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问道

【优秀案例】乡村振兴与乡建视角下城郊型村庄振兴与乡建路径研究——基于南疆阿图什市松他克镇阿孜汗村的实践

【优秀案例】乡村振兴与乡建视角下城郊型村庄振兴与乡建路径研究——基于南疆阿图什市松他克镇阿孜汗村的实践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既是党中央在新时代对广大乡村发展的重大战略判断,也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必然要求。作为西北欠发达地区城郊型村庄其乡村振兴既有自身优势,也存在突出发展短板,本案例在乡村振兴与乡建内涵和发展阶段理论研究基础上,提出了该类型村庄乡村振兴规划编制“五位一体——关键环节——规划内容”的技术方法体系,以及基于问题、目标和实践导向的乡建路径。

【优秀案例】乡村振兴与乡建视角下城郊型村庄振兴与乡建路径研究——基于南疆阿图什市松他克镇阿孜汗村的实践


【优秀案例】乡村振兴与乡建视角下城郊型村庄振兴与乡建路径研究——基于南疆阿图什市松他克镇阿孜汗村的实践
【优秀案例】乡村振兴与乡建视角下城郊型村庄振兴与乡建路径研究——基于南疆阿图什市松他克镇阿孜汗村的实践

阿孜汗村概况


阿孜汗村位于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图什市松他克镇,距市中心约1公里,紧邻博古孜河,区位交通优越,生态良好。辖区总面积1.6平方公里,盛产无花果,拥有全市三分之一的无花果种植面积,有“中国无花果之乡”的美誉。


截至2021年末,阿孜汗乡村振兴成效显著,已成为了当地旅游网红点。2021年吸引来村游客达10万人,餐饮店开业45家,通过旅游创收带动无花果提质增效1100亩。目前,阿孜汗村的影响力持续增强,2023年,已被评为“AAAA”国家级旅游景区,成功入选农业农村部“2021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入选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


【优秀案例】乡村振兴与乡建视角下城郊型村庄振兴与乡建路径研究——基于南疆阿图什市松他克镇阿孜汗村的实践

图1 阿孜汗村区位示意图


【优秀案例】乡村振兴与乡建视角下城郊型村庄振兴与乡建路径研究——基于南疆阿图什市松他克镇阿孜汗村的实践

图2 阿孜汗村行政范围及村内路网、房屋分布示意图


【优秀案例】乡村振兴与乡建视角下城郊型村庄振兴与乡建路径研究——基于南疆阿图什市松他克镇阿孜汗村的实践

图3 阿孜汗村部分重点改造项目现状与建成对比示意图


【优秀案例】乡村振兴与乡建视角下城郊型村庄振兴与乡建路径研究——基于南疆阿图什市松他克镇阿孜汗村的实践
【优秀案例】乡村振兴与乡建视角下城郊型村庄振兴与乡建路径研究——基于南疆阿图什市松他克镇阿孜汗村的实践

乡村振兴与乡建视角下阿孜汗村振兴与乡建路径实践


2.1

建立“问题、目标与实施导向”的三维导向规划编制体系


【优秀案例】乡村振兴与乡建视角下城郊型村庄振兴与乡建路径研究——基于南疆阿图什市松他克镇阿孜汗村的实践

图4 三维导向规划编制体系示意图


2.1.1 聚焦村庄发展现状,全面科学评估发展条件,梳理发展问题清单


阿孜汗村紧邻阿图什市,属于典型的城郊型村庄,规划重点聚焦村庄风貌环境、资源特征、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等方面,对上述内容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估,对现状户数进行全面摸排,综合梳理出以下问题清单:


一是在风貌环境方面,阿孜汗村整体风貌环境不和谐,人居环境相对较差,尤其临街部分住户建筑装饰样式缺乏协调,色彩杂乱。


二是在资源特征方面,一方面有着无花果等独一无二的资源特色与优势,尤其是其百年以上无花果树409棵,是名副其实的无花果之乡。另一方面,阿孜汗村还有很多阿图什市级及自治州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如:无花果酱制作技艺、维吾尔族打馕技艺等。但上述资源还未真正延伸到产业化发展或仅停留在初级阶段,价值链未得到延伸,经济效益转化不明显。


三是在基础设施、道路交通与公共服务设施方面,电力设施老旧,存在安全风险隐患;污水处理设施尤其是沿街经营户缺乏有效统一的排污系统,零散及自排自处理方式存在影响生态与人居环境的风险;道路交通方面,部分衔接重要果园、住户等的村道存在过窄、路面状况较差等现象,极大影响村民安全出行;公共服务设施方面,缺乏供村民集散、活动聚会议事、休闲健身的公共文化阵地。


四是在经营方向及意愿方面,现状经营与拟经营方向上,大多村户村民均存在同质化的情况,大多计划以经营餐饮为主。通过上述问题清单梳理,以此作为阿孜汗村振兴发展的主要依据。


【优秀案例】乡村振兴与乡建视角下城郊型村庄振兴与乡建路径研究——基于南疆阿图什市松他克镇阿孜汗村的实践

图5 阿孜汗村主街南半段现状村户摸底调查统计示意图


【优秀案例】乡村振兴与乡建视角下城郊型村庄振兴与乡建路径研究——基于南疆阿图什市松他克镇阿孜汗村的实践

图6 阿孜汗村建筑风貌、年代、高度现状示意图


2.1.2  针对发展基础与特点,精准定位与确定发展目标


规划以阿孜汗村发展条件及乡村景观资源特色为基础,以乡村全面振兴为目标,以“仙果新香村·幸福阿孜汗”为主题,精准研判,精准定位。通过改善阿孜汗乡村风貌,营造乡村宜居环境,构建慢享文化廊道,建设活力绿道,致力于打造“南疆民俗体验展示区”“全疆乡村振兴示范点”和“农旅融合发展示范村”的目标。


2.1.3  以“五大振兴”及实施为导向,建立实施导向清单


针对阿孜汗村发展问题清单,结合振兴发展定位与目标战略,分别对标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及组织等五大振兴要求,以实施落地为要求,建立起从产业培育、人才引进指引、文化润村、生态良好及组织有力的一系列实施导向清单,对标逐项实施。


2.2

深入开展系列专项规划,夯实规划技术引导支撑


2.2.1 以增强和植入乡村发展活力与动力为基础,实施特色产业引导与人才返乡就业双动力


树立乡村产业体系培育与人才引进为核心的村庄发展动力目标,规划紧扣“以旅兴业,以业兴村”发展脉络,聚焦产业发展,以阿孜汗街巷为载体,以打造“感受、参与、融入、记忆”等体验式的旅游发展为方式,推进多层次功能复合,提出阿孜汗村沿街以“非遗工坊”、“民俗体验”、“旅游配套”、“文化创意”和“文化研学”等五大功能进行培育和塑造,并植入“无花果+旅游”、“无花果+餐饮”、“无花果+种植”、“无花果+加工”等业态。


一是通过“无花果+旅游”,推进生态旅游发展,在村内建设游客中心、安居尔文化广场,打造沿街示范户等项目,为游客提供拍照留念、休闲放松的场地。


二是通过“无花果+餐饮”,发展民族美食,培育和打造10家特色示范餐饮户,创新无花果烤肉、无花果烤包子、无花果香鸽汤等10多种无花果特色美食。


三是通过“无花果+种植”,壮大和推广无花果等优质果品,建设无花果科普基地,打造450年无花果树龄的百岁园和千亩无花果生态示范区。


四是通过“无花果+加工”,实现产品价值提升,积极培育生产无花果酱、无花果脯、果干和无花果馕等特色农产品,有效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建立人才培养与人才引进的人才强村战略。一是通过培育本土人才和吸引人才下乡相结合,进一步改善营商环境。通过引导创业能手打开家门、对外经营,带动周边村民创业和就业。二是积极加强人才培养力度。加大对村内生产经营人才的培训和学习,组织参与各级举办的技能培训班,分别培养生产经营人才、乡村科技人才及乡村治理人才等。三是大力吸引外来人才到阿孜汗村创业。通过乡村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的改善以及产业引导和营商环境营造,吸引疆内外人才来村创业。


2.2.2 明确空间发展方向,落实乡村空间发展战略


规划在村庄原有空间发展基础上,结合目标及业态规划,一是在空间上总体构建“一轴·两环·四区·六组团”的空间结构。通过一条民俗文化体验轴,两条绿环,入口综合服务、非物质文化体验、无花果体验和乡村风情体验等四大分区,八大组团进一步明确阿孜汗村空间发展方向及布局。


二是延续和响应“以文兴旅、以旅为媒”的思路,对非遗十二坊、馕坊、甜嘴蜜舌和安居尔文化地标等三大品牌,以“古丽的家”为代表的四大精品民宿,以休闲活动中心为核心的六大休闲娱乐体验,以及以火锅店为代表的八大特色餐饮等业态进行空间布局,形成业态丰富、相互补充、错位发展的格局。


三是结合阿孜汗村无花果木栈道、骑行线路和车行线路等建设,规划形成民俗文化景观街区、无花果园漫步绿道和乡村风情骑行绿道等三大主题游线,串联并形成丰富的宜游、宜购、宜赏旅游环线,带动沿线村组和农户发展。


【优秀案例】乡村振兴与乡建视角下城郊型村庄振兴与乡建路径研究——基于南疆阿图什市松他克镇阿孜汗村的实践

图7  阿孜汗村空间结构规划示意图


【优秀案例】乡村振兴与乡建视角下城郊型村庄振兴与乡建路径研究——基于南疆阿图什市松他克镇阿孜汗村的实践

图8  阿孜汗村乡村振兴业态布局规划示意图


【优秀案例】乡村振兴与乡建视角下城郊型村庄振兴与乡建路径研究——基于南疆阿图什市松他克镇阿孜汗村的实践

图9  阿孜汗村乡村振兴旅游线路规划示意图


2.2.3 深入挖掘当地文化元素,通过景观化等形式予以活化展现,改善和提升人居环境


无花果是阿孜汗村的代表性和特色产物,也是新疆的名优特产,维吾尔语称“安吉尔”,与葡萄、石榴等一同被誉为丝绸之路上三大名果,通过充分挖掘无花果资源和阿孜汗村非遗文化、民俗文化,将其植入到村庄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以景观化等形式进行直观表达。


一是挖掘无花果文化内涵及寓意通过抽象表达与现代生产方式和生活内容结合,利用景观化手法,体现在安居尔文化广场等建筑上,并通过文化景观栈道,分段分主题予以体现,切实营造“无花果之乡”的视觉和感官形象。


二是由建筑色彩入手优化村庄风貌,从建筑廊柱、门窗、墙体装饰等细节入手,细化公共建筑、民居建筑改造,凸显当地民俗特色及多民族融合发展特点,延承维吾尔族传统建筑等乡土文化,做到乡而不俗、土而不粗。


三是通过原乡风貌保护、家具小品、街道铺装、水系驳岸、植被种植及夜间照明等专项系统,为打造丰富、符合阿孜汗村地域特点的景观提供规划指引。


2.2.4 实施强弱项补短板行动,统筹乡村基础设施提升与生态振兴相衔接


精准聚焦阿孜汗村在基础设施等方面的短板,进一步提升阿孜汗村生态宜居环境。一是大力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对村内道路进行硬化美化二是推进环境“清洁”行动,推进改造房屋外立面,新建景观木栅栏,增建公共厕所三是推进生态“美化”行动,通过栽种景观树、相应花卉等增加村庄“绿意”。四是推进全村“亮化”行动,规划并在村内主要路口安装景观路灯,在发挥照明的同时,兼顾和彰显村内文化景观。


2.3

建立规划实施保障机制,推进乡村规划与乡建可持续发展


2.3.1 建立市、援疆办、乡、村及驻村工作组与设计机构共同构成的项目协调推进机制


为保障规划顺利实施,项目初始即建立了由市、援疆办、镇、村委会及驻村工作组与规划设计方构成的多方项目协调推进机制。通过现场办公,建立周、月工作推进例会等方式,统筹协调和解决阿孜汗乡村振兴建设过程中的各项问题,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2.3.2 践行驻村规划师实践,构建“设计—现场陪伴服务—建设指导—信息反馈”的良性设计循环


积极践行驻村规划师试点制度,建立“设计+现场服务+建设指导+现场信息反馈”的良性设计服务体系,保障项目科学有序实施,探索并形成“设计指导施工,施工检验并反馈设计”的良好协作方式。

【优秀案例】乡村振兴与乡建视角下城郊型村庄振兴与乡建路径研究——基于南疆阿图什市松他克镇阿孜汗村的实践
【优秀案例】乡村振兴与乡建视角下城郊型村庄振兴与乡建路径研究——基于南疆阿图什市松他克镇阿孜汗村的实践

结语

实施乡村振兴是新时代统筹城乡发展,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真正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国家重大战略。本案例以边远欠发达区域城郊型村庄为切入点,提出了规划层面的乡村振兴与乡建主要路径,即建立乡村振兴“五位一体”、乡村发展薄弱关键环节和全方位的规划内容等方法体系。在具体实施工作层面,总结了问题、目标和实施等三维导向体系下的规划编制重点与路径。


乡村振兴的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将面临各方面变动因素,笔者认为,规划编制工作在根据实际情况做出适应调整优化的同时,在实施保障方面,一是应建立多方组成的统筹协调和会商机制,统筹处理乡村振兴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二是应建立项目清单动态实施计划,实施时间倒排、逐项销号的工作机制;三是应提倡和切实发挥驻村规划师的作用,加强技术衔接与指导。


【优秀案例】乡村振兴与乡建视角下城郊型村庄振兴与乡建路径研究——基于南疆阿图什市松他克镇阿孜汗村的实践

    文章来源    

小城镇规划

作者 | 徐戈  林凌等


    编辑排版    

中规建业城市规划设计院  信息中心


 CONTACT US 

合作/投稿/转载请联系

xjxtd@126.com

【优秀案例】乡村振兴与乡建视角下城郊型村庄振兴与乡建路径研究——基于南疆阿图什市松他克镇阿孜汗村的实践
【优秀案例】乡村振兴与乡建视角下城郊型村庄振兴与乡建路径研究——基于南疆阿图什市松他克镇阿孜汗村的实践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新土地规划人):【优秀案例】乡村振兴与乡建视角下城郊型村庄振兴与乡建路径研究——基于南疆阿图什市松他克镇阿孜汗村的实践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