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问道

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 | 清华同衡持续服务河北省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

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 | 清华同衡持续服务河北省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

点击关注,了解更多行业资讯

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 | 清华同衡持续服务河北省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

大运河是中国古代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2014年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 | 清华同衡持续服务河北省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
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 | 清华同衡持续服务河北省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


“要古为今用,深入挖掘以大运河为核心的历史文化资源”

“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



—— 习近平 




河北段大运河上连京津,下接鲁豫,由北运河、南运河、卫运河、卫河及永济渠遗址组成,总长530余公里。河北段大运河始凿于东汉末年,经历代疏浚、整治,整体保存完好,遗址类型齐全,人工弯道密集,原生态景观风貌样态真实,融合京津、燕赵、齐鲁、中原等多元文化,是中国大运河独具北方特色的文化瑰宝。
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 | 清华同衡持续服务河北省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


省级层面,系统布局,持续服务


为更好推进河北省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统筹推进河北省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作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河北省建立“1+6+1”的省级规划体系,即“1个实施规划,6个专项规划和1个景观风貌规划”,后续落实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全面推进河北段大运河的保护传承利用。


清华同衡团队自2018年至今持续服务助力河北省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体系工作,在省级层面,承担河北省大运河“1+6+1”规划体系中作为总体行动纲领的《实施规划》、指导运河沿线环境品质塑造的《景观风貌规划》以及《河北省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全面从总体谋划统筹到建设管控落实,深度参与省级层面大运河保护传承利用工作。

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 | 清华同衡持续服务河北省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

河北省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作框架(彩色部分为同衡编制)


《实施规划》中,提炼大运河河北段“华夏一统的北方基石、千年运河的原真壮景、慷慨质朴的燕赵豪情”的文化价值特色,作为大运河河北段后续工作的核心引领,建立河北省大运河燕赵文化带高地总体发展格局,从文化遗产保护、河道水系治理、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等多方面明确目标与措施,作为河北省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作的行动纲领。规划于2020年1月由河北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实施

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 | 清华同衡持续服务河北省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


《景观风貌规划》深入研究河北段沿线地区总体景观面貌特色,提出大运河河北段塑造“原真自然,生态景观优美”自然景致和“古今辉映,传统特色突出”建筑风貌的整体目标,细化管控落实指导地市,凸显河北段大运河的风貌特色,打造文化遗产魅力集中彰显、自然生态景观宜人舒适、沿线城镇活力特色鲜明的运河整体形象。规划于2021年3月初由河北省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作联系会议印发实施。

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 | 清华同衡持续服务河北省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


《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聚焦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明确河北省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功能定位“最古朴厚重的运河历史展示平台、最壮美自然的运河生态景观标识、最质朴生动的运河文化体验基地”及建设目标,紧紧围绕国家文化公园四区建设空间,明确建设任务和要求。

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 | 清华同衡持续服务河北省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


市级层面,细化落实,深度参与


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 | 清华同衡持续服务河北省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

市级层面参与运河沿线的具体规划设计工作(红色区域为同衡参与编制工作所在地)


在沿线城市中,清华同衡持续参与雄安新区、沧州、邢台、邯郸四个运河城市的《实施规划》编制,在省级框架下,深入解读不同运河城市的自身价值特色,细化分解围绕大运河的保护传承利用重点工作,指引运河城市的工作开展。

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 | 清华同衡持续服务河北省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

邢台市大运河项目细化与落实

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 | 清华同衡持续服务河北省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

沧州市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项目细化与落实

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 | 清华同衡持续服务河北省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

沧州城区段大运河沿线塑造意向

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 | 清华同衡持续服务河北省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

沧州大运河非遗生活的塑造

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 | 清华同衡持续服务河北省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

世遗点连镇谢家坝的保护整治效果示意


规划实施成效 


规划中的谋划布局的大运河格局框架以及逐步实施,局部节点已显现成效,大运河文化特色逐步彰显。其中位于沧州市的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园结合园博园的建设已经开园,非遗展示馆截止2023年7月底也已接待游客15万余人次。连镇谢家坝核心展示园也均在推进建设中。大运河沿线堤顶路的提升等配套工程也在持续推进建设中。



守正笃实,久久为功

清华同衡在大运河沿线持续深耕,挖掘运河城市文化价值,塑造城市特色品牌,彰显大运河文化内涵。在中国大运河申遗十周年之际,我们回望总结,后续更将持续服务于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守正笃实,久久为功。

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 | 清华同衡持续服务河北省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



相关链接

国家文化公园 | 清华同衡助力河北省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体系建设

2021年度优秀城市规划设计奖 | 大运河扬州段文化旅游带概念规划



编辑/排版|王淑芸

封面图/图片|截取《潞河督运图》 清.乾隆年间绘

供稿|清华同衡 遗产保护与城乡发展分院

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 | 清华同衡持续服务河北省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清华同衡规划播报):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 | 清华同衡持续服务河北省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