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为邦本,本固邦宁。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新一轮的阶段性部署,为乡村振兴再吹“动员号”、精绘“施工图”。3月5日,李强总理在介绍今年政府工作任务时再次强调,深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千方百计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
自然资源是农村发展的基础,农村发展离不开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管理,特别是在我国城乡关系由二元分割向融合发展的转型过程中,用好管好自然资源是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同时,耕地保护、能源和矿产资源增储上产、生态保护修复等诸多重要工作涉及广大农村地区,都是自然资源利用和管理的难点堵点痛点较集中的领域,更是攻坚克难、深化改革的重要突破口。要深刻领悟党中央关于乡村振兴工作的决策部署,聚焦贯彻中央一号文件推进乡村振兴这个“国之大者”,抓好自然资源服务支撑。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围绕扎实推进乡村振兴,部署了“两持续、四着力”重点任务,其中多个方面诸多事项涉及自然资源工作。比如,强化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继续实施相关支持政策;做好资源要素保障和优化配置;统筹优化县域城乡规划布局;在耕地总量不减少、永久基本农田布局基本稳定的前提下,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积极稳妥推进改革试点,做好房地一体宅基地确权登记颁证,探索农户住房盘活利用的有效实现形式,有序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等。
自然资源领域积极服务助推乡村振兴,法规政策保障有力。2023年以来,《乡村振兴用地政策指南(2023年)》《自然资源部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提高村庄规划编制质量和实效的通知》等政策文件先后出台,突出加强政策集成和指导服务。今年1月,自然资源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联合发布《自然资源要素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指导目录(2024年本)》,旨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提高自然资源要素配置与利用效率,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其中,进一步细化、实化和创新要素保障特别是新产业新业态要素保障政策,包括乡村振兴。
笔者认为,针对自然资源工作政策性、业务性、综合性、穿透性强的实际,下一步应分层分类加强对基层的政策业务指导和培训,确保好政策得到规范执行、用好用足。同时,在此基础上对标对表、追本溯源,不断校准完善自然资源工作。
一要注意根据农村自然资源资产集体所有的所有制形式,履行好“两统一”职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维护所有者权益,体现所有者意愿,改进完善自然资源治理方式。二要深化对城乡关系的认识,把准城乡统筹的本质要求,深刻理解城市与乡村因功能、空间、形态、生产生活、生态环境等差异而呈现互补相生关系,把准优化城乡国土空间布局的方向和重点,把盘活存量资源放在更加重要位置来抓,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拓展新的发展空间。三要领悟自然资源管理“严守底线、总量控制、动态平衡”的原理规律,强化宏观管理,健全政策执行反馈机制,加强形势分析和风险评估,聚焦重点、难点、堵点、风险点,及时跟进行政监督和督察执法。
你“在看”我吗?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中国国土空间规划):助力乡村振兴,自然资源部门最紧要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