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问道

土地综合整治10|增城区增江东岸(石滩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建设实践探索

前 言


增城区增江东岸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是广东省首批试点之一。该项目位于增城区石滩镇,地处穗莞惠三市的交界地区,区位交通优势明显,自然生态环境优越,农业产业化和“一二三产”联动发展拥有较好基础,既保留了岭南水乡的传统风貌,也拥有强劲的产业发展动力,是典型的城乡融合地区。

在全域试点工作中,增城区石滩镇积极探索“城乡融合+土地综合整治+乡村振兴+农村股份制改革”的城乡融合发展路径,打造“生态宜居、产业兴旺、农民增收、智慧美丽”的城市田园智慧新社区,为广东省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实现城乡融合发展提供“增城样本”。


土地综合整治10|增城区增江东岸(石滩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建设实践探索

石滩镇在增城区的区位图

图源:自绘



01

项目背景


增城区承载着建设广州东部中心和开展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的重要使命,积极开展多项制度创新、政策创新和实践创新探索,推动城乡生产要素双向自由流动。

自2022年1月纳入省级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以来,增城区和石滩镇积极通过落规划、增耕地、腾空间、强产业、优生态、兴文化、增活力等举措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


土地综合整治10|增城区增江东岸(石滩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建设实践探索

石滩镇增江东岸

图源:自摄



02

实践探索


规划引领、强化实施传导

分层开展实施方案编制。综合考虑现状基础条件、项目可行性等因素,按照镇域范围、试点范围和整治范围三个尺度编制实施方案。石滩镇镇域土地面积162.94平方公里,试点范围为石滩镇增江东岸,区域面积86.06平方公里。选取整治条件较好的区域作为整治范围区域43.76平方公里,涉及2个社区19个行政村。

农用地整理目标任务。通过试点区域的综合整治,拟新增耕地49.91公顷(新增耕地比例5.55%)。同步开展多个整治项目,推动石滩镇增江东岸空间布局优化,促进建设用地高效集聚和生态功能提升。


土地综合整治10|增城区增江东岸(石滩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建设实践探索

试点区域和整治区域范围示意图

图源:自绘


镇村集成规划落实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村庄规划是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规划的依据,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规划实施的平台和手段。我院增城分院、国土综合整治与规划设计所共同承担编制的《石滩镇镇村国土空间集成规划》作为全省首批集成规划试点,先行先试,统筹盘活乡村存量低效建设用地,探索符合石滩各村实际的乡村存量建设空间异地腾挪和有序流动,助推石滩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走深走实。

项目为王、分期推进实施。增城区坚持实操落地,制定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项目库和分期工作计划,谋划农用地整理、建设用地整理、乡村生态保护修复、历史文化保护和乡村风貌提升等四类工程项目。以批复的实施方案为依据,指导各类子项目的方案设计,按照“成熟一个、实施一个、验收一个、推广一个”的节奏推进子项目工作进展,实现整治工程保质量、出成效,近期完成整治区农用地整理、远期全域整治工作在石滩镇全面铺开,以实现山水林田湖草全要素、全周期、全链条的综合整治。


农用地整理先行,勾勒万亩良田画卷

规划建设增江东岸耕地集中整治区,结合最新的土地变更调查数据,分类识别农田开发整治潜力,扣除生态保护红线、临水控制性、河涌水系管理范围线、建设用地审批、供地等相关范围线,结合地块的连片度和可行性确定农用地整治项目,形成土地整治的项目库。

石滩镇以农用地整理项目为先行示范,通过农田整治破除“乡村耕地破碎化”,构建“农田连片、村庄集聚、产业高效、生态良好”的国土空间保护利用新格局。2023年优先启动垦造水田项目,2024年启动耕地提质改造工程、塘口村增江东岸未来田园社区建设工程等项目。


① 有序流转、整合零散农用地

石滩镇垦造水田项目位于元美村、田桥村和灯坣村,规划面积748亩,是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的重要启动单元。依托现状及周边肥沃的土地资源和生态优势,为保证农田连片生产的便利度,有序整理零散农用地,在建设过程中将垦造水田范围扩大至852亩。


土地综合整治10|增城区增江东岸(石滩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建设实践探索

垦造水田项目实施前

图源: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增城区分局


② 田块平整、小田变大田

对区域内水源充足、地势平坦、与未来规划无冲突、与现有耕地连片等符合垦造水田要求的园地、林地等农用地,及尚未开发利用的荒草地等自然保留地进行统筹利用,通过田块调整、田面平整、田埂砌筑和田间防渗工程以及配置相应的灌溉渠道、农田防洪、防涝、降渍的排水沟渠,对农用地实施改造,做到“旱能灌、涝能排、路相通、渠相连”,实现“小田并大田、薄地变良田”,便于机械化、规模化耕作和管理。


土地综合整治10|增城区增江东岸(石滩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建设实践探索
土地综合整治10|增城区增江东岸(石滩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建设实践探索

垦造水田项目实施中

图源: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增城区分局


目前垦造水田项目的所有土地已顺利流转、工程建设已顺利完工,并完成本年的早稻插秧长苗工作。2024年起石滩镇启动2071亩耕地提质改造工程,建成后将与垦造水田形成集中连片、适宜机械化耕作的优质耕地,为石滩镇建设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菜篮子”“米袋子”奠定良好基础。


土地综合整治10|增城区增江东岸(石滩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建设实践探索

垦造水田建成后春耕现场

图源: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增城区分局


建设用地整理为突破,推进村庄集中、产业集聚

增城区选取区级农村建房管理改革试点村之一的石滩镇塘口村为核心,开展建设用地整理工作,整合农用地整理、乡村生态修复、历史文化保护和乡村风貌提升等多个项目,将塘口村及周边地区建设成为增江东岸未来田园社区精品工程。

借助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试点机遇,结合农村建房试点的政策利好,利用拆旧复垦、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村庄未利用建设用地等政策工具,开展塘口空心村的拆除腾挪工作,探索闲置宅基地有偿退出和超面积占用有偿使用的试点任务,同步开展村庄“三清三拆三整治”等村容村貌环境治理工作。通过联动农用地与建设用地整治项目,为产业导入提供优质空间载体。


多方合作共赢、“政府+企业+村集体”共建模式

借助省级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的政策利好与工作契机,为整合土地资源,增城区建立了“政府主导、社会投资、村集体参与”的三方联动机制。


① 政府高位统筹

成立区级和镇级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专班,组建工作机构和专责人员,成立多个工作小组,有效统筹调度、部署督导全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明确由属地镇街统筹推进和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作为业主单位负责前期与村集体沟通宣传、开展土地流转的工作。


② 国企统筹引导

引入区属国企作为全域整治工作的实施主体,统筹推进产业策划、子项目方案设计、贷款融资、开发建设和后续运营等工作。通过区属国企前置开展产业策划和招商运营工作,确保土地整治和空间腾挪方案匹配产业发展的空间需求。


③ 组建“强村公司”

为破除村集体经济“散、小、弱”发展困境,增城区和石滩镇指导村集体组建“强村公司”,并鼓励村集体以土地资源入股各类子项目的开发建设,探索社会主体、村集体通过共享收益的方式参与到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中。


产业招商先导,实现农用地现代化规模运营

区属国企作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实施主体,通过规模化流转承租农民的农用地,获得土地使用权后开展连片的土地整治、机械化种植和现代化运营,导入现代化优质产业,形成整治-增值-再投资的正向循环,为地区发展提供长效可持续发展动力,探索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良性循环的“自我造血”发展模式,真正实现增强乡村活力、实现乡村振兴。

同时区属国企与村集体组建的合作公司通过发动村闲置劳动力,配合开展土地平整、耕地复垦等工作,把更多就业机会和增值收益留在农村、留给农民。



03

小结


增城区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为契机,以垦造水田等农用地整理项目为先行示范,对整治范围内的田、水、路、林、村进行系统整治,形成了集中连片、设施配套、高产稳产、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优质良田。同时,选取农村建房试点村庄作为建设用地整理突破口,推进村庄集中、产业集聚。目前各项工作仍在进行中,增城区和石滩镇不断探索符合地方资源特色和实际情况的整治模式。

未来,我院将持续深耕增城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助推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增城力量”。


供稿|增城分院

技术审核|总工程师办公室

文图编辑|办公室



推荐阅读


土地综合整治10|增城区增江东岸(石滩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建设实践探索

特大城市县域土地综合整治的广州探索


土地综合整治10|增城区增江东岸(石滩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建设实践探索

探索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激发集体土地交易市场活力


土地综合整治10|增城区增江东岸(石滩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建设实践探索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路径探索——基于浙江与广东比较分析



土地综合整治10|增城区增江东岸(石滩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建设实践探索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广州市规划院):土地综合整治10|增城区增江东岸(石滩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建设实践探索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