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2025年春节前夕,河南省郑州市所辖7个县(市、区)国土空间规划获省政府批复。至此,河南省的省、市、县三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全部获批,标志着支撑河南在中部地区崛起中“奋勇争先、更加出彩”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基本建成,全省“多规合一”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河南省国土空间开发保护蓝图全面绘就。
本文为大家总结河南省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相关内容,包括从公开渠道可以获取到的省、市相关资讯,从中可以了解河南省至2035年国土空间与城镇发展的整体格局。
规划内容已汇总数据到网站
http://gui-hua.com
河南省各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已全部批复,其中10个城市:安阳市、鹤壁市、济源市、洛阳市、南阳市、平顶山市、三门峡市、新乡市、信阳市、周口市,发布了最终“规划公布版”,其余8个城市:郑州市、开封市、焦作市、濮阳市、许昌市、漯河市、商丘市、驻马店市,目前能查询到“草案公示版”。
相关PDF内容整理至国匠城知识星球,同时gui-hua.com网站同步更新,用户可访问查询。文末扫码加入。
本文撰写日期:2025年2月11日,如有更新,会再次整理,如有新文件,会在本文留言区说明。
本文中的区位图、土地覆盖数据示意图为自绘,其余图片来自最终规划公布版、草案公示版。
河南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
1、总体定位
河南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
是否批复:是
成果公开:是
2024年3月6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河南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指出:河南省地处中原地区,是支撑中部地区崛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实施的重要地区。努力推动河南在中部地区崛起中奋勇争先,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篇章。
2024年6月12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河南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的通知,指出:以“大国粮仓、现代枢纽、创新高地、出彩中原”为发展愿景,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推进国土空间有效保护、集聚开发、高效利用、系统修复,把河南省建设成为“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支点、经济发展新增长极、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创新先行区、内陆开放新高地、农业农村现代化先行区、中华文化传承创新区”。
2、国土空间规划格局
河南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

在全省的发展格局上,围绕总体目标与定位,将形成以中部郑州都市圈为引领,以西部山地生态区、东部平原农业区为支撑的国土空间总体格局。
构建“一主两副、一圈四区多节点”网络化、开放式、集约型的城镇空间格局。
一主:强化郑州国家中心城市龙头作用,积极承接国家重大生产力和创新体系布局,打造创新高地、先进制造业高地、开放高地、人才高地。
两副:强化洛阳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地位,推动提级扩能,形成河南省高质量发展新的增长极;支持南阳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积极推动中心城区发展,全面提升城市辐射力、承载力、带动力。
一圈:以郑州国家中心城市为核心,以郑开同城为支撑,将兰考县纳入郑开同城化进程,发挥空港枢纽作用,推进郑许一体化,在郑(港)汴许区域打造引领郑州都市圈及河南省增长的核心动力源。以郑州市、洛阳市为引擎,融合开封市、新乡市、焦作市、许昌市、平顶山市、漯河市和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和引领力的郑州都市圈。
四区:以洛阳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为引领,加快洛济一体化、洛济三协同发展,建设豫西转型创新发展示范区;以南阳省域副中心城市为引领,与信阳市、驻马店市协作互动,建设豫南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安阳市、鹤壁市、濮阳市共同建设豫北跨区域协同发展示范区;周口市与商丘市共同建设豫东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多节点:支持安阳市、鹤壁市、濮阳市、三门峡市、商丘市、信阳市、周口市、驻马店市发展成为区域中心城市,发挥县城在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化城镇格局中的节点作用,形成城乡融合、全域现代的空间新格局。
3、城镇体系与人口
河南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

到 2025 年,河南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 63%左右;到 2035 年,达到 72%左右。规划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省域副中心城市、区域中心城市、县级城市与小城镇协同发展的城镇体系。
在都市圈方面,以郑州市为引领,依托沿黄河、环嵩山的自然地理格局,强化陇海、京广发展主廊道,培育次级廊道,构建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化的空间格局,建设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化都市圈。
全省18城市发展要求与总体格局
1、郑州市
郑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是否已批复:是
最终成果公开:否

郑州市区位示意图(自绘)

2025年1月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郑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批复中明确:
郑州是河南省省会,中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批复要求,郑州要发挥中部先进制造业基地、商贸物流中心、对外开放门户和区域性科技创新高地等功能,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郑州篇章。
由于暂无文本公布,因此以下文本部分来自《郑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新闻发布会内容。
规划范围包括市域和中心城区两个层次。市域范围为郑州市行政辖区。中心城区由郑州市主城区(以下简称“主城区”)、郑州航空港区(以下简称“航空港区”)两大区域构成。
在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方面,构建以“五片融合、一带一区、双核三轴”为引领,山、河、城、田和谐共生的市域国土空间总体格局:
“五片融合”:是指以区域特色农业示范区、特色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为核心构建的中牟平原高效现代农业区、新郑和新密中南特色农业生产区、荥阳沿黄生态种养区、巩义浅丘高效农业种植区、登封山区特色农业生产区这五个片区融合的我市农业空间格局,目的是为了拓展农产品多样化生产空间,稳步提高粮食产能、农业效益和农业竞争力。
“一带一区”:是指保护由黄河文化生态保护带、嵩山生态文化保护区组成的“一带一区”生态基底。目的是通过全面提升滨水生态空间质量,推动生态走廊功能释放,促进生态空间连接成网,努力形成高品质生态空间格局。
“双核三轴”:是指以主城区和航空港区为“双核”,共同构建承载核心战略功能的区域性中心。以区域交通廊道为支撑,构建陇海城镇发展主轴、京广城镇发展主轴、机登洛特色城镇次轴“三轴”引领的城镇空间格局。
在城镇体系层面,形成了“1个中心城区-7个近远郊组团-18个中心镇-26个一般镇”的四级体系。
2、开封市
开封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是否已批复:是
最终成果公开:否

开封市区位示意图(自绘)

2024年4月30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开封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指出:开封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郑州都市圈主引擎组成部分、重要的科创智造基地、特色型消费中心城市。
在批复中指出:构建“一带、两轴、三区”的高质量发展国土空间总体格局。由于没有最终发布的公布稿,因此展示草案公示稿中的结构图供大家参考。

3、洛阳市
洛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是否已批复:是
最终成果公开:是

洛阳市区位示意图(自绘)

2024年4月,河南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复《洛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明确指出:
洛阳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重点旅游城市、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先进智造基地和科技创新高地,是贯彻实施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的重要地区。
2024年6月10日,洛阳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洛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通知,最终公布版正式发布。
在规划文本中,对洛阳市的城市性质确定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重点旅游城市、先进智造基地和科技创新高地、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总体定位:中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黄河流域生态文明中心,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人文交往中心。

构建北聚南优的国土空间保护开发总体格局。依托北部城镇密集区和南部生态发展区的保护开发本底,实施差异化、特色化空间策略,引导形成“三片协同、一带一屏、一心两轴”的高质量发展格局。
三片协同。聚焦高产量、高品质、高收益农业发展目标,统筹沿黄特色农业发展片区、高效规模农业发展片区和山林特色农业发展片区相互协同的农业空间格局。
一带一屏。构建黄河生态保护带,提升黄河干流生态品质和安全保障能力。融入省域伏牛山生态屏障、黄河中下游沿线等重要生态区域,保障区域生态格局的完整性。
一心两轴。以洛阳市区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的核心,围绕陇海城镇发展轴、焦柳-呼南城镇发展轴,引导城镇、产业、交通空间统筹布局。
在城镇体系上,规划形成“一核一区、双轴三廊、多组群”城镇体系。
4、平顶山市
平顶山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是否已批复:是
最终成果公开:是

平顶山市区位示意图(自绘)

2024年5月,河南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复《平顶山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指出平顶山市核心功能定位是:重要的新材料新能源基地、中原城市群重要增长极、豫西南科技创新示范区、现代山水生态旅游城市。
2024年11月18日,平顶山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发布《平顶山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公布版。
对城市性质的定位表述与批复一致,确定为:重要的新材料新能源基地、中原城市群重要增长极、豫西南科技创新示范区、现代山水生态旅游城市。

在公示的文本中指出:构建“一核一圈两轴多节点”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一核”为平顶山市中心城区。推动中心城区能级提升,强化创新引领,集聚高端产业,提升服务能级,优化环境品质,打造成为引领平顶山市发展的核心引擎和宜居宜业宜游的品质城区。
“一圈”为平顶山城镇圈,是平顶山市城镇密集区域。推动中心城区与宝丰县、叶县、鲁山县、郏县县城及周边乡(镇)一体化发展,形成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生态环境共保共治、产业功能协调互补的城镇圈,共同构建区域新兴增长极。
“两轴”为两条城镇发展轴。依托宁洛、郑渝区域大通道形成市域“X”型城镇发展轴,强化平顶山市与郑州都市圈、长三角、成渝地区的区域联系,带动平顶山市融入区域发展格局。
“多节点”为各县(市)城区、石龙区和重点镇、特色乡(镇)节点。重点提升节点城镇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配置,增强对一般乡镇和乡村地区的辐射。
5、安阳市
安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是否已批复:是
最终成果公开:是


2024年4月30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安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指出:安阳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区域性中心城市。
2024年6月5日,安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发布《安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公布版),指出安阳市发展的目标愿景是:殷商文化古都、区域中心强市。
战略定位是:中华文化传承示范区,国家物流门户枢纽区,省际区域协同引领区,中原绿色宜居新家园。
城市性质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知名的旅游目的地,中原联动京津冀的区域中心城市。

在国土空间总体格局上,构建 “太行塑屏、三水交织、一核引领、三区联动”总体格局。
太行塑屏,即太行山生态屏障。严格落实国家及河南省对太行山生态屏障的保护要求,系统强化山水林田湖草沙的生态安全,打造市域生态功能核心区与物种资源库。
三水交织,即南水北调生态廊道、洹河生态廊道和卫河生态廊道。保障用水安全,强化流域生态功能,联通生态功能区与生态核心,促进生态要素流通,形成覆盖全域的生态纽带。
一核引领,即安阳市中心城区联动安阳县县城的一体化发展区域。积极推动市县联动发展,加强区域中心功能集聚,增强辐射带动能力,打造安阳市的核心增长极。
三区联动,即西部生态农业区、中部都市农业区和东部高效农业区。着力改善山区盆地耕地质量,推进农业特色化种植,打造西部生态农业区。发挥城郊农业种植特色,打造中部都市农业区。依托东部平原优质沃土良田,以规模化种植和产量提升为重点,构建东部高效农业区。

在城镇发展格局方面,构建“一核一区、双轴两带”城镇发展格局。
一核一区,一核即安阳市中心城区联动安阳县县城的一体化发展区域;一区即以一核联动水冶镇、汤阴县县城构建城镇集聚区。双轴两带,双轴即南林与京广两个城镇集聚发展轴。两带即以林州市市区和滑县县城为副中心,构建太行特色发展带和郑济城镇发展带。
6、鹤壁市
鹤壁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是否已批复:是
最终成果公开:是

鹤壁市区位示意图(自绘)

2024年4月1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鹤壁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豫政文[2024]49号),指出:聚焦“塑造高品质国土空间,建设高质量富美鹤城”的总愿景,统筹全域要素,形成“太行叠翠、三水润城、一体两翼、三区协同”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总体格局,以“三区三线”为载体,优化资源配置,实施分类分级管控,促进形成高效、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国土空间格局。
2024年4月25日,鹤壁市人民政府发布《鹤壁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公布版),确定鹤壁市的战略定位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区域性创新产业中心,山水田园文化名城。确定鹤壁市的城市性质为:中原城市群核心发展区北部中心城市,新材料、电子电器和创新型产业高地,滨水生态宜居城市。

规划形成“太行叠翠、三水润城、一体两翼、三区协同”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总体格局。
太行叠翠:持续推动南太行山地生态区域的生态保护修复,构筑生态安全屏障,维护区域生态环境,保障地区生态安全。
三水润城:构建南水北调、淇河、卫河生态廊道,维护地区水源地水安全,提升滨水人居环境。
一体两翼:持续推动鹤壁市主城区与淇县城区一体化发展,增强主城区与老城区、浚县城区的协同与联动,统筹东西两翼城乡发展。
三区协同:协调山地农业、都市农业、现代农业三大片区发展,引领全域城乡统筹和生活、生态、生产三区协同发展。

优化城镇空间格局,强化核心支撑功能,推动从带状延绵、点状离散向“一体两翼引领,特色节点支撑”的网络化、层次分明的城镇格局转变,建立“中心城区-副中心-中心镇-一般镇-中心村”的全域城乡体系。
7、新乡市
新乡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是否已批复:是
最终成果公开:是

新乡市区位示意图(自绘)

新乡市2023年土地覆盖数据示意(自绘)
数据来自:CLCD数据集2023
2024年5月9日,《新乡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获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复。批复指出,《规划》是新乡市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
批复明确:新乡市是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科技创新高地、郑州都市圈北部门户、中原城市群山水宜居名城。
2024年8月2日,新乡市人民政府印发《新乡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公布版。
在正式发布的文本中,确定新乡市的总体定位为:科技创新高地、先进制造业基地和辐射豫北、连接全国的区域性综合交通物流枢纽。确定城市性质为:先进制造业基地、科技创新高地、郑州都市圈北部门户、中原城市群山水宜居名城。

规划要求立足新乡市自然资源禀赋和自然地理格局,构建“山河拱卫,牧野田园,一轴两翼一组团”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总体格局。
山河拱卫:保护由太行山生态屏障、黄河生态文化保护带和平原生态涵养区为基底的自然生态空间。保育由主要河流水系和重要交通通道形成的生态廊道,推进生态空间连接成网。保护以自然保护地为主体的生态绿芯,形成高品质的生态空间格局。
牧野田园:严守耕地底线,促进永久基本农田集中连片建设,形成以中原农谷为核心,环新乡市都市农业、黄河故道高效农业、黄河滩区生态农业、太行山前现代农业和太行山地特色农业协同发展的农业空间格局。
一轴两翼一组团:以城市南向发展为主攻方向,打造郑新一体化先导区,加强中心城区和外围组团的空间联系,构建“一轴两翼一组团”的城镇空间格局。
“一轴”指新乡市中心城区至平原示范区的郑新一体化发展主轴;“两翼”指以辉县市、获嘉县和卫辉市、延津县为两翼的郑新一体化产业示范带;“一组团”指长垣市、封丘县一体化城镇组团。

优化城镇空间格局,强化核心支撑功能,构建“一轴两翼一组团”的城镇空间格局,建立“中心城市-副中心城市-县城-中心镇-一般镇”的现代城镇体系。
8、焦作市
焦作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是否已批复:是
最终成果公开:否


2024年5月,《焦作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获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复。
链接:https://www.henan.gov.cn/2024/12-06/3096135.html
目前从公开资料中能够获取到规划草案公示稿。在草案公示稿中,对焦作市的城市性质定位为:郑州都市圈西北门户和中心城市,世界太极和山水旅游名城,国家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规划建设成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样板区、中原休闲康养产业发展示范区、城乡协调发展引领区。

规划形成“北山南水、一心六组团、三廊三带”集聚开发、协同保护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
以上为草案公示稿的内容,相关内容以正式稿为准。
9、濮阳市
濮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是否已批复:是
最终成果公开:否


2024年5月,河南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复《濮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规划要求加快建成“富强濮阳、生态濮阳、幸福濮阳、中部地区创新开发高地、豫鲁冀省际区域中心”。
批复中确定濮阳市的功能定位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新材料产业基地、区域性中心城市、幸福宜居生态园林城市。
在空间格局层面,批复指出:认真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统筹农业、生态、城镇三大空间,构建“一带、两轴、三区、四廊”的高质量发展国土空间总体格局。
目前从公开资料中能够获取到规划草案公示稿。


规划草案公示中的市域城镇空间格局规划图
在规划草案公示中,对城镇空间布局提出:构建“一极五核、三轴两带、多点支撑”的城镇空间格局。
10、许昌市
许昌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是否已批复:是
最终成果公开:否

许昌市区位示意图(自绘)

2025年4月,河南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复《许昌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批复指出,许昌市的城市功能定位为:郑州都市圈重要增长极、先进制造业基地、重要的交通物流枢纽、河南省历史文化名城、中原康养宜居名城。
在总体格局层面,提出:构建“东林西山拥沃野,一带三极联中原”的国土空间总体格局,以广袤田园为基底,保护鄢陵花木为特色的东部林海,保护箕山、紫云山为主体的西部山体生态屏障,重点建设沿京广轴带发展的许长城镇产业密集区,发挥禹州市、鄢陵县、襄城县三个次级中心的集聚带动作用,引导城镇产业向交通轴带集聚,形成深度融入郑州都市圈与中原城市群互联互通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目前从公开资料中能够获取到规划草案公示稿。

规划草案公示中的国土空间总体格局规划图

规划草案公示中的城乡融合发展格局图
11、漯河市
漯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是否已批复:是
最终成果公开:否

漯河市区位示意图(自绘)

2024年6月16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漯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豫政文[2024]104号) 。
批复中指出,漯河市的城市功能定位为:现代化食品名城、重要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生态宜居典范城市。
规划指出,要统筹农业、生态、城镇三大空间,构建“两核五片、蓝绿融合、三圈三廊三带”的高质量发展国土空间总体格局。
目前从公开资料中能够获取到规划草案公示稿。暂无最终公布稿。

12、三门峡市
三门峡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是否已批复:是
最终成果公开:是

三门峡市区位示意图(自绘)

2024年4月29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三门峡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豫政文[2024]68号)。批复中指出:三门峡市是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中心城市、郑洛西高质量发展合作带支点城市、豫西生态屏障、黄河生态文化旅游名城。
2024年6月24日,三门峡市自然资源与规划局发布《三门峡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批后公布版,在正式版中,2035 年总体发展定位:三门峡市将全面建成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标杆城市,黄河文化传承创新示范区,省际区域现代化中心城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宜居典范城市。
城市性质为:晋陕豫省际区域现代化中心城市,郑洛西高质量发展合作带支点城市,豫西生态屏障,黄河生态文化旅游名城。
城市职能为:秦岭-大巴山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水源涵养重要生态功能区;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先进制造业基地和资源型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交通枢纽和对外开放窗口;晋陕豫黄河金三角产业链-供应链组织中心;郑洛西高质量发展合作带协同创新节点;区域旅游重要目的地和集散服务中心;区域职业教育和特色健康疗养高地。

在空间结构上,构建“一带、两屏、一轴、四片”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总体格局。
“一带”即黄河生态带,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要求,保障黄河长治久安,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让黄河成为造福三门峡市人民的幸福河。
“两屏”即小秦岭-崤山、伏牛山-熊耳山两脉山系生态屏障,加强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保护生态源地和廊道,稳固生态安全格局。
“一轴”即陇海城镇发展轴,以综合交通廊道为支撑,对接郑州、西安两大都市圈,融入郑洛西高质量发展合作带,建设豫西转型创新发展示范区。
“四片”即北部沿黄河阶地、灵宝低山丘陵、渑池盆地和卢氏盆地农业集中发展区,保障粮食安全底线,发展高效旱作农业和山地特色农业经济。

在城镇发展空间上,构建集约式、对流型、局部网络化的城镇空间格局。强化“一核”,融合“一圈”,培育“三极”,联动“多点”。
13、南阳市
南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是否已批复:是
最终成果公开:是

南阳市区位示意图(自绘)

2024年4月,河南省政府正式批复《南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批复中指出南阳市的城市发展定位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高效生态经济引领区、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基地及省域副中心城市。
2024年7月26日,南阳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南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通知。在文本中提出南阳市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总体定位为:重点生态功能区和农产品主产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和水源涵养区;积极践行“两山理论”,以高效生态经济引领高质量发展。
南阳市作为河南省省域副中心城市的职能为:提升河南省面向全国的综合开放辐射能力;推动河南省高效生态经济产业发展;强化豫南城镇群中心城市功能;促进豫鄂陕省际区域协同发展。

在国土空间总体格局上:东西两翼保生态、中部平原稳农业、核心地域强城镇、南水北调保全程、交通枢纽增动力,构建“一核两轴、一区两屏”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总体格局。

在市域城镇体系空间格局层面,规划形成“一主两副、两轴两极”的市域城镇发展空间格局。
“一主”为中心城区;“两副”为邓州市城区和方城县县城,是市域副中心城市;“两轴”为以郑万高铁、焦柳铁路、二广高速公路为南北向发展轴,以沪陕高速公路、宁西高铁为东西向发展轴;“两极”为西部的淅川—西峡发展极和东部的桐柏发展极,重点发展高效生态经济。
14、商丘市
商丘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是否已批复:是
最终成果公开:否

商丘市区位示意图(自绘)

2024年4月30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商丘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在批复中指出商丘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区域性中心城市、枢纽经济先行区。
目前从公开资料中能够获取到规划草案公示稿。暂无最终公布稿。

在“规划批复”中指出:在总体格局层面,构建“一核引领、两翼齐飞、四轴驱动、五星争辉”的高质量发展国土空间总体格局,加强黄河故道沿线湿地保护与生态修复,加快现代农业建设,优化城镇空间格局,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推动城乡融合协调发展,形成科学合理的城镇体系。

在“草案公示稿”中指出:城镇体系层面,分为区域中心城市、地区节点城市、特色小城市、重点镇、一般镇。本内容由于是草案公示,因此以最终稿为准。
15、信阳市
信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是否已批复:是
最终成果公开:是

信阳市区位示意图(自绘)

2024年5月,《信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复,2024年10月21日,信阳市人民政府予以印发,发文字号信政〔2024〕13号。
在公开发布的《信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中,指出信阳市的发展定位为:鄂豫皖省际区域中心城市、大别山(豫南)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长三角产业协同创新区。
城市性质确定为:鄂豫皖省际区域中心城市、重要的交通物流枢纽城市、休闲康养旅游目的地。
城市职能确定为:
1.区域经济、科创、交通、文化、消费中心
2.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
3.国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
4.全国商贸物流集散分拨中心
5.休闲康养旅游目的地
6.全国未来人居产业基地
7.中原长三角经济走廊重要节点城市
8.河南省对接长三角的“桥头堡”

在全域国土空间总体格局上,形成“一主一副、两廊四轴”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
“一主”即信阳市-罗山县中心城镇圈,以信阳市中心城区为中心,联合罗山组团等构建中心城市组团城市群,是信阳市域城镇体系的主中心。
“一副”即豫东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潢川县城和光山县城共同组成市域副中心。
“两廊”分别是以四望山、南湾湖、鸡公山、灵山、白云山、黄柏山、金刚台、西九华山等为生态空间节点,共同构筑的大别山生态魅力廊道;以淮河两岸沿线城镇为重点,加强生态文化,休闲游憩,绿色城市等承载功能,打造淮河生态经济走廊。
“四轴”包括“一横三纵”四条发展轴。“一横”指宁西城镇发展主轴,“三纵”指京广城镇发展轴、大广城镇发展副轴、淮固商城镇发展副轴。宁西城镇发展主轴和京广城镇发展轴为一级发展轴,大广城镇发展轴和淮固商城镇发展轴为二级发展轴。

在城镇空间格局上,打造中心带动、多点支撑的集约型城镇体系。
16、周口市
周口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是否已批复:是
最终成果公开:是

周口市区位示意图(自绘)

2025年1月2日,周口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发布“《周口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批后公示”,最终公示稿发布。
在最终稿中,指出总体定位为:围绕“建设一个开放、富庶、美丽的新兴临港城市”总体发展定位,提升周口市在中原城市群、淮河生态经济带中的战略地位,并积极参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有效支撑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
城市性质确定为:内河主要港口城市、河南省历史文化名城、区域中心城市。

在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总体格局上:构建“强心引领、多点支撑;蓝绿双网、全域振兴”的开放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总体格局。

在城乡空间格局上,构建“一中心两组团-五卫星城-百镇千村”的城乡空间格局。
17、驻马店市
驻马店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是否已批复:是
最终成果公开:否


2023年3月19日,驻马店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发布驻马店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公示版,进行草案公示。目前已通过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复。
目前从公开资料中能够获取到规划草案公示稿。暂无最终公布稿。
在草案公示稿中,提出城市发展愿景为:创智国际农都,活力中国药谷,宜居魅力家园。
草案公示稿指出城市性质为:豫南区域中心城市。城市功能为:国际领先的农业产业化创新基地,生物医药创新产业基地,新兴先进制造业基地,知名的红色与生态文化旅游城市,区域性现代商贸物流与综合交通枢纽。

在草案公示稿中,提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为:一屏、五廊、多点;重点开发格局:一核、六极、三区。

在草案公示稿中,提出在城镇体系上,规划形成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化、集约型城镇体系。构建“驻遂确汝一体化市域核心、市域副中心、县城、重点镇、一般镇(乡)”的五级城镇体系。深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有序引导人口转移。
18、济源市
济源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是否已批复:是
最终成果公开:是

济源市区位示意图(自绘)

2024年12月16日,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发布:《济源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已经河南省政府批复同意,现将相关内容予以公布。
在正式公布的最终稿中,指出济源市的总体定位为:豫晋省际区域中心城市,黄河中游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样板城市,产城融合与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山水文化旅游名城。
城市性质为: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河南省历史文化名城,新材料研发和先进制造业基地,山水文化宜居旅游城市。

在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总体格局上,立足济源市自然资源禀赋和自然地理格局,构建“背山拥水,丘陵田园,一核两组团两轴四区多点”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总体格局。

在城镇体系规划结构上,形成“一核两轴两组团多点”的城市空间结构。“一核”为城镇融合发展核;“两轴”为依托洛济快速通道等形成的城镇发展轴、依托荷宝高速(济源段)等形成的城镇发展轴:“两组团”为王屋组团、坡头组团;“多点”为城镇密集区六镇及两组团五镇。
以上内容来自公开发布的政府与自然资源与规划局官网,相关附件和出处已整理至gui-hua.com工作台,同时也在知识星球提供相关下载。扫描文末二维码,同时开通两者权限。
-
山西省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全部批复完毕 -
四川省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全部批复完毕 -
江西省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全部批复完毕 -
山东省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全部批复完毕 -
江苏省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全部批复完毕 -
吉林省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全部批复完毕 -
福建省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全部批复完毕 -
广东省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全部批复完毕 -
陕西省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全部批复完毕 -
合集:按照时间顺序,国务院批复的省、市、区域、流域国土空间规划
规划政策库工作台
每日内容持续更新中,VIP会员网站扫码加入,或文末扫码进入知识星球领取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国匠城):最全版:河南省各市2035国土空间规划发展定位与发展格局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