有个CBD变成了农田?这事儿您怎么看?

CBD变农田


最近,我们注意到,南京五桥两侧的规划发生了惊人的变化——原先计划的商业写字楼和生态公园,现在竟然变成了高标准农田!


现场已经拍到了农耕器械已经进场的照片,犁地的设备也已经运到了五桥下的空地,围挡上也挂有“该项目为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说明↓


南京有个CBD变成了农田?这事儿您怎么看?

南京有个CBD变成了农田?这事儿您怎么看?


回到2021年,当时长江五桥江北两侧的规划出炉,当时规划的主要是商业、办公类用地,差不多是一个小型中央商务区(CBD),极为壮观,引人无限遐想。


南京有个CBD变成了农田?这事儿您怎么看?

南京有个CBD变成了农田?这事儿您怎么看?


3年后,原来规划的商业写字楼和生态公园,变成了高标准农田……

这到底是为什么?

我们又应该怎么看呢?


据知情人了解,视频中这片长长的土地并不是普通的荒地,而是一大片土堆,高度至少有7米,有些地方甚至达到10米,再加上树木,整体高度感觉像三层楼那么高。

大约在去年年中,浦口开始了土地平整工作。挖掘机和渣土车日夜不停地挖掘和清运北侧的三大土堆,这个过程持续了一年,小山终于变成平地。


如果单单从市容市貌的角度看,把土地平整种上农作物比任其荒芜要好得多,也比简单地覆盖绿网强。


至于为什么会这样,


有人说,主要是因为没有开发商拿地了,闲着也是闲着,不如重点确保粮食安全。


有人说,现在CBD已经严重过剩,存量的写字楼出租率尚且很低,所以规划是需要实事求是做调整。


有人说,因为没钱了,降低标准了。


还有人委屈巴巴地表示:杭州CBD下农田被人夸,到南京这儿就被嘲讽,不公平。


南京有个CBD变成了农田?这事儿您怎么看?


浙江杭州的钱江世纪城亚运村东侧的世纪田园,被网友戏称为“麦田CBD”。虽然它位于城郊,远离城市核心区,却吸引了大量市民和游客前来打卡。“麦田CBD”将城市景观与现代农业的完美融合,且为其他城市提供了一种独特且高辨识度的发展模式。


那我们应该如何看这个事呢?


南京有个CBD变成了农田?这事儿您怎么看?
南京有个CBD变成了农田?这事儿您怎么看?

城市发展逻辑的变化


在过去的四十年中,中国城市化以每年1.5%的速度迅速增长,城镇化率从17%飙升至65.22%。


其“商业模式”就是用土地换投资,推动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投资,而且是无论修什么建什么都有回报,大家对未来的预期很积极,基建拉动GDP的逻辑是成立的。


南京有个CBD变成了农田?这事儿您怎么看?


但,大拆大建总有尽头。


经过几十年的高速发展,全国城镇常住人口增加了4倍,城市建成区面积增长了8倍,空间开始出现过剩。而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人口出生率下跌、经济转型升级的不确定性,靠建设拉动GDP已经不行了,即使是透支未来十年的建设,也无法像过去那样对增长产生显著的拉动效应。


也就是说,


新城规划和新城建设模式成立的逻辑基础已经不存在。


硬要上的话,副作用越来越明显,那就是房价怎么刺激都稳定不了 + 空置率高企与办公租金上不去。


目前,南京的写字楼空置率已经很不好看了,不少写字楼租金一降再降还是很难对接市场,租金回报扣除运营成本甚至还不能覆盖财务成本……

与其再增加供应链去红海里卷亏损,几百亿上千亿投资进去,也就是一堆空置的钢筋水泥;还不如风景这边独好顺便种点吃的,等时机好了再想想干什么。


如果让你选,

你是选继续投资在稻田里的高铁站、成片空置的烂尾办公楼产业园、一天没几辆车的大桥高速上?

还是选投资医疗教育的改善、实体科技的研发,对居民税收的减免,刺激老百姓消费,进而形成大量服务和生产端就业和去库存?


南京有个CBD变成了农田?这事儿您怎么看?
南京有个CBD变成了农田?这事儿您怎么看?

资产保值增值


更重要的是,这次南京“原CBD变农田”的意义在于给市场一个控制土地供给的预期——

我们需要对土地过度供应造成的大量空置和浪费开始反思。

甚至开始要主动地去做“土地减量”了。


土地减量做好了,不但能减少无效投资,还能提升已有存量空间的价值。

我们最近观察到,在有些区域把老旧危房小区搬迁后,搬迁的居民货币化补偿,去购买存量的房子,但是原小区恢复成城市公园或周边需要的其他公共设施。

——这在之前很难想象,但现在它却正在发生。


在人口红利越来越少人才红利逐渐增加的未来,很多所谓常识都要变,回归更长周期的常识。


在过去的百年间,多数金融危机都与房产资产大贬值密切相关。

原因很简单:城市房地产成为了大量金融资产的基础。一旦房地产资产急速下跌,整个金融体系也会随之崩塌。比如,1990年的东京、1997年的香港、2008年的纽约,都曾经历过这样的灾难。


房产急速贬值受打击最严重的往往是城市的中坚力量,甚至会摧毁一个家庭的未来消费能力。


南京有个CBD变成了农田?这事儿您怎么看?


因此,在一定程度上稳定房地产资产的价值,

至关重要。


其实,很多地方的房价能够保持稳定,不仅依赖于产业和人口,还与稳定的住房供应政策密切相关,比如香港、纽约、硅谷,尤其是新加坡。


很多人提到新加坡,知道这是一个人人都有住房的城市国家,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组屋想在市场上流通有诸多限制;而能无限制流通的私人住宅供应量非常稀少:根据Statista的数据,截至2020年,新加坡大约有6.84万套有地私人住宅(占比约5.2%。),如果算上非有地私人住宅,也不过占总量的20%。


相对稀缺的私宅供应,确保了资产价值的稳定;但同时多样化的住宅类型,也保证了“人人有房”的目标,从而促进了新加坡产业与人才的留存。


南京有个CBD变成了农田?这事儿您怎么看?


当资产价值稳定时,人们对未来的预期也会变得稳定。这样一来,居民可以放心消费,企业也可以安心投资。


而在这一“用空间换时间”的策略下,区域赢得了更多的时间来抓住机遇,推动产业升级,培养先进技术和产业,吸引更多的人才,营造更好的创新环境,为下一轮增长打下坚实基础。


南京有个CBD变成了农田?这事儿您怎么看?

    文章来源    

TOP创新区研究院


    编辑排版    

中规建业城市规划设计院  信息中心


 CONTACT US 

合作/投稿/转载请联系

xjxtd@126.com

南京有个CBD变成了农田?这事儿您怎么看?
南京有个CBD变成了农田?这事儿您怎么看?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新土地规划人):南京有个CBD变成了农田?这事儿您怎么看?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