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关注,了解更多行业资讯

导 读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强经济发展、创新驱动、民生福祉、绿色生态、安全保障、体制改革等相关领域重大问题和政策研究,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司局陆续发布了一批2024年度研究课题征集公告,面向“十五五”中的重要问题展开前期研究。截至2024年5月31日,已有17个司局共发布187个研究课题。
“十五五”前期研究课题的研究方向涉及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作为政策预研储备的重要手段,展现出“十五五”时期全国工作的关注重点。通过汇总分析“十四五”、“十五五”国家发展改革委各司局发布的前期研究课题,采用文本分析技术对两期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进行对比和研究,把握国家发展思路和战略导向的变化。

国家发展改革委“十五五”前期研究课题关键词词云
(数据截至2024年5月31日)

国家发展改革委“十四五”前期研究课题关键词词云
随着国内外经济环境和形势的发展变化,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十五五”前期研究课题的关注重点相较于“十四五”时期有所不同。“十五五”研究课题更加具有全球性视野,关注全球政治经济格局的新变化和新趋势,包括大国关系、地缘政治风险等,持续参与国际政治、科技、供应链、经贸格局秩序的发展与变革。具体到各司局的研究要点内容看,以教育、医疗、就业等为关键词的民生福祉问题得到持续关注,从发展的角度看待民生补短板问题,进一步完善民生服务,促进社会有序治理,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仍是主要关切,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加强农产品供给,强调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强调促消费稳投资仍是扩大内需的重要手段,从培育消费新模式、新增长点、新动能等多方面释放潜力仍是重点研究内容,关注区域消费中心和地方特色消费中心的培育,增强城市消费承载力和带动力。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创新驱动、绿色发展、区域协同、新发展观、机制改革等相关研究课题的占比进一步提高。
“十五五”更加强调科技创新的核心地位,围绕优化重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构建新型举国体制、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激发科技人员积极性等方面,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新质生产力成为当前及未来的研究热点,强调以新质生产力为牵引,下好人才“先手棋”,贯彻新理念,探索新模式,开拓新市场,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关注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路径,注重发挥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的导向作用,对发展新质生产力作出战略部署和任务分解。同时,与其相关的新技术(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和新产业(商业航天、生命科学、量子通信等)备受关注。另一方面,更加强调优化提升营商环境,重点研究健全优化法律法规、推进数字化建设、区域建设特色等多方面内容,关注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顺畅流动,以“软环境”锻造“硬实力”,特别就东北地区(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以及内蒙古东五盟市)提出了专门课题,改进提升东北地区营商环境。

国家发展改革委“十五五”前期研究课题关于新质生产力与创新驱动的关键词汇
着眼“双碳”目标及绿色低碳转型形势,“十五五”更加强调绿色低碳发展,加快形成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注重围绕传统行业和新兴领域,聚焦供给侧和应用端共同发力,提出统筹推进产能优化布局、产业转型升级和清洁能源应用。关注钢铁、建材、石化、化工、有色金属等重点传统行业及重点工艺技术设备的碳减排潜力,通过引入智能制造、大数据等技术,优化重点传统行业生产流程,提高产品质量。同时,强调推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高质量跃升发展,强化科技赋能,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的培育。全面加强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关注重要矿产资源应用现状和废弃物循环利用路径,提升废弃物加工利用水平,充分挖掘再生水消纳能力,提高再生水利用率。强调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健全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国家发展改革委“十五五”前期研究课题关于绿色发展的关键词汇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和技术快速迭代的背景下,经济发展不仅关乎国家整体实力的提升,也直接影响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社会的稳定,以“经济发展”为主要目标的研究仍是重点内容。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和城镇化的推进,对资源利用和公共服务提出了新的挑战,更加关注存量资源挖掘,推进城市更新和改造,提高土地和城市空间利用效率,提升存量资产效益。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特别增加了政府投资效率问题,注重可持续发展。政策有效性评估成为新重点,注重科学精准评估各类政策的直接和间接影响,促进财政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有效提升政府治理能力与水平。

国家发展改革委“十五五”前期研究课题关于新发展观的关键词汇
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新发展格局下,“十五五”更加关注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融合,强调疏通卡点堵点难点问题,激发市场化内生动力,推动形成东中西相互促进、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新格局。聚焦深化战略区域互联互通、产业协作、协同创新、资源要素高效流动集聚等方面,构建更加均衡和可持续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注重交通、信息等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发挥区域比较优势打造特色产业集群,促进资源共享、技术转移和人才交流,提升区域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同时,更加关注县域发展重大问题,发挥县城连接城市、服务乡村的作用,增强对乡村的辐射带动能力,强调找准本地县域发展的突破口,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形成工农互促、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国家发展改革委“十五五”前期研究课题关于区域协同与县域发展的关键词汇
更强调从全局出发,统筹考虑各方面因素,注重体制机制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避免出现各自为政、相互掣肘的现象。聚焦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突破体制机制障碍,释放发展潜能。更加关注中央和地方多种关系,着重优化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梳理当前存在的结构性矛盾,确保财政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同时,更加关注国有和民营企业多种主体,统筹资本和技术多种要素,重点梳理制约经营主体活力和资源配置效率的体制机制障碍,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拓宽民营企业发展空间,提出推动形成国有和民营企业高质量协同发展新格局的改革思路。完善市场体系,强调生态协同、产业链互补、要素平等使用,实现资源共享,推动要素自由流动,解决破除市场分割的突出问题。

国家发展改革委“十五五”前期研究课题关于体制机制改革的关键词汇
接下来,本系列将结合案例具体解读“十五五”国家发展思路和战略导向的重点方向。
“十五五” 趋势解读系列
总论—— 对“十五五”时期总体发展思路的解读
1. 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2.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提供新质生产力发展土壤
3. 数字经济是当前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常态化手段
4. 以绿色低碳引领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5. 新发展理念下的政策量化评估与资源优化配置
6. 新时期区域协同高质量发展路径探索
7. 县域产业转型升级之路
8. 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农业强国之路
9. 消费新动能激发经济新活力
10. 数智化促进政企关系重塑与企业服务效能提升
清华同衡 技术创新中心
数智经济研究所
清华同衡技术创新中心以技术和创新为引领,利用大数据及智能分析技术,开展城乡发展新技术研究。
下属数智经济研究所是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愿景的专业型智库团队,围绕产业发展、新质生产力培育、产业创新、产业空间供给、产业经济数字化平台等议题,为产业园区培育、区域战略、县域发展等问题提供高水平咨询方案,助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顶级行业专家的领衔下,数智经济研究所融合经济学、地理学、城乡规划、市场营销、智慧城市、可持续设计等多专业人才,形成了聚合交叉学科背景的核心团队,兼具丰富的实践积累与突出的科研创新能力。
编辑/排版|王淑芸
封面图设计|郑慧晴
供稿|清华同衡 技术创新中心 数智经济研究所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清华同衡规划播报):“十五五”趋势解读 | 对“十五五”时期总体发展思路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