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问道

清源快讯|“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

清源快讯|“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图/中国代表庆祝北京中轴线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清源文化遗产 摄影:魏青


当地时间2024年7月27日,在印度新德里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世界遗产总数达到59项。

清源文化遗产团队于2009年开始在吕舟教授的带领下,持续承担北京中轴线世界遗产申报文本编制工作,并成为北京中轴线保护管理重要技术咨询力量。

视频/北京中轴线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敲锤瞬间


视频/中国代表团庆祝北京中轴线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视频/大会现场的中国代表


视频/大会现场黎巴嫩等国代表对北京中轴线项目发言讨论

以上视频©️清源文化遗产 摄影:魏青

清源快讯|“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
图/审议现场 摄影:魏青

清源快讯|“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

图/大会现场中国代表,从左右:教育部副部长陈杰、文旅部副部长李群、中国驻印度大使徐飞洪、北京市副市长谈绪祥、中国常驻教科文组织代表杨新育  ©️清源文化遗产  摄影:吕舟




以下转载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清源快讯|“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图/审议现场  吕舟摄

清源快讯|“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图/中轴线鸟瞰

“北京中轴线”纵贯北京老城南北,始建于13世纪,形成于16世纪,此后经不断演进发展,形成今天全长7.8公里、世界上最长的城市轴线。“北京中轴线”由古代皇家宫苑建筑、古代皇家祭祀建筑、古代城市管理设施、国家礼仪和公共建筑以及居中道路遗存等五大类遗存共同组成,其选址、格局、城市形态和设计体现了《周礼·考工记》所记载的理想都城范式,展现了中国古代王朝制度和城市规划传统,见证了北京城市的发展演变。“北京中轴线”15个遗产构成要素,自北向南依次为:钟鼓楼、万宁桥、景山、故宫、端门、天安门、外金水桥、太庙、社稷坛、天安门广场及建筑群(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毛主席纪念堂、国家博物馆和人民大会堂)、正阳门、南段道路遗存、天坛、先农坛、永定门,遗产区面积589公顷,缓冲区面积4542公顷。

清源快讯|“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图/中轴线北段鸟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认可“北京中轴线”符合世界遗产标准3和标准4。世界遗产委员会认为,“北京中轴线”所体现的中国传统都城规划理论和“中”“和”哲学思想,为世界城市规划史作出了重要贡献(标准3);“北京中轴线”作为中国传统都城中轴线成熟阶段的杰出典范,代表了世界城市历史中的一种特有类型(标准4);认可“北京中轴线”的完整性、真实性和保护管理状况。世界遗产委员会表示,“北京中轴线”的真实性体现在其作为都城核心的延续性,天安门广场及建筑群是“北京中轴线”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认可保持其现有形式的必要性。

清源快讯|“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图/鼓楼南望景山 姜真摄

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表示,申遗成功是新的起点,中国将切实履行《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在文物建筑保护修缮、应对自然灾害影响、鼓励社区居民参与、科学引导旅游发展、提高阐释展示能力等方面持续发力,确保“北京中轴线”得到妥善保护传承。中国将继续统筹做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与国际组织和各缔约国的交流合作,借助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联盟平台,为推动文明交流互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北京市副市长谈绪祥代表遗产所在地政府发言。

清源快讯|“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图/天安门广场及建筑群

北京中轴线申遗历时12年,分申遗启动阶段(2012年至2016年),全面加速阶段(2017年至2021年),攻坚冲刺阶段(2022年至2024年),国家文物局、北京市政府连续召开9次部市合作联席会议,统筹解决申遗迎检重大问题,出台《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和《北京中轴线保护管理规划》,建立央地跨部门协同管理工作机制;着力推进考古发掘研究,取得正阳桥、天桥、南段道路遗址等重大发现,填补中轴线南段道路遗存“空白”。经国务院批准,国家文物局于2023年1月30日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正式提交申报文本;2023年8月,圆满完成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现场技术评估;针对专业评估中提出的问题,国家文物局先后于2023年11月、2024年2月两次提交补充说明材料,并派代表团赴巴黎参加专业答辩,向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详细说明北京中轴线的时空框架,清晰阐述中国传统都城规划理念的延续性和古代与近现代部分的整体性,深入阐释“中”“和”传统哲学思想在全球范围的重要价值和意义。2024年5月30日,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形成评估报告,作出将“北京中轴线”直接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最高评估结论,为申遗成功奠定了坚实的专业基础。

以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为抓手带动北京老城整体保护,为探索我国乃至世界其他国家古代都城保护理念与做法,妥善处理好遗产保护与城市发展的辩证关系,提供了中国案例和中国经验。国家文物局将会同北京市,继续扎实推进北京老城整体保护,深入挖掘老城历史文化资源,提升价值展示阐释水平,让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充分发挥以“北京中轴线”为代表的文物资源的社会效益与公共教育作用;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彰显中华文明的突出成果,展现大国首都的时代风貌,展示中国式现代化伟大成就,让“北京中轴线”在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增进中外民心相通等方面发挥更大、更积极的作用。


团队简介

清源将持续分享以上各篇文章,点击题目可查看已发布文章

清源世界遗产大会观察项目由清华大学国家遗产中心组织,清华大学建筑设计院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清源(北京)文化遗产保护发展中心、清源文化遗产共同参与。清源文化遗产从2015年开始在每年世界遗产大会期间发表观察报告研究团队的现场评论。


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于7月21日至7月31日,在印度首都新德里举办。清源团队将一如既往地关注遗产大会,进行“清源独家观察”报道,敬请期待!



相关链接:

清源第45届世界遗产委员会扩大会议现场观察合集

世界遗产大会文章合集

清源观察|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看点

遗产大会观察|从遗产保护状况看影响评估的趋势

遗产大会观察|在走出“濒危”的路上继续前行——维也纳历史中心

遗产大会观察|巨石阵之路

遗产大会观察|迎接奥运的巴黎——塞纳河畔保护状况回顾



*本期编辑:胡玥,排版:赵诗咏,审核:吕舟、魏青、尚晋


清源文化遗产
我们是一群工作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第一线的青年,跟您分享实践思考、学术成果、思想碰撞,以及深入遗产地带来的好吃好玩。
*有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话题或疑问,直接微信回复公众号。

清源快讯|“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清源文化遗产):清源快讯|“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