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问道

【遗珠拾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历史街区调研 —— 江西省抚州市南丰县康都村*

1

 村落概况

康都村距离江西省抚州市南丰县太和镇东南部约10 km,位于南丰、建宁、黎川三县交界处。康都村的历史悠久,后周广顺二年(公元952年),韭源金斗窠(今南丰县莱溪乡九联村)的吴福至举家迁至此地建村,成为了康都村最早的居民。此后,南丰县内太和镇下桐村、白舍镇田东村、傅坊乡的符姓、刘姓迁入康都村;南丰县外广昌县、建宁县的张姓、王姓、宁姓等也先后迁入康都村。如今康都村是南丰县东南部最大的自然村,全村共698户,户籍人口2465人,均为汉族,以符姓人口居多。

▲ 康都村整体风貌

康都村是江西省第一批省级红色名村,2023年被列入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村内共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

▲ 康都村平面示意

2

 村落发展历史

据同治南丰县志记载:康都村自建村以来就十分繁荣,宋时名为看都,设有银场与乡试所。后因方言谐音而误为刊都;清末村民改村名为康都,寓意康泰的居住之所。

康都村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红军第三次反“围剿”的重要革命根据地,红一方面军总前委先后在康都先后召开了3次总前委会议和1次扩大会议,因此,村落内的许多文物建筑都与革命相关,包括“康都会议”旧址、中国工农红一方面军总部旧址、毛泽东旧居、红一方面军总政治部旧址、红一方面军总部电台旧址、红军医院、红军标语宅、康都乡苏维埃政府、红军江西军区第四分区指挥部旧址等。

▲ 康都红军战士驻地旧址鸟瞰

▲ 康都苏维埃政府旧址

3

 村落格局与街巷肌理

康都村位于山间盆地,海拔高度约200m。康都村的整体布局较为狭长,村落沿北面山体走势呈带状自然生长,村域周边山丘环绕,一条发源于百丈隘的溪流从村落南面环绕而过,名为“九剧河”。康都村中房屋连片相建,村落南面为大面积的肥沃平原,现今基本用作农田与甲鱼养殖塘。

▲ 康都村九剧河

清朝康都是南丰来往福建建宁的必经之路,许多江西商贩推独轮车运大米到福建换回食盐来贩卖,两地的邮班就要经过康都。因此,康都村的空间格局与古商道紧密相关,建筑分布于村中的古商道两侧。古商道宽度为2~3 m不等,是康都村内的主要交通空间,不仅连通着整个村庄,也是居民们日常生活交流的公共空间。古商道向南北两侧辐射出了多条较窄的支路,形成了鱼骨状的街巷肌理。

▲ 康都村历史街巷1

康都古街内的铺地与台阶皆为就地取材,台阶通常使用大块青石为材料,高差明显。古街铺地是采用当地的大块青石板,运用平、竖相间的方式铺设而成,使得古街显得规整有序。古街的一侧设置了20 cm宽的排水沟,为方便店铺进出,每隔一段距离就会在排水沟上方铺设青石板用以连接道路和店铺。古街两侧的建筑普遍都是1~2层,街道D/H值约为0.6~1.4,街道尺度较小,空间形态较为封闭,具有鲜明的古巷道特征。

▲ 康都村历史街巷2

4

 建筑特色

康都村现留存传统建筑类型丰富,以商铺、民居为主,除此之外还包括祠堂、宫庙、桥梁等。建筑结合所处环境建造,因地制宜,风格统一,风貌保存完整。
(1)康都红军医院旧址

康都红军医院旧址建于清代,原为当地的万寿宫,是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它位于康都老街的西侧。建筑总占地面积618m2,平面较为狭长,北侧有一天井。正殿位于建筑北部,供奉了大小神像十余座,正殿两侧是各种祭祀器皿的储藏间,内部梁枋等处留有不少精美雕饰。

▲ 康都红军医院旧址细部

建筑大木结构主要为抬梁穿斗混合式,屋顶采用举折做法。在康都红军医院旧址的南端,有一空间开阔的室内戏台,并在两侧设置有看楼,戏台及看楼区域主要依靠上方明瓦采光,每隔5米在外墙看楼高度处开窗,使建筑室内空间获得了良好的采光,内部十分敞亮。

▲ 康都红军医院旧址内部
(2)红军随营学校旧址

红军随营学校旧址建于清代,原为村中祠堂,是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它位于康都村中心位置,门前是康都古巷道。建筑占地260m2,两进五开间,天井式格局。建筑共两层,二层作为阁楼储物使用,平时不上人。建筑采用抬梁穿斗混合式木构架,整体质朴而不失精巧,装饰较为简单,所用材料以夯土和木结构为主,只在少量位置运用青砖空斗墙。该建筑曾为红军随营学校,现作为展览馆使用。

▲ 红军随营学校旧址鸟瞰
▲ 红军随营学校旧址内部
(3)红一方面军总司令部旧址

红一方面军总司令部旧址建于清代,又称宁家大屋,为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总占地面积224m2。建筑整体两进五开间,围绕正中的天井院设置建筑。建筑为抬梁穿斗混合式木构架,规格质量较高,所用材料以砖石与木材为主。建筑的沿街面共有两扇大门,西面的是一扇八字朝门,东面为一字门,八字朝门的门洞上方有一雕花窗扇,一字门较为简朴,没有过多的装饰。

▲ 红一方面军总司令部旧址鸟瞰

建筑内部的多边形柱础、窗扇木雕增加了内部空间的装饰变化,天井处以条石砌筑,颇为整齐精巧,天井宽大,能较好地满足内部通风采光需求,门屋处设有屏门,在开启大门时也能较好地维护内部的私密性。

▲ 红一方面军总司令部旧址内部

▲ 红一方面军总司令部旧址入口

5

 现存状况及保护建议

康都村保留着较为完整的历史街道格局,具有丰富的祠堂历史遗存和独特的街区环境,体现了江西传统村落的风貌。但是康都村的保护现状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在村落建设的过程中,出现了以“新”代“旧”,以“今”代“古”的现象,许多传统建筑的原址被村民新建的洋楼所替代,导致村落新旧建筑混杂,村落风貌遭到破坏。除此之外,康都村建筑的自然衰败和损毁现象也较为严重,康都老街的许多沿街店铺缺少居民的使用维护,已经出现了局部垮塌的现象,长时间处于无人管理状态。

▲ 康都村民居内部
康都村的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尤其是红色革命遗址众多,因此,对康都村的保护发展应从多角度介入,充分发挥康都村的特色,避免出现千村一貌的问题。在保护的基础上,采取文旅融合等手段,加强村落内传统建筑的利用率,解决村落空心化的问题。在村落未来的发展中,应注重对村落空间与风貌的整体保护,划定保护范围,制定保护措施,对新建的建筑风貌体量加以引导控制,已建成的不协调建筑进行整治,制止破坏古建筑的建设活动。从而实现村落文化的活态传承,村落发展与保护的和谐统一。
主持:阮仪三
图文
马   凯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 博士研究生;南昌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 副教授
周春雷   南昌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硕士研究生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社科学术社团学术研究项目(24SGC090);2024年度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科研课题(NAIC202410)。

欢迎在朋友圈转发,转载请在后台留言










官方投稿网址:http://www.planning.com.cn

微博:http://weibo.com/cityplanningreview
微信号:chengshiguihuazazhi
国内统一刊号:CN 11-2378/TU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2-1329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推文目的在于信息交流与共享。若有来源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持权属证明与本公众号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希望您为喜欢的内容点个赞~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城市规划):【遗珠拾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历史街区调研 —— 江西省抚州市南丰县康都村*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