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问道

“30岁”的甘家口有这些新变化

“30岁”的甘家口有这些新变化

在海淀与西城分界处的甘家口,是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在城外开辟的15个外迁居民安置点之一。上世纪90年代,伴随大规模危旧房改造,甘家口片区走向了现代化。然而,30年过去,曾经的先进建设变得陈旧,片区亟待更新。


实施老旧小区改造、织补公共空间短板、提升背街小巷环境……近年来,依托责任规划师制度,甘家口片区多个城市更新项目接连落地,街区面貌焕新。


一、忆往昔:村落成了居住区


说起甘家口,很多人脑海中首先涌现的是“一塔”“一园”“一林”。“一塔”即中央电视塔,“一园”即玉渊潭公园,“一林”则是钓鱼台银杏林。深秋至初冬,风霜初镀,秋叶绚烂,正是银杏大道最美的日子。前来打卡的年轻人或许不知道,作为居住区的甘家口,已走过几十年的历史。


在老甘家口人的回忆中,1954年甘家口村落之间还是大片的农田菜地,改建阜外大街时,迁移大量居民至此,甘家口居住区由此形成。这里有全北京最早的楼房社区,也是国家机关的聚集地。到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大规模的拆迁改造让甘家口的居住环境显著改善。


但是,随着时间流逝,曾经引以为荣的先进建设,变成了老旧设施,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与城市硬件环境逐渐不适应。破解甘家口发展问题的答案,指向四个字——城市更新。于是,在责任规划师的协助下,完善街区功能、提升空间品质、激发发展活力,甘家口的变化就此展开。


二、补短板:“一老一小”各得其所


老街区里寸土寸金,每一处小微空间、每一条背街小巷都与居民日常生活的幸福指数息息相关。


位于阜成路北二街的一处口袋公园让“一老一小”各得其所,虽然公园地方不大,但功能可不少,除了各式健身器材,还有孩子喜欢的秋千、攀爬坡道、滑梯和跷跷板等游乐器材。这处公园场地的原有部分房屋属于违法建设,为了拓宽阜成路北二街道路和进一步织补城市功能,甘家口街道对此处房屋依法进行腾退和拆除,改为全民健身的口袋公园,从2021年起免费对居民开放。

“30岁”的甘家口有这些新变化

阜成路北二街口袋公园

图片来源:海淀建委


提质升级的小微空间不止一处。在甘家口小区32号楼西南侧,有处面积约524平方米的小广场。曾经,这块空地上只是零零散散摆放着几个陈旧的健身设施,利用率不高,如今,这里划分出健身活动、儿童娱乐、休闲步道等空间,还取消了与道路之间的高差,符合无障碍需求,确保老年人能够更便捷地参与到社区活动中来。


买菜、餐饮、停车等服务也是居民生活所需。今年夏天,三虎桥南路、北路全线实现焕新,两侧沿街建筑立面得到修整更新,还形成了3个小节点——京颐商场散乱的小商业被超市发、南城香等连锁品牌替代,居民买得更放心、吃得更安心;月生福餐厅改建为社区服务站;百胜村路与三虎桥路交叉路口的违建拆除,腾退空间增设口袋公园、增加车位,成为一条更加舒适有序的慢生活宜居街巷。

“30岁”的甘家口有这些新变化

京颐商场改造前,外立面破损,业态散乱


“30岁”的甘家口有这些新变化

京颐商场改造后焕然一新,还引入便民连锁商业


近年来甘家口街道已组织实施36条背街小巷整治工程,提升环境品质,增加交往空间,规范环境秩序。


三、改老旧:33个小区陆续蝶变


甘家口街道老旧小区众多。如何改善居住环境?老旧小区综合整治直面居民的“急难愁盼”。


阜成路33号院是一个承载着上世纪90年代末时代印记的住宅社区,曾是当地标志性建筑之一。然而,随着年头渐久,小区路面因长期磨损而坑洼不平,外墙也因年久失修而斑驳脱落,屋面防水层破损导致雨季渗漏严重。


2023年,33号院启动老旧小区改造,今年7月改造基本完工,小区外墙、路面和公共活动空间都焕然一新外,居民家中的上下水管线也进行了更换,再也不是锈迹斑斑的老旧管道。

“30岁”的甘家口有这些新变化

阜成路33号院内,居民在改造后的公共空间活动

图片来源:潘之望 摄


目前甘家口街道已有西三环北路82号院、西三环北路86号院等33个老旧小区列入改造计划,其中13个项目已经完成。三里河路9号院还入选“完整社区”试点项目,两部加装电梯已交付运行。


四、增活力:慢行系统串起地标


未来的甘家口,还会有新变化。


甘家口街道南侧是玉渊潭公园,公园以西是中央电视塔,以东是著名的钓鱼台国宾馆。单拿出一个点位,可能都是网红打卡地,但几个点位之间还没有很好的慢行系统给它串联起来。

“30岁”的甘家口有这些新变化

玉渊潭公园

图片来源:北京市玉渊潭公园


目前甘家口街道正在率先推动中央电视塔周边片区公共空间改造提升。通过系统谋划,中塔片区更新将涵盖区域公共空间改造提升、城中村腾退、道路系统优化、配套设施补充等多个方面,并由多个主体负责实施推进。目前城中村腾退已经完成,公共空间项目正在进行实施方案评审,近期有望获得立项审批,周边道路建设工程及停车设施项目也在有序推进中。


未来,玉渊潭北街、中央电视塔西路、西三环、京密引水渠、蓝靛厂南路等区域将打造成文化、休闲、商业融合发展的高品质空间,甘家口南部地区也将成为链接周边休闲绿色品质空间的重要枢纽。


今后甘家口将继续开展空间改造、业态提升、设施升级、景观提升、文化彰显,依托城市更新项目提高居民生活的便利性、舒适度,激发街区发展活力。


内容来源:北京日报,内容有删改


相关阅读

点亮花园城市,朝阳40公里绿道串起7座公园

美不胜收!北京在花园城市建设中,首都气韵更加浓郁

昌平启动政府街城市更新,再现永安古城历史风貌

规划科普丨模式口地区的历史文物知多少

百年北大红楼的保护利用,红色血脉铸就最亮底色

什么样的花园,可以激发城市人的“20分钟效应”?


您与京城,一之隔!

“30岁”的甘家口有这些新变化

关注“北京印迹”平台

体验解锁京城新方式

“北京印迹”是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的公众宣传平台,由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主办,市测绘院和清华同衡规划院提供技术和专业支持,北京日报提供运营和推广支持,集合广泛的社会力量,打造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空间资源平台和专业全媒平台。


“北京印迹”是全面地向公众开放北京老城历史文化资源的一次尝试,系统梳理和采集了北京老城18大类、73小类历史文化资源3万余条。以北京印迹网站为基础,拓展建设北京印迹新媒体矩阵以及线下文化活动,覆盖线上线下多种传播渠道,将成为北京开展名城保护和公众了解北京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


“北京印迹”力争将历史文化深度融入城市规划建设发展之中,让更多的人了解北京、热爱北京、保护北京、发展北京,一起擦亮古都北京的金名片!

“30岁”的甘家口有这些新变化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北京印迹 inBeijing):“30岁”的甘家口有这些新变化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