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已是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成立的第三年,也是澳门回归祖国的25周年,就在几个月前,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宣布正式封关运行。这座横于南海之上的古琴,终于迎来了他奏响乐章的时刻,正式开启了它迈向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璀璨阶段。
横琴,与无数选择来到这里生活工作的人们一样,激动地拉开着明天的序幕——


横琴,因形似横着的古琴而得名。当时的横琴与澳门比邻,比珠海要近得多,与周围的群岛(大氹、小氹及路环岛)相拥环抱十字门海域。
这里始终是兵家必争之地。在明清时期,十字门海域一直是外商进出广州的重要航道和停泊点,这里也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航运中心,繁盛一时。
1912年的横琴与澳门地图 ©维基百科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向海滩要粮食,广东各地争相开展围垦造田运动。横琴也迎来了第一次大规模的破土连山工程,当时民间一直流传着横琴马上要开放给澳门,到时候就要发了的说法,很多人以为是个发财的好机会,因此来到横琴。

澳门和横琴岛的地理变化©青年城市
但七十年代的围海造陆只是将大小横琴岛连在了一起,并没有等来传闻中的大开发。很长一段时间里,横琴始终维持着自然的生态环境,在安静的海面上,等待着琴弦波动,奏响乐章的那一天。


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广东省,横琴正式被广东列为对外开放的四大重点开发区之一,横琴正式开启了大规模推山造陆的开发时期,城市第一次需要被设计。
也正是这个时间,受朱涛老师的引荐,第46位普利兹克建筑奖得主的日本建筑师矶崎新第一次受到中国项目的邀请,为横琴岛南湾区域做一个规划。
地形图送到矶崎新工作室,那边很快传真来一张大师草图:与其推山填海,不如做个漂浮于海上的人工岛。这让远在珠海的规划局领导们和建筑师们瞠目结舌,随后矶崎新所拿出的概念规划方案则更为震撼。

矶崎新最初给珠海传真的“海市”草图 ©RIHAN.CC
根据朱涛老师的回忆,“他(矶崎新)先以放眼全球、胸怀世界的地缘政治经济格局开端:欧洲有欧盟、北美有自由贸易圈,但亚洲尚缺乏一个协同组织。而以横琴岛南湾为圆心,以3000公里画个圆,刚好可以包括整个亚洲文化圈,作为亚洲协同组织的中心,利用互联网技术呈现全新城市形态。
“我在台下都震惊了,那也是我第一次听到‘信息高速公路(后称互联网)’的概念,可是当时珠海连基础设施都无法支撑。” 朱涛说。

矶崎新用这张图示意“横琴”在亚洲的中心位置©RIHAN.CC
最终这个半径3000公里的圆被浓缩在一个全新填海而创造的人工岛之中,矶崎新给他命名为“海市”。
在这个“海市”之上,除了应用最新潮的互联网技术,在矶崎新所画的这个圆中,还拼贴了自古以来人们对于美好世界的想象:陶渊明的桃花源、托马斯·摩尔设想的乌托邦小岛、摩尔通往乌托邦的两条藤桥、威尼斯运河似的弯曲河道、中国传统风水格局和紫禁城尺度……
这些令人神往的场景让一个本来要推山填海、搞房地产开发的规划一下子成为了一个激动人心、令人向往的理想家园。
矶崎新描绘的海市图景©RIHAN.CC
虽然1994年的“海市”计划和亚洲中心的定位最终都没能实现,但这场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大型模拟实验,为横琴这座沉睡已久的古琴奏响了关于想象的第一乐章,一场在横琴之上的时代大剧缓缓拉开序幕。

矶崎新的海市模型©RIHAN.CC


可以说,横琴三十年的历史就是一部生动的中国“改革开放”和“一国两制”的发展史。
1999年澳门回归,横琴大桥和莲花大桥相继修建竣工,摩尔通往乌托邦的两条藤桥被插在了横琴岛上分别通往珠海和澳门,横琴居民结束了只能乘船进出的囧境,横琴不再是一座孤岛。

两条藤桥之一的莲花大桥©维基百科
澳门回归十周年时,国务院正式批复《横琴总体规划发展规划》,横琴被提升为国家级新区。当年,在广东省发改委的网站上,对横琴的描述是:“一国两制”的交会点和“内外辐射”的结合部。越来越多的挖掘机、压路机和塔吊进入横琴,这一年横琴新区管委会挂牌,澳门大学横琴校区奠基。
2015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横琴挂牌成立“自由贸易试验区”。越来越多的广东市民选择来横琴购买”白菜价“的进口食品和化妆品。

澳门人在珠海山姆超市©付冰洁
2021年,国务院印发《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横琴更名为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两地人民生活更加紧密。以前是珠海去澳门“开眼界、看世界”,现在澳门人选择反向旅游“逛珠海、迁横琴”。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公路拱门©网易
2024年,澳门25周年,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宣布正式封关运行,与“封”的字面意思恰恰相反,封关意味着更加深度的开放,更加自由的流动。在不久的未来可以期待一个琴澳不分你我、自由进出、携手共进的时代。
这座使命之岛,正式开启了它迈向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璀璨阶段,与无数选择来到这里生活工作的人们一样,期待着明天的到来。


#向拉斯维加斯学习
对许多人来说,拉斯维加斯早已是一个耳熟能详的名字,它的赌场、奢华酒店和顶级表演早已成为全球旅游者的向往之地。在追求成为世界级娱乐中心的过程中,拉斯维加斯在建筑和城市规划方面采取了与众不同的策略:
城市中的建筑设计并没有盲目追求当时的主流文化审美,延续西方的古典主义或者是现代主义的风格,而是根据游客的消费需求和实际使用功能所需的进行形象设计。
拉斯维加斯大道中南端©RYO Alexandre Via Shutterstock
最经典的场景莫过于那条串联城市各大赌场、餐厅和酒店的拉斯维加斯大道,这条路上各种各样拼贴的景观、标志性的建筑、大大的霓虹招牌,是人们的感知和识别这座城市的最直接的方式。
这种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哲学,使得拉斯维加斯的建筑既实用又具有娱乐性,成功地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拼贴的、充满活力的城市空间结构和建筑风格。

轴线上的标志性广告牌©向拉斯维加斯学习
1966年,耶鲁大学教授罗伯特·文丘里出版《向拉斯维加斯学习》一书,以一个学院派研究者的角度,为这座城市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上的肯定。
拉斯维加斯不仅仅意味着密密麻麻、令人炫目的广告牌景观,而更多代表了一种现实世界的需求和本质。
文丘里认为“纯粹的建筑形式和空间已经不适合我们所处的时代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加形象和直接的表达。简单来说,建筑就是带有装饰的遮蔽物,创造这种装饰的符号就是拉斯维加斯的秘密武器。

©向拉斯维加斯学习
文丘里在书中引用了一个真实的鸭子建筑,它于1931年建造,是一处虽不起眼但标志性十足的鸭蛋售卖店。在此之后,“鸭子”建筑的概念不断发展,成为社区的象征和地标性的建筑奇观,这样的“符号的景观”在拉斯维加斯数不胜数。

“符号化”的鸭子餐厅©向拉斯维加斯学习
两年前网红球The Sphere的诞生,为拉斯维加斯大道增添了新的符号,再次印证了建筑作为显眼包是正义的,当一个巨大的黄色表情符号跳跃着被大道和楼宇簇拥,这座城市似乎总能在人们以为已经见识过其所有魅力时,再次为他们带来惊喜,点燃世界对它的好奇和热情。

拉斯维加斯网红球©reviewjournal
#横琴粤澳的再次相拥
每当飞机滑过十字门上空,向下望去,濠江与马骝洲的交汇之处,十字门、金融岛和澳门半岛的所构成的天际线永远是引人注目的焦点。
四岸的形象似乎诉说着不同的故事,但又如此和谐:一边是浓缩了中国现代城市发展历程于10年的有序、纯粹、空旷,而另一边则是具有时代印记的拼贴、多样与密集。
夜幕下的十字门区域©吕毅鹏
珠海中心、珠海国际会展中心、珠江国际金融中心、横琴国际金融中心、海洋花园、澳门塔、西湾湖…..仿佛一首华丽的乐章音符在四岸跳动,共奏出一首无限活力的时代乐章!
#城市如何”拼贴”?
从2020年开始,(前)横琴新区规划国土局就开始针对横琴粤澳“两江四岸”进行系统性的研究和策划。相比于三十年前的“海市”的另寻桃花源,这次的城市设计需要基于现有的空间格局,向世界展示一个活力多元、无限可能的城市图景。
这一次城市图景的构建,始于有趣场景的拼贴。而在图景之下,是为“新横琴人”提供的全新的生活方式和公共活力空间。
大三巴后的哪吒庙与远处的新葡京©黄昆震
横琴粤澳“两江四岸”愿景下的拼贴城市,是建筑师柯林·罗(Colin Rowe)在1973年提出的一种城市研究的视角。
拼贴城市的主张,是新建筑要尊重周边已有的旧建筑,在材料,形式上尽量的融合到原有环境中去,这样城市的记忆和历史将会是有着众多历史与时代的连续印记。
混沌市井中的玫瑰堂©黄昆震
而如何将这些元素和场所,塑造为一种介于完全混杂与完全纯粹的中间状态,是城市设计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构建,X-ONE城市!
“X-ONE城市”是对向拉斯维加斯学习和拼贴城市的一次延展和实践,从城市的角度来看,ONE象征着整体的形象,从建筑和公共空间来看,这里又是拥有着记忆,拼贴和多元的。
“X-ONE城市”将历史与现代、自然与人文、繁华与宁静编织为一体!“X”表示着两江交汇的无限可能,而“ONE”则是推动空间与文化上的联系,让两江四岸一体化协同发展。
而城市公共艺术作为“X-ONE”这一计划的内容载体,是活化城市氛围的软着陆点,通过有趣、丰富且具有潮流魅力的文化活动和艺术事件来实现城市肌理有序和无序交错的“多元与拼贴感”。

X-ONE城市设计愿景©EVA深度见造
“O”作为区域的符号语言被应用在两江四岸之上,在岸线与水面之上串联成一个流动的游乐园。城市公共艺术网络并不是单一的艺术展场,而是经由城市各个层面的多方对话,众多参与者一起为城市打造出无数个“艺术场景与文化事件”的系统化网络机制。
这个网络机制允诺了一张多元、活力、独特的城市名片,并保证了城市文化艺术高层次的呈现及输出场景,凝聚和提升市民的城市认同感,更是地方政府重要且极具经济价值的城市公共资产。

横琴澳门“两江四岸”X-ONE效果图©EVA深度见造


横琴与澳门,两个各具特色的城市区域,正以各自独特的方式共同编织出一个令人神往的未来。在这片粤澳融合的土地上,生活的碎片相互拼贴,形成了横琴粤澳“两江四岸”的独特城市魅力。
这里不仅是高楼与会展中心的聚集地,更是一个充满活力、包容、多样与趣味的生活场域。
每一座建筑、每一条街道、每一个细节,都在诉说着这座城市的故事,而这个故事的核心,是人与城市、历史与未来的深度对话。
阳光下的横琴金融岛©吖震
“X-ONE城市”并非仅仅一场设计实践,它是一种生活方式的集合,是情感与历史交织的诗意呈现。在这里,严肃的人看到了秩序与安定,轻松的人感受到的是活力与创意,使用者体验到的是有趣与便捷,而参观者则被这座城市的多元性所吸引。
每一个在这里生活的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与共鸣,这正是文丘里与柯林·罗等设计大师所设想的理想城市。
晚霞时的横琴二井湾湿地公园©高乔
在未来,这座城市所蕴含的意义更加深远——
它不仅是一个传统与现代交织创新的新都会,更是一个东西方文化在时间长河中碰撞与融合的文明新地。这里,人人都能找到自己的乐趣,成为属于所有人的游乐园。
横琴,祖国献给世界的礼物©高乔
它的存在,也不仅仅是一个高高在上的国家新区,它更是祖国献给世界的礼物,也是一个能够启发每一个人生活的新横琴!
参考资料 |
01.乐道Louder,横琴,冲出命运的岛!
02.空间行动,矶崎新:暗黑反讽、另立中央|“逝者如师”系列.
03.深度见造 EVA,远见EVA城市设计 |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两江四岸”城市风貌一体化研究.
04.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城市规划和建设局, 横琴与澳门“两江四岸”公共空间景观风貌协调研究.


点击查看城市设计往期文章

一根天桥通南北:香港空中步道系统

不同于香港连廊模式,韩国如何在TOD地区建设专用步行空间网络?

轨道线网 | 2030+香港轨道线网将增加哪些新线路?

除了连接两岸,「桥」还能干点啥?

TOD案例 | 澳門新城A区 ——澳门计划中的海上TOD新城
* * *
欢迎关注我们的原创内容号 “什么是城市” Whatscity
热爱设计 专心阅读
期待与你相遇
投稿 · 咨询 · 合作或者
加入社群请扫码
入群暗号 “你所在的城市名称”+城市聚落
了解更多城市设计的报道资料,请在后台回复“搜索”,调取城市设计号内搜索页面。了解城市设计提供的设计企业合作服务,点击 “设计企业服务”,点击文末链接联系我们。
城市设计,以专业的立场,前沿的视角,洞察社会文化的建筑现象;用及时的评论,深度的解析,搜罗来自各个领域的设计原料。致力于成为泛行业的城市文化与设计知识杂志。后台回复关键词“媒体合作”联系我们。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城市设计):启发每一个人的「新横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