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问道

【遗珠拾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历史街区调研 —— 陕西省渭南市合阳县灵泉古村

1

 概况

灵泉古村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合阳县东15 km,地处黄河西塬畔。古村选址于台塬之上,三面环山,分别为寿山、禄山和福山,村落东、北、南三面临沟,构成一道天然的防御屏障。相传古村东南有一眼甘泉,治病极为灵验,因此得名灵泉村,俗称“灵村”。村庄完整保存了明清以来的建筑格局和风貌,是渭北台塬传统村落的典型代表。

【遗珠拾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历史街区调研 —— 陕西省渭南市合阳县灵泉古村▲ 古村鸟瞰

2

   城墙环绕,有序布局


灵泉古村历史悠久,相关出土文物证明,2 000多年前,这里已有村落。明初党氏家族从河东迁入灵泉村,以务农起家,后外出经商,逐渐形成了远近闻名的“四大家,八小家,二十四匀户家” 的商业景象,被称为合阳的“财东村”。经济的富足使人们有能力大兴土木、修庙建房,建筑用材与建筑工艺十分考究。

为防御土匪和外族入侵,古村沿沟修筑城墙。据记载,早在2 000多年前西汉时,村周围就筑有城墙,后因地震、洪水等原因多处倒塌。清咸丰三年(1853年),灵泉村借助自然地势重修村西南两侧城墙,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再筑环村城墙,并形成南门和西门一角组成的瓮城。城址平面为长方形,东西长520 m,南北宽437 m。现存西南局部墙体及西、南两处城门,城墙由黄土夯筑而成,最高处约9 m,墙基宽约6 m,墙顶宽约2 m,南门外刻“人心安堵”,内刻“财阜南熏”,西门外刻“金汤巩固”,内刻“笏柱西爽”,表达吉祥安康之意。

【遗珠拾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历史街区调研 —— 陕西省渭南市合阳县灵泉古村▲ 南城墙及南门现状

古村街巷布局因地制宜,形态规则,主要由两条南北街,四条东西巷道所组成,由南向北依次为南巷、前巷、后巷和后地巷。庙宇、祠堂、民居沿巷道有序布局,村东筑有涝池,街道两边随处可见拴马桩、门墩、础石等建筑构件。村中有较多的开敞空间,其中西门入口处的绿地广场最为典型,广场西侧为夯土城墙,北侧围墙用黑白线条勾勒出古老灵泉的印象,磨盘、碌碡、马槽等古老构件看似随意地摆放在一片草地上,仔细端详,才发现就连马槽都刻有精美的花草图案。青黄相间的草地,与古老构件、夯土城墙、清代建筑共同塑造了一个宁静、充满历史韵味的空间。

【遗珠拾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历史街区调研 —— 陕西省渭南市合阳县灵泉古村▲ 街景

3

  渭北台塬建筑特色

灵泉古村至今留存古城墙、城门、三义庙和传统民居等明清建筑,古朴典雅,对称规整。建筑多为砖木结构,青砖灰瓦,通过石雕、木雕、砖雕等手法进行装饰,各种造型栩栩如生。
位于南门入口处的三义庙建于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单坡屋顶,梁柱体系,面宽13 m,进深9 m,前设单面空廊,青石栏杆上竖立两根柱子,刻有“咸丰五年五月吉日敬”的字样,上部带有大小不一的两个方形石斗,被称作“石旗杆”,分别由两只石狮子背负,极具地方特色。石护栏上的石雕形态各异,或张望或低眉,或笑或怒,蹲坐于柱础之上,鲜活灵动。
【遗珠拾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历史街区调研 —— 陕西省渭南市合阳县灵泉古村▲ 三义庙的石护栏
建筑主体面阔四间,木构件雕刻精美,大门镶板上采用精致的几何纹样进行装饰,内部为供台。空廊北壁镶嵌着“增修三义庙献殿碑记”和“重修后池暨村西南围墙碑记”两块黑色石碑。
【遗珠拾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历史街区调研 —— 陕西省渭南市合阳县灵泉古村▲ 三义庙内部
【遗珠拾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历史街区调研 —— 陕西省渭南市合阳县灵泉古村▲ 三义庙
党氏祖祠位于瓮城北100 m处,始建于明朝,现存结构为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所修,座西向东,传统四合院布局模式。门楼飞檐翘脊,五脊六兽,两侧的山墙呈“八字形”,刻有八字阳文对联:“受姓西来,瓜绵椒衍”和“修祠东向,山峙河横”,分别表达党姓来历和祠堂风水。八字文周围的浅雕有蝙蝠、花瓶等图案,寓意福道平安。门楼的两旁建有耳房,北侧为卫房,南侧为井房。祠门中开,两边设厢房,上房为正殿。目前,党氏祖祠整体保存完好。
【遗珠拾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历史街区调研 —— 陕西省渭南市合阳县灵泉古村▲ 党氏祖祠
村中现存9座传统四合院,包括门房、上房和两侧的厢房,通常门房与上房为双坡屋顶,厢房为单坡屋顶,院落布局紧凑,体现了关中民居 “深宅、窄院、封闭”的空间特点。
【遗珠拾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历史街区调研 —— 陕西省渭南市合阳县灵泉古村▲ 四合院入口照壁
【遗珠拾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历史街区调研 —— 陕西省渭南市合阳县灵泉古村▲ 四合院外立面
【遗珠拾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历史街区调研 —— 陕西省渭南市合阳县灵泉古村▲ 四合院内部
院门上有雕刻各种纹饰的门簪,门外设有上马石、拴马桩、石狮子等。临街的门房两侧设有虎头墙,与门台同宽,因其形似虎头而得名。

【遗珠拾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历史街区调研 —— 陕西省渭南市合阳县灵泉古村▲ 虎头墙上的砖雕

【遗珠拾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历史街区调研 —— 陕西省渭南市合阳县灵泉古村▲ 门簪

另外,村中还有与党氏祖祠斜对的南祠堂、古色古香的观音庙、青石砌筑的井房、1960年代利用清代老祠堂原件搭建而成的综合厂(现为村卫生室)、原址重新围砌的古涝池、两株树龄500年以上的老槐树、村东的老寨墙等重要的历史遗迹。
【遗珠拾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历史街区调研 —— 陕西省渭南市合阳县灵泉古村▲ 村卫生室
【遗珠拾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历史街区调研 —— 陕西省渭南市合阳县灵泉古村▲ 原址修葺后的涝池

【遗珠拾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历史街区调研 —— 陕西省渭南市合阳县灵泉古村▲ 观音庙

4

  现存状况及保护建议

灵泉古村具有城墙、民居、田园、沟壑和谐一致的景观特征,至今保留较多明清时期的建筑,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当前,灵泉村采取了古村与新村分开发展的模式,对保护非常有利,但由于人口外迁,古村也面临着自然衰落的危险,一些传统建筑急需修缮。另外,古村周边有洽川湿地及福山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目前古村与周边资源的融合度不够,古村经济状况有待改善,现存传统建筑也未得到有效利用。建议村落在保护好传统建筑的同时,增加体验式、参与式项目,让历史古村这种“活态遗产”真正地活起来。值得注意的是,旅游是把“双刃剑”,在提升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防止古村遗产因旅游发展而受到破坏。
主持:阮仪三
图文
李红艳 西安交通大学人居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 

葛   亮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欢迎在朋友圈转发,转载请在后台留言



【遗珠拾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历史街区调研 —— 陕西省渭南市合阳县灵泉古村








官方投稿网址:http://www.planning.com.cn

微博:http://weibo.com/cityplanningreview
微信号:chengshiguihuazazhi
国内统一刊号:CN 11-2378/TU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2-1329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推文目的在于信息交流与共享。若有来源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持权属证明与本公众号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遗珠拾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历史街区调研 —— 陕西省渭南市合阳县灵泉古村

关注、分享、在看与点赞,至少我要拥有一个吧~【遗珠拾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历史街区调研 —— 陕西省渭南市合阳县灵泉古村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城市规划):【遗珠拾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历史街区调研 —— 陕西省渭南市合阳县灵泉古村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