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问道

全市正在推动全域森林城市高质量发展、建设森林环抱的花园城市

全市正在推动全域森林城市高质量发展、建设森林环抱的花园城市
全市正在推动全域森林城市高质量发展、建设森林环抱的花园城市


12月17日(星期二)下午3:00,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北京市林地保护利用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林保规划)和北京市林长制改革成就专场。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党组成员、总规划师石晓冬出席介绍情况并答记者问。


全市正在推动全域森林城市高质量发展、建设森林环抱的花园城市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非常关心首都绿化美化工作,连续12年带头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并发表重要讲话。2023年4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朝阳东坝参加义务植树时指出“努力建设全域森林城市,把北京建设得更美。”近年来,市规划自然资源委结合实际需要编制并实施一系列专项规划,科学配置资源要素,协调各类专项规划的空间保障要求,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格局,进一步深化落实了新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林保规划》作为其中一项重要专项规划,对于完善首都生态空间体系、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次《林保规划》编制,建立了与国土空间规划相协调的林地保护利用体系,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进一步深化落实总体规划

夯实首都绿色空间体系


新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减量集约的要求贯穿始终,明确了森林城市建设目标,勾画了天蓝水清、森林环绕的生态宜居城市的美好蓝图。《林保规划》落实了总规45%的森林覆盖率指标,明确了98万公顷的林地保有量、70万公顷的林地内森林保有量等指标,锚定全市林地保护的总体目标;深化了总规“一屏、三环、五河、九楔”的市域绿色空间结构,提出中心城区绿化美化、平原新城生态绿网建设、生态涵养区绿色屏障建设等具体任务和目标,进一步优化林地格局,筑牢了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绿色空间体系。


进一步推动“多规合一”

统筹生态空间各类要素系统治理


《林保规划》“三调”成果为统一底版,在充分保护现有林地空间的基础上,合理配置生态涵养区、平原多点、中心城区的林地分布,细化林地保护利用分区。以“三区三线”划定的永久基本农田及生态保护红线为依据,衔接市级耕地保护专项规划,坚持国土空间唯一性和地类唯一性,在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上统筹平衡林地与耕地、水域的关系,确保林地与耕地保护空间不矛盾,推动形成山水林田湖草各类要素和谐共生的空间基础;与城镇开发边界和规划建设用地进行衔接协调,为后续科学实施造林绿化提供规划引导和支撑保障。


进一步促进绿色惠民

持续提升市民获得感、幸福感


目前,全市正在推动全域森林城市高质量发展、建设森林环抱的花园城市。《林保规划》的发布实施,将进一步为首都高质量发展注入绿色新动能。《林保规划》提出全面保护林地、合理利用林地、科学补充林地,不断提高扩绿兴绿护绿水平,为绿色惠民提供有力支撑;协调城市功能空间安排和绿色空间布局,将大尺度城市森林建设与市民身边增绿添彩相结合,使市民更加方便的亲近森林、亲近自然;强化森林彩化,打造色彩斑斓的城市生态空间,增强游憩及生态服务功能,让市民从森林中感受到身心愉悦。


下一步,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将与市园林绿化局建立长效机制,结合乡镇国土空间规划、街区控规的编制实施,协同推动《林保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在实施中动态深度融合,形成合力推进《林保规划》的实施,与花园城市规划、二绿减量提质规划、绿道系统规划协同联动,努力推动首都生态格局更加完善,生态基底更加厚重,森林色彩更加亮丽,持续提升广大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为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奠定坚实的绿色基础。


答记者问

以林地为主的生态空间保护对于首都发展至关重要,如何在国土空间规划中加强生态空间特别是林地空间规划保障?

12

石晓冬


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党组成员

总规划师

全市正在推动全域森林城市高质量发展、建设森林环抱的花园城市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面向全域全要素,统筹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高度重视对生态空间的规划保障。


一是在总量上,统筹建设空间的“减”和生态空间的“增”。减量提质是新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最鲜明的时代特征。总规实施以来,市规划自然资源委统筹推进建设空间“减量瘦身”与非建设空间“增量提质”,通过环境整治和腾退集中建设区外的低效集体建设用地,为生态要素空间增加,特别是大尺度绿化空间建设提供空间资源支撑。


二是在布局上,整体优化生态空间格局。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硬约束,强化“两线三区”的全域空间管控,以及三条控制线的底线约束,巩固安全发展的空间格局。市级层面推进生态安全格局规划、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同步编制、同步实施,区级层面推动“多规合一”的非建设空间规划编制,系统加强田、林、水等生态要素协调。


三是在关键节点上,加强重点区域生态保护。聚焦重点区域和生态脆弱区域,分区域分类型,编制二绿地区减量提质规划、温榆河公园控制性详细规划,以及浅山区、密云水库上游保护规划等实施型综合规划,以点带面推动生态空间系统规划、综合实施。


下一步,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将继续坚持总规引领,完善国土空间规划和管控体系,坚定有序推动规划实施,一步步将总规确定的宏伟蓝图转为高质量发展的现实画卷。


内容来源:“北京规划自然资源”微信公众号


相关阅读

【发布会实录】|《北京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系规划(2023年—2035年)》正式发布

《北京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系规划(2023年—2035年)》正式发布

一图读懂 | 北京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系规划(2023年—2035年)

系统构建价值体系、保护体系、传承体系、实施体系


您与京城,一之隔!


全市正在推动全域森林城市高质量发展、建设森林环抱的花园城市

关注“北京印迹”平台

体验解锁京城新方式

“北京印迹”是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的公众宣传平台,由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主办,市测绘院和清华同衡规划院提供技术和专业支持,北京日报提供运营和推广支持,集合广泛的社会力量,打造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空间资源平台和专业全媒平台。


“北京印迹”是全面地向公众开放北京老城历史文化资源的一次尝试,系统梳理和采集了北京老城18大类、73小类历史文化资源3万余条。以北京印迹网站为基础,拓展建设北京印迹新媒体矩阵以及线下文化活动,覆盖线上线下多种传播渠道,将成为北京开展名城保护和公众了解北京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


“北京印迹”力争将历史文化深度融入城市规划建设发展之中,让更多的人了解北京、热爱北京、保护北京、发展北京,一起擦亮古都北京的金名片!

全市正在推动全域森林城市高质量发展、建设森林环抱的花园城市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北京印迹 inBeijing):全市正在推动全域森林城市高质量发展、建设森林环抱的花园城市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