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编:随着国务院发布了关于佛山市、东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批复,至此,广东省各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全部批复完毕,其中广州市、深圳市、佛山市、东莞市4个为国务院批复城市,湛江市、中山市、梅州市、云浮市、清远市、江门市、阳江市、茂名市、汕头市、韶关市、潮州市、揭阳市、肇庆市、汕尾市、珠海市、惠州市、河源市17个城市为省政府批复城市。
本文整理了包括规划名称、批文链接、成文日期、发布日期、功能定位、发展要求等要点内容,并已汇总数据到网站(http://gui-hua.com)。
了解省市国土空间规划,可以对区域与城市发展格局以及各个市的发展定位建立基础认知,有助于对未来发展结构进行分析,辅助相关研究与决策。

网站今日新增:各地天地图、行业核心期刊导航
注:我们制作了 gui-hua.com 规划师政策工作台网站,收录了各地法定国土空间规划的批复、公示情况,以及工作中常用的国土空间、城市发展、规划设计等相关政策,方便大家使用。目前网站作为国匠城知识星球福利,文末加入知识星球,置顶帖留言可开通相关权限。
(1)国务院关于《广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https://www.gov.cn/zhengce/content/202409/content_6975554.htm
(2)国务院关于《深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https://www.gov.cn/zhengce/content/202409/content_6977470.htm
(3)国务院关于《佛山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https://www.gov.cn/zhengce/content/202501/content_7000440.htm
(4)国务院关于《东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https://www.gov.cn/zhengce/content/202501/content_7000439.htm
以下内容整理自广东省人民政府官方网站,每项内容包括成文日期、发布日期、文号。
(5)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湛江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http://www.gd.gov.cn/zwgk/wjk/qbwj/yfh/content/post_4422117.html
(6)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中山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http://www.gd.gov.cn/zwgk/wjk/qbwj/yfh/content/post_4243753.html
(7)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梅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http://www.gd.gov.cn/zwgk/wjk/qbwj/yfh/content/post_4422090.html
(8)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云浮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http://www.gd.gov.cn/zwgk/wjk/qbwj/yfh/content/post_4424275.html
(9)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清远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http://www.gd.gov.cn/zwgk/wjk/qbwj/yfh/content/post_4243754.html
(10)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江门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http://www.gd.gov.cn/zwgk/wjk/qbwj/yfh/content/post_4243755.html
(11)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阳江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http://www.gd.gov.cn/zwgk/wjk/qbwj/yfh/content/post_4424291.html
(12)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茂名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http://www.gd.gov.cn/zwgk/wjk/qbwj/yfh/content/post_4424286.html
(13)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汕头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http://www.gd.gov.cn/zwgk/wjk/qbwj/yfh/content/post_4422109.html
(14)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韶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http://www.gd.gov.cn/zwgk/wjk/qbwj/yfh/content/post_4243752.html
(15)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潮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http://www.gd.gov.cn/zwgk/wjk/qbwj/yfh/content/post_4422101.html
(16)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揭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http://www.gd.gov.cn/zwgk/wjk/qbwj/yfh/content/post_4243759.html
(17)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肇庆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http://www.gd.gov.cn/zwgk/wjk/qbwj/yfh/content/post_4421974.html
(18)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汕尾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http://www.gd.gov.cn/zwgk/wjk/qbwj/yfh/content/post_4424266.html
(19)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珠海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http://www.gd.gov.cn/zwgk/wjk/qbwj/yfh/content/post_4421977.html
(20)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惠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http://www.gd.gov.cn/zwgk/wjk/qbwj/yfh/content/post_4243751.html
(21)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河源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http://www.gd.gov.cn/zwgk/wjk/qbwj/yfh/content/post_4422042.html
对21个城市:广州市、深圳市、佛山市、东莞市、湛江市、中山市、梅州市、云浮市、清远市、江门市、阳江市、茂名市、汕头市、韶关市、潮州市、揭阳市、肇庆市、汕尾市、珠海市、惠州市、河源市城市功能定位与国土空间体系构建发展要求整理如下。
城市性质:广东省省会,我国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彰显海洋特色的现代化城市,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科技教育文化中心。
功能定位:国际商贸中心、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综合性门户、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地,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
发展要求:主动服务共建“一带一路”,建设南沙新区粤港澳重大合作平台,深化与香港、澳门协同发展,加强与深圳“双城”联动,共建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深化与佛山、清远一体化发展,加强广州都市圈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利用的区域协同,促进形成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
城市性质:经济特区,国家创新型城市,现代海洋城市,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功能定位:全国性经济中心、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对外开放门户、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
发展要求:主动服务共建“一带一路”,发挥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优势,强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建设,与香港、澳门深度合作、协同发展。强化与广州“双城”联动,高标准建设深汕特别合作区,促进与珠江口西岸城市融合互动,加强深圳都市圈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利用的区域协同,促进形成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
城市性质:粤港澳大湾区重要的节点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功能定位: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承载地。
发展要求:增强城市综合实力,积极共建粤港澳大湾区,纵深推进广佛同城化,促进形成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
功能定位: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承载地。
发展要求:增强城市综合实力,积极共建粤港澳大湾区,联动深圳、惠州共建深圳都市圈,主动融入广州都市圈,促进形成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
功能定位:广东省域副中心城市、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和现代化区域性海洋城市。
发展要求:用足用好国家战略叠加交汇优势,全方位对接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和前海、横琴、南沙三大平台建设,深化与海南相向发展,深度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和西部陆海新通道,推动形成高水平开放合作新格局,推进湛茂一体化发展。
规划支撑中山建设广东省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互动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沿海经济带枢纽城市、粤港澳大湾区重要一极。
功能定位: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粤港澳大湾区重要一极、大湾区西岸枢纽城市与创新高地、国家自主创新型制造业城市、全国文明城市。
发展要求:中山市要立足国家战略、区域职能和本地实际,将建设人民城市作为新时代中山城市发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努力探索出一条内涵式、集约化、绿色化的发展路线。要全力推进省级改革创新实验区建设,提升城市综合治理水平,携手共建粤港澳国际一流湾区。做强做优粤港澳大湾区重要一极,推进“东承、西接、南联、北融”一体化融合发展,提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
规划支撑梅州市建设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生态发展区建设先行示范市、宜居宜业宜游的山水城市范例。
功能定位:全国革命老区重点城市、赣闽粤原中央苏区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振兴发展先行区和门户城市、赣闽粤原中央苏区“融湾入海”重要支点和服务国内大循环节点城市。
发展要求:发挥比较优势,全面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积极参与海峡西岸经济区、赣南原中央苏区、汕潮揭同城化发展,完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强化产业协同互补互促,提升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治理能力,增强梅州市在赣闽粤原中央苏区城市群中的重要节点功能。
规划支撑云浮市建设“粤北生态发展新高地、高质量发展的美丽云浮”。
功能定位:西江经济带区域性中心城市、环粤港澳大湾区新兴制造业基地、富有岭南特色的生态宜居城市。
发展要求:要推进云浮全面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联动珠江—西江经济带沿线城市,加强与省外周边地区的合作交流。积极参与广州都市圈建设,提升产业协作、文旅合作、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
规划围绕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和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任务,为清远在融湾发展、城乡融合、生态保护利用方面提供有力支撑。
功能定位:全国旅游名城、广东省区域协调发展示范市、环大湾区新兴产业基地、生态宜居示范城市。
发展要求:清远市要立足国家战略、区域职能和本地实际,将建设人民城市作为新时代清远城市发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努力探索出一条内涵式、集约型、绿色化的发展路线。全面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加强与省外周边地区的合作交流。积极参与广州都市圈建设,纵深推进广清一体化发展,提升产业协作、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
规划支撑江门建设珠江西岸新增长极和沿海经济带上的江海门户。
功能定位:中国侨都、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珠江西岸先进制造业强市、珠西综合交通枢纽、高品质滨海国际旅游城市。
发展要求:立足国家战略、区域职能和本地实际,将建设人民城市作为新时代江门城市发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努力探索出一条内涵式、集约型、绿色化的发展路线。要推动“中国侨都”赋能升级,着力增强江门在粤港澳大湾区中的重要节点城市功能;要坚持“工业立市”、“制造强市”,高水平建设江门大型产业集聚区和江门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要强化交通枢纽作用,加强与核心城市的快速通达;要充分发挥滨海旅游资源优势,塑造文明和谐、充满活力的高品质滨海国际旅游城市。
规划支撑阳江市建设广东省沿海经济带的深度融湾先行区、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化海洋城市。
功能定位:珠江口西岸都市圈重要发展极、广东省先进制造业新高地、国家绿色能源产业基地、国际知名滨海旅游城市。
发展要求:发挥比较优势,深度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推动与大湾区城市产业体系协同协作、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生态环境共保共育、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推进珠江口西岸一体化发展。
规划支撑茂名市建设产业实力雄厚的现代化滨海城市,打造沿海经济带上的新增长极。
功能定位:世界级绿色化工和氢能产业基地、国家级特色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区域性现代物流基地、示范性城乡融合发展基地。
发展要求:发挥比较优势,深度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全面参与湛茂一体化建设,完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提升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能力,增强茂名市在北部湾城市群中的重要节点功能。
规划支撑汕头市建设成为活力特区、和美侨乡、粤东明珠。
功能定位:高质量发展的经济特区、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具有区域竞争力和引领力的省域副中心城市。
发展要求:要深度融入“双区”建设,坚持在全国“一盘棋”中更好发挥经济特区辐射带动作用,完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提升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治理能力,促进汕潮揭同城化发展。
规划支撑韶关筑牢粤北生态屏障、打造绿色发展韶关样板、奋力争当北部生态发展区高质量发展排头兵。
功能定位: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粤北门户枢纽城市、历史文化和旅游名城、北部生态发展区区域中心城市。
发展要求:韶关市要立足国家战略、区域职能和本地实际,将建设人民城市作为新时代韶关城市发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努力探索出一条内涵式、集约型、绿色化的发展路线。要着力增强韶关在北部生态发展区中的区域中心城市功能,提升城市综合治理水平,携手共建生态宜居的北部绿色城镇组群,共筑粤北生态屏障。要主动对接融入和支持服务粤港澳大湾区、深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和横琴、前海、南沙三大平台建设,积极参与广州都市圈建设,承接产业有序转移,统筹各类资源与要素配置,提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和城市公共服务水平。要深化粤湘赣区域合作,共同促进生态共保共治,着力推进省际产业合作,建设商贸物流转运枢纽。
规划支撑潮州市建设沿海经济带上的特色精品城市、特色产业发展高地、中小城市美的典范。
功能定位: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广东省东部门户城市、汕潮揭同城化发展增长极。
发展要求:发挥比较优势,深度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积极参与汕潮揭同城化发展建设,完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提升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治理能力,增强潮州市在粤闽浙沿海城市群中的重要节点功能。
规划支撑揭阳建设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活力古城、滨海新城,沿海经济带上的产业强市。
功能定位: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粤东地区新型产业强市、潮客底蕴深厚的岭南山海名城。
发展要求:揭阳市要立足国家战略、区域职能和本地实际,将建设人民城市作为新时代揭阳城市发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努力探索出一条内涵式、集约型、绿色化的发展路线。要把揭阳建设成为连接粤港澳大湾区与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要引擎,提升城市综合治理水平,主动融入粤港澳国际一流湾区建设。要积极推动汕潮揭同城化发展,推进产业共建互促,提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
规划支撑肇庆市建设成为珠三角核心区西部增长极和粤港澳大湾区现代新都市。
功能定位: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广府宜居山水城市。
发展要求:着力增强肇庆在粤港澳大湾区中的节点城市功能,高水平建设肇庆大型产业集聚区和肇庆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积极参与广州都市圈建设,推动生态空间共育共保,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共建共享,提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
规划支撑汕尾建设现代化滨海城市,打造沿海经济带靓丽明珠。
功能定位: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广东省沿海经济带战略支点城市。
发展要求:要推动汕尾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联动汕潮揭发展,完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提升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治理能力,携手共建充满活力的沿海经济带。
规划支撑珠海市建设民生幸福样板城市、知名生态文明城市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化经济特区。
功能定位: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化经济特区、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连接港澳的枢纽城市、区域性海洋中心城市、国际滨海旅游城市。
发展要求:发挥比较优势,深度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全面参与珠江口西岸一体化建设,完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提升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治理能力,增强澳门—珠海在粤港澳大湾区中的重要极点功能。
规划支撑惠州建设成为广东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重要地区、更加幸福国内一流城市。
功能定位: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世界级绿色石化产业高地、珠江东岸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重要城市。
发展要求:惠州市要立足国家战略、区域职能和本地实际,将建设人民城市作为新时代惠州城市发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努力探索出一条内涵式、集约型、绿色化的发展路线。要着力增强惠州在粤港澳大湾区中的节点城市功能,提升城市综合治理水平,携手共建粤港澳国际一流湾区。要积极参与深圳都市圈建设,推进深莞惠联动发展,提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
规划支撑河源市建设成为全国“两山”转化实践样板区、粤港澳大湾区东北部核心城市、宜居宜业宜游的幸福和谐美丽城市。
功能定位: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广东省绿色发展示范区、珠江东岸新兴产业拓展承接区、生态休闲旅游目的地。
发展要求:发挥比较优势,以全面融湾融深为重点,深入对接“双区”交通基础设施和创新产业体系,共同构建和巩固北部生态屏障,联合推进北部生态发展区全域旅游发展,强化与赣州产业分工协作,共建粤赣客家文化风情圈。
各批复中,主要数据指标包括耕地保有量、永久基本农田面积、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面积、用水总量。其中前三项控制为不低于指标,开发边界控制为不高于指标,用水总量不超过上级下达任务,以上均为至2035年,同时用水量增加2025年指标,控制为不超过指标。由于省批规划中没有海洋生态红线面积,因此以下指标仅比较陆域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例如:
到2035年,湛江市耕地保有量不低于4036.74平方公里(605.51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3736.35平方公里(560.45万亩);陆域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257.52平方公里(38.63万亩);城镇开发边界面积控制在660.39平方公里(99.06万亩)以内。用水总量不超过上级下达任务,其中2025年不超过27.76亿立方米;大陆自然海岸线保有率不低于上级下达任务。
耕地保有量最高为湛江市 605.51万亩,最低为深圳市,3.24万亩。

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最高为湛江市 560.45万亩,最低为深圳市 3.4 万亩。

陆域生态保护红线面积最高为韶关市 5827.12 平方公里,最低为中山市 163.8 平方公里。

城镇开发边界面积最高为广州市 2135 平方公里,最低为汕尾市 235.93 平方公里。

2025年用水总量上限,最高为广州市 45.42 亿立方米,最低为珠海市 6.25 亿立方米。

以上内容,来自官方发布的批复文件与相关附件。更多关于各地规划的内容,欢迎加入知识星球讨论。加入星球置顶帖留言,开通工作台网站权限。

每日内容持续更新中,VIP会员网站扫码加入,或文末扫码进入知识星球领取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国匠城):批复合集:广东省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全部批复完毕,职能定位与主要指标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