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问道

一次没上门,临时售楼处拿到规划许可证


点击上方链接关注我们

编者按

3月16日,《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高效办成一件事 政务跑出加速度”专栏,聚焦报道我局创新改革无纸化报审、“五证齐发”等一系列举措,推动规划审批“一站到底”,提升规划资源服务质效。以下为《南京日报》报道原文:

3月6日,南京中堃置业有限公司通过市工程建设审批管理系统线上提交材料,当天即完成江心洲G50地块临时售楼处规划许可证办理。从材料提交、反馈修正到最终出证,全程“零跑腿、不见面”,成为南京规划审批改革成效的生动案例。

不见面审批,房企一天拿到临时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没想到会这么快。”

南京中堃置业项目负责人韩锴淇向记者介绍了这次快速办理经历。去年11月,企业竞得位于建邺区江心洲的G50地块。为了推进项目尽早落地,企业开展了审批报建的前期工作,而临时售楼处的建设,对于企业开展项目宣传和销售十分重要。

在完成前期工作后,3月6日上午,企业工作人员借助南京市工程建设审批管理系统,顺利完成了临时售楼处所有材料的线上提交。很快,他们就收到了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办理人员的电话,指出部分材料存在需补充和修改的地方。“接到电话后,我们团队立刻进行修改,中午就重新提交了材料。”

韩锴淇表示,虽然得到了办事人员的指导,但自己心里还是有些忐忑。没想到下午再次接到了电话,被告知办理成功“而且不用到办事大厅,网上就能查到临时售楼处的电子规划许可证。”更让企业省心的是,无纸化报审极大优化了办事流程,让企业告别了以往抱着厚重图纸往返窗口的烦琐。“没上一次门,没跑一次腿,证就办下来了,真的要为政府部门的办事效率点赞。”韩锴淇告诉记者。

高效的背后是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推行的无纸化报审改革,实现规划审批高频事项无纸化报建,企业足不出户即可完成材料提交、修改与核验。

  • 截至目前,市规划资源局共为8471个项目办理无纸化报审。

  • 此外,对临时建筑规划许可和规划验线事项实行告知承诺制,当天办结

  • 同步实施的“并联审批”“线上意见征询”等机制,通过跨部门协同服务,解决设计方案报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瑕疵多、报建轮次多、审查周期长等问题。

  • 实行出让用地规划条件“四合一”办理模式,审批效率提升60%,办理时间和申办次数实现“双减半”

“五证齐发”,从办成一件事到一次办多件事

“一件事”改革,不仅推动了审批环节的高效办成一件事,也实现了一次办成多件事。

2月10日,在江宁区政务服务中心,中科和微企业项目负责人一次性拿到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不动产权证书、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等5张证书,成为我市今年新春开工后首个“五证齐发”的项目。

据了解,和本机电年产储能安防系统15万套项目,总投资20亿元。“虽然项目办证涉及的部门和证件较多,但得益于江宁区推行的‘五证齐发’政策,我们没有像过去那样逐个窗口、逐个部门跑动。”中科和微企业项目负责人江雯迪告诉记者,过去这样的大项目,可能需要数月才能完成各环节的审批流程,这次仅用3个工作日就全部办结。

记者了解到,为服务好重点产业项目,江宁区充分发挥全链审批工作机制优势,通过“在谈即保障”“签约即预审”,推进该项目“拿地即开工”。审批环节充分利用土地挂牌公示期的时间差,变“等待期”为“加速期”,不断完善各环节流程。市、区两级“接力代办”,多部门协同办,让企业少跑腿、数据多跑腿,仅3个工作日就完成交地手续和开工审批手续

根据排期,预计今年年中,“年产储能安防系统15万套项目”即可实现完工投产,比预期提前两个月。“规划资源等审批部门的高效服务和专业支持,不仅体现了对企业的重视,也展现了政府在推动经济发展中的务实态度。让我们对投资南京充满信心,也对未来的发展充满期待。”江雯迪说道。

管家服务“一站到底”,到企业园区蹲点、跟班

2025年,南京“新春第一会”聚焦优化营商环境。在《南京市2025年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要点》中,我市提出探索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不动产权证书、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等“五证”在项目签订土地出让合同后5个工作日内发放。深化制造业重点项目“五证齐发”改革,形成“驻场服务+应急响应”的企业服务模式。

记者从市规划资源局了解到,去年以来,多区加速培育“五证齐发”项目案例。溧水区去年4个月内,完成未来食品科技产业园二期等21个项目的“五证齐发”;浦口区在全市率先实现工业企业项目用地不动产首次登记“零材料”后,又于去年完成“四证一书联发”,一天内完成了企业开工所必需的全部手续。

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审批处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规划资源部门将围绕各类重大项目,以合并、同步、豁免、承诺、容缺等方式,进一步优化规划用地全流程审批。在产业项目上,深化“五证齐发”改革;对于经营性项目,鼓励支持建设单位提前进行实操性的方案设计。

据介绍,今年规划资源部门还将深入开展“服务企业·面对面”等活动,选派年轻干部到企业和园区蹲点学习、跟班服务,下沉一线,亲身感受企业工作内容和服务需求,主动做好规划资源保障。同时深化不动产登记“跨省通办”“全程网办”,以集成性服务提升整体便利度,做好“一件事”改革,实实在在服务企业、服务发展。

【记者手记】

筑得良巢引凤栖

连同今年刚发布的《南京市2025年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要点》,南京近年来已出台7个优化营商环境政策文件,持续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投资南京,第一步就是落地,而土地、项目审批环节效率的快慢、服务的好坏,直接决定了企业对南京的第一印象,也影响着企业对南京的投资决策。位于浦口的华天集团连续6年“重仓”南京,总投资超过300亿元,便是对营商环境的最好评价。记者采访中了解到,规划资源部门还将选派年轻干部到企业和园区蹲点学习、跟班服务,这种想企业之所想、忧企业之所忧、急企业之所急的主动意识,将更精准地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优化营商环境如同植树造林,需要精心呵护,久久为功。优良的生态不只是“筑巢引凤”,更能引来“百鸟争鸣”,成就发展的吸引力。


来源: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何钢,原标题:《高效办成一件事 | 一次没上门,临时售楼处拿到规划许可证,南京推动规划审批服务“一站到底”》

声明:除原创作品外,本号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仅供交流学习。若不慎侵犯到您的权益,敬请谅解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




审 核:陶乐

审 稿:朱佳

发 布:潘昕

别忘了点赞+在看哦!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南京规划资源):https://mp.weixin.qq.com/s/jtyRnZco0Hnnr5aHC-owMA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