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问道

风景园林和旅游规划类 | 闽江河口湿地保护与发展规划

风景园林和旅游规划类 | 闽江河口湿地保护与发展规划

保护闽江之眼,助力湿地申遗

——闽江河口湿地保护与发展规划

●申报部门生态城市研究所

●参与部门:遗产地策划运营室、建筑分院综合研究所、静态交通所

●项目地点: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

项目规模:概念规划范围267km²,重点地段设计范围 4.5km²

完成时间:2023年4月

风景园林和旅游规划类 | 闽江河口湿地保护与发展规划

整体鸟瞰图


一、项目背景及区位

闽江河口湿地位于福建省福州市东部沿海,是我国亚热带地区发育最为完善、自然、典型的河口三角洲。作为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飞区的重要节点以及海洋生物重要的觅食、繁殖、栖息场所,闽江河口湿地是众多全球濒危物种、尤其是迁徙候鸟的庇护家园。目前,在湿地观测到的 313 种鸟类中,包括极危鸟种 5 种,濒危鸟种 6 种,是全世界唯一能在同一时间、同一区域、同时观测到中华凤头燕鸥(Thalasseus bernsteini,CR)、勺嘴鹬(Eurynorhynchus pygmeus,CR)、黑脸琵鹭(Platalea minor,EN)3 种珍稀濒危鸟类的地方,是名副其实的“候鸟天堂”。

风景园林和旅游规划类 | 闽江河口湿地保护与发展规划

“闽江三宝”——中华凤头燕鸥(左) 、勺嘴鹬(中)、黑脸琵鹭(右)郑航 摄 (甲方提供)


然而在本世纪初,由于填海造地、鱼塘养殖、工业污染等原因,河口湿地的生态系统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外来入侵植物互花米草大面积泛滥,湿地生态功能退化,鸟类栖息地面积锐减 —— 保护闽江河口湿地迫在眉睫。


2002 年 4 月,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同志专报批示:“湿地保护是生态保护的一个重要内容,我省要建设生态省,必须重视对湿地的保护。”2022 年,正值闽江河口湿地保护二十周年,福州市以全力推进闽江河口湿地申报国际重要湿地和世界自然遗产、全面提升湿地公园空间及内容品质为目标,开展《闽江河口湿地保护和生态景观提升方案》全球方案征集工作。

风景园林和旅游规划类 | 闽江河口湿地保护与发展规划

湿地公园内习近平主席重要批示石刻 (团队成员拍摄)


本次规划涵盖三个重要范围,研究范围是福建省东部沿海区域,北至罗源湾,南至平潭岛与福清湾,面积约 1200 平方公里;概念性总体规划范围,即申报世界遗产提名地范围,约 267 平方公里;重点地段生态景观设计范围,主要集中在闽江河口湿地公园及周边,面积约为 4.5 平方公里。

风景园林和旅游规划类 | 闽江河口湿地保护与发展规划

项目区位图


二、区域挑战

近年来,闽江河口湿地已开展诸多保护修复工作,但仍面临退化风险,距离遗产地申报有部分差距。如何保护闽江河口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与原真性,助力遗产地申报,是本项目面临的巨大挑战。具体如下: 


第一,生态系统不够完整,全球突出普遍价值(OUV)尚待挖掘;


第二,遗产地与周边协同性较差,缺乏科学整体谋划;


第三,公园现状品质不佳,不足以展示世界自然遗产地的独特魅力。


三、规划构思

针对以上挑战,项目组以“保护闽江之眼,助力湿地申遗”为核心目标,从三大方面展开谋划:


第一,研究提炼全球突出普遍价值,使其满足世遗申报标准;


第二,提出保护、修复与合理利用的概念性总体规划,优化“三生”空间总体布局;


第三,全面提升重点区域生态景观品质,打造彰显世然魅力的独特“名片”。

风景园林和旅游规划类 | 闽江河口湿地保护与发展规划

规划路径图


四、主要内容及创新特色


1、挖掘全球突出普遍价值,助力世界自然遗产申报进程

(1)研究世界陆海生物群落的分区系统与物种调查数据,总结闽江河口独特价值为:生物地理省与海洋生态区的交汇带、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飞区中间节点、海洋生物重要的栖息地与洄游通道。

风景园林和旅游规划类 | 闽江河口湿地保护与发展规划

区位独特性


(2)通过与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瓦登海、顺天湾等同类型世界自然遗产地、以及中国典型滨海湿地各项指标详细对照,明确闽江河口湿地的特殊性在于其在较小范围内栖息的 IUCN 受胁物种(鸟类)最多。因此进一步提炼其全球突出普遍价值(OUV)为“生物多样性原址保护的最重要的自然栖息地之一”,满足世界遗产评价“标准(x)”,具有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的潜力。

风景园林和旅游规划类 | 闽江河口湿地保护与发展规划

世界自然遗产申报标准


(3)整合闽江河口自然保护地体系,调整划定申报范围。优化调整后,遗产地总面积扩大至 417.9km²,有效保障了河口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多样性。同时,在世界遗产缓冲带外围 2km 划定协同发展区,并分区制定管控要求,为遗产地保护与合理利用提供指引。

风景园林和旅游规划类 | 闽江河口湿地保护与发展规划

遗产地区划优化建议方案

风景园林和旅游规划类 | 闽江河口湿地保护与发展规划

遗产地分区管控模式示意图


2、科学布局,统筹谋划,协同周边可持续发展

(1)基于生态本底调查评估,系统开展栖息地分级提升修复、入侵物种治理、防护林建设等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

风景园林和旅游规划类 | 闽江河口湿地保护与发展规划

遗产地生态修复鸟瞰图


(2)在湿地周边建设世遗社区,根据聚落特征划分功能单元,提出产业转型升级策略,促进三生空间有机融合。同时,选取点状用地,布设院士之家、科研公寓、研学基地等功能,提升空间利用效率。

风景园林和旅游规划类 | 闽江河口湿地保护与发展规划

“三生空间”融合发展图


(3)完善支撑体系,从道路交通、生态旅游、科普展示、IP打造、制度管理等层面提出规划建议,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其中,原滨海公路建设方案距离湿地保护区较近,对世界自然遗产影响较大,规划建议将 G228 国道的规划线路南移至所示路段,避开滩涂的同时不需新建穿山隧道,节省投资成本,该建议获市委主要领导的肯定并采纳。

风景园林和旅游规划类 | 闽江河口湿地保护与发展规划

G228 国道改线方案

风景园林和旅游规划类 | 闽江河口湿地保护与发展规划

IP 形象设计


3、提升重点地段生态景观,打造世遗最佳展示窗口

风景园林和旅游规划类 | 闽江河口湿地保护与发展规划

方案总平面图

(1)以水为核心的生态修复节点:恢复湿地公园鱼塘生境片区约 50 公顷高潮位栖息地,通过水文连通、丰富生境、恢复植被、降低干扰等手段,营造水鸟栖息地与自然观鸟场所。

风景园林和旅游规划类 | 闽江河口湿地保护与发展规划

高潮位栖息地效果图


(2)全面展示世界遗产形象的标志节点:以羽翼作为灵感,设计轻盈现代的公园入口标识;紧扣中华凤头燕鸥主题,改造湿地博物馆立面及内外空间,阐释遗产内涵与魅力;

风景园林和旅游规划类 | 闽江河口湿地保护与发展规划

湿地博物馆效果图


(3)打造功能复合的世遗湿地小镇节点:围绕科普宣教、文旅康养、乡村共治三大目标布局六大功能板块,打造田、塘、山、海、村交相呼应的世遗湿地小镇。

风景园林和旅游规划类 | 闽江河口湿地保护与发展规划

世遗湿地小镇效果图


四、实施成效

规划的制定极大地推动了闽江河口湿地申报国际重要湿地以及世界自然遗产地的进程——2022 年 8 月,“福建闽江河口湿地:海、陆生物地理过渡带”被成功列入世界遗产预备清单;2023 年 2 月,入选国际重要湿地名录。在规划指导下,清华同衡作为后续实施阶段景观及建筑设计的承担单位,于 2023 年开始对闽江河口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修复和周边文旅产业开发项目展开陪伴式服务。 


芦苇摇荡绿水悠,候鸟留鸟满洲头。湿地的“蝶变”彰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理念,未来,项目组也会同各方一道,为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持续做好闽江河口湿地的保护利用工作贡献清华力量。

风景园林和旅游规划类 | 闽江河口湿地保护与发展规划

闽江口湿地鸟瞰 林书 摄(甲方提供)


工作团队

项目总负责人:

雷光春 国际湿地公约科技委员会主席 

唐小平 国家公园研究院院长 

袁   昕 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


项目负责人: 

邹   涛 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生态城市所所长 

程兆鹏 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生态城市所主任工程师 

乔永强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调查规划设计院生态旅游处处长


项目团队: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生态城市所 

专业负责人:秦鹏 

团队成员:张杨、刘欣艳、戴晋坤、倪雨荻、付一滴、莫茜尧 

遗产地策划运营室 

专业负责人:王晨溪 

团队成员:吴珩、曹明瑞、陈天宇、鹿益 

建筑分院综合所 

专业负责人:袁路平 

团队成员:郭爽、王玲艺、聂慧文、宋瀚、欧阳雪薇 

静态交通所

专业负责人:王杰

团队成员:孙蕾、姚易成、王樾、金艺霖


联合体成员: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草调查规划院

专业负责人:赵志国 

团队成员:王道阳、刘宇衡、王晓波、张润琪


北京中蕾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专业负责人:雷刚 

团队成员:王涛、陶旭东


专家顾问:

Peter Bridgewater 原湿地公约秘书长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生态司司长 

Doug Watkins 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伙伴首席执行官

Spike Millington 国际鹤类基金会副主席 

张亦默 世界自然基金会(瑞士)北京代表处项目主任 

唐雨薇 世界自然基金会(瑞士)北京代表处项目官员


特别感谢:

本次工作得到我院郑筱津副院长、霍晓卫副院长、汪淳主任、解扬主任的悉心指导,使项目团队受益匪浅。


风景园林和旅游规划类 | 闽江河口湿地保护与发展规划

扫码订阅|查看更多院优项目



编辑/排版|李刚

封面图/头图 | 郑慧晴

供稿|清华同衡 生态城市研究所

风景园林和旅游规划类 | 闽江河口湿地保护与发展规划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清华同衡规划播报):风景园林和旅游规划类 | 闽江河口湿地保护与发展规划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