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任泽平团队
导读
大类资产方面,美元小幅回升、黄金震荡。上周整体(7月15日至7月21日),美元小幅回升,美债收益率上升,黄金震荡,工业金属回落,全球主要股指多数下跌,A股、道指涨。期间,黄金、道指创新高。“特朗普交易”升温,特朗普的政策主张或推高通胀、推高美债收益率,行业层面利好传统能源和公共事业,支持加密货币。
国内经济,二季度经济放缓,实际GDP同比4.7%,名义GDP同比4.0%,均弱于一季度,该放水了。6月生产、消费、投资均有不同程度下滑;亮点在出口和制造业投资仍保持高速增长,但也略有放缓;地产数据有所改善,销售和投资降幅收窄。
二十届三中全会于7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7月21日,《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发布。会议强调,改革要更“进一步”,包括创新驱动、结构调整、制度创新;统筹好发展和安全,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平衡、安全和可持续性。具体包括统一大市场、新质生产力、教育科技人才、财税体制改革、金融改革、城乡融合、改善民生、绿色发展等方面。我们总结十大重要信号,详见正文。
房地产形势方面,本届三中全会将房地产、地方债务和中小金融机构等风险并列提出。我们认为,政策持续呵护化解风险仍有必要,未来三招可救地产:1)组建住房银行,收购开发商的土地和商品房库存,用于租赁房保障房;2)全面取消限购;3)降低利率和税费,包括二套房存量房贷利率,通过降准降低银行负债成本。
该放水了!宏观放水,微观放活。大国政策应以我为主,如果担心汇率掣肘,美联储降息也不远了。未来汇率掣肘打开,央行也在抓紧构建货币政策新框架,预计7天逆回购利率或取代MLF成为主要政策利率,买卖国债将替代降准和MLF成为流动性投放的主要方式。无论是通过投资端提振经济,还是直接提高消费,经济刺激、大规模宽松政策并非完美无瑕。刺激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就业问题,提高工资和收入预期,实质是畅通“消费——生产”循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系统配合,迅速、大力、重落实。降准降息,引导利率和实际贷款成本下行,降低存量房贷利率,加大房地产收储,防止资产负债表衰退,刺激温和通胀,加速恢复企业居民资产负债表。
正文
上周整体(7月15日至7月21日),美元小幅回升,美债收益率上升,黄金震荡,工业金属回落,全球主要股指多数下跌,A股、道指涨。期间,黄金、道指创新高。
7月13日,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在宾夕法尼亚州竞选集会上遭遇枪击,特朗普表现镇定强硬、马斯克公开声援、“政治迫害”怀疑等推高特朗普支持率。“特朗普交易”升温,特朗普的政策主张或推高通胀、推高美债收益率,行业层面利好传统能源和公共事业,支持加密货币。
美元回升,非美货币多数回落。 上周,美元指数涨0.26%,至104.37;欧元、英镑分别跌0.24%和0.59%;人民币跌0.12%;日元涨0.19%。
比特币大涨。上周,比特币涨16.35%,COMEX黄金跌0.74%,至2402.8美元/盎司,COMEX白银跌5.64%。
工业金属回落。上周,CRB金属跌1.66%。LME铜、铝分别跌5.94%和5.28%,SHFE螺纹钢跌1.14%,DCE铁矿石跌2.54%。ICE布油跌2.90%。
全球主要股指下跌。MSCI发达市场、新兴市场分别跌2.03%和3.02 %。恒生指数、恒生科技分别跌4.79%和6.49%。沪深300涨1.92%。英国富时100、法国CAC40、德国DAX分别跌1.18%、2.46%和3.07%。纳斯达克跌3.65%,道琼斯工业指数涨0.72%。日经225、韩国综合指数分别跌2.74%和2.15%。
年初至今,表现较好的资产有三类,一是以去美元化、避险属性为主的比特币和黄金;二是全球制造业复苏逻辑、AI推动的有色金属类大宗品;三是AI浪潮的美国科技股、日韩股市。
2 国内经济放缓,该放水了
事件:二季度GDP同比4.7%,一季度同比5.3%;
6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5.3%,5月同比5.6%;
6月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当月同比3.6%,5月同比3.4%;
6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2%,5月同比3.7%;
6月基建投资(不含电力)当月同比4.6%,5月同比4.9%;
6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当月同比-10.1%,5月同比-11.0%;
6月房地产销售面积同比-14.5%,5月同比-20.7%;
6月房地产销售金额同比-14.3%,5月同比-26.4%;
6月制造业投资当月同比9.3%,5月同比9.4%;
6月出口(以美元计)同比8.6%,5月同比7.6%;6月进口(以美元计)同比-2.3%,5月同比1.8%;
6月M2同比6.2%,5月同比7%;
6月社融同比8.1%,5月同比8.4%;
6月CPI同比0.2%,5月同比0.3%;
6月PPI同比-0.8%,5月同比-1.4%。
解读:6月经济金融数据呈现以下特点:
第一,517房地产组合拳出台后,商品房销售和房企资金到位情况降幅缩窄,一二线城市房价有筑底迹象,但仍在低位。一、二、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分别下降0.5%、0.7%和0.6%,其中上海上涨0.4%。房地产市场底有赖于居民购买力和预期的改善。
第二,水电燃气发力,带动基建投资上升。6月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同比增长10.2%,较5月上升6.4个百分点。水电燃气生产和供应业投资维持高增;交运仓储、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同比增速均上升。
第三,制造业投资保持较快增速,受益于新质生产力发展和设备更新,且当前企业盈利有所恢复。6月制造业投资当月同比增长9.4%,较5月下降0.1个百分点。上半年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7.3%,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1个百分点。
第四,消费疲软、环比弱于季节性。服务消费回归均值、动能减弱,汽车消费延续负增长。6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0%,较上月下降1.7个百分点;环比-0.1%,弱于季节性。商品零售和餐饮收入同比分别为1.5%和5.4%,较上月变动-2.1和0.4个百分点。
第五,出口高增,主因低基数和全球制造业回暖。6月出口同比(以美元计价,下同)8.6%,较上月上升1.0个百分点;两年复合-2.4%,较上月下滑2.1个百分点。船舶、汽车、家电出口高增长;对新兴经济体出口整体好于发达经济体,但对美欧日韩出口边际大幅改善。
第六,社融回落、M1持续负增长,实体活力不振。6月存量社融同比增长8.1%,增速较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新增社会融资规模3.3万亿,同比少增9283亿元。结构上,政府债是主要支撑,其余项拖累。M2同比增速6.2%,较上月下降0.8个百分点;M1同比增速-5.0%,再创历史新低。
第七,CPI、PPI环比负增长,内需不足。6月CPI同比为0.2%,较上月下滑0.1个百分点;环比-0.2%。核心CPI同比0.6%,环比-0.1%;PPI同比下降0.8%;两年复合-3.1%;PPI环比由0.2%降为-0.2%。
3 三中全会释放十大信号
事件:二十届三中全会于7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7月18日,公报发布;7月19日中共中央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和解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解读:值此百年未遇之大变局,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会议释放十大信号:
第一,总基调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统筹好发展和安全。“到二〇二九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八十周年时,完成本决定提出的改革任务”,改革是五年任务规划。
第二,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全国统一大市场。创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既“放得活“又“管得住”。“两个毫不动摇”,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会议在强调活力的同时,对公平的重视程度提升,强调提振民营经济信心。
第三,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健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制度。会议利好新基建、人工智能、半导体、新能源等新质生产力发展。
第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会议对创新发展、科研成果转化是利好。
第五,财税改革。健全预算制度;增加地方自主财力,拓展地方税源,适当扩大地方税收管理权限;适当加强中央事权、提高中央财政支出比例。预计后续消费税改革和财政扩张是重点。
第六,金融改革。加快完善中央银行制度,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防风险、强监管,促进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制定金融法;支持符合条件的外资机构参与金融业务试点。预计未来金融业将以服务实体经济和科技创新为主进行高质量发展,避免空转和脱实向虚。
第七,城乡融合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必须统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全面提高城乡规划、建设、治理融合水平,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发展。要健全推进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建立新增城镇建设用地指标配置同常住人口增加协调机制。根据国际经验,缩小城乡差距的有效办法是加快城市化进程和现代化农业发展。
第八,健全社会保障,完善生育支持和高质量养老体系。要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完善就业优先政策,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人口发展支持和服务体系。预计未来将积极对应人口老龄化少子化,加大鼓励生育力度。
“加快建立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满足工薪群体刚性住房需求。支持城乡居民多样化改善性住房需求。充分赋予各城市政府房地产市场调控自主权,因城施策,允许有关城市取消或调减住房限购政策、取消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标准。改革房地产开发融资方式和商品房预售制度。完善房地产税收制度”。
第九,绿色低碳发展。预计绿色发展和新能源革命是大势所趋。
第十,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坚定不移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积极扩大国内需求,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外贸新动能。落实好防范化解房地产、地方政府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重点领域风险的各项举措。三中全会对宏观政策表述积极,7月底将召开政治局会议,预计将有稳增长政策出台。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泽平宏观):内需不足,该下雨了——宏观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