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问道

广安市地下综合管廊实施方案│成果

一、基本概况

广安市位于四川省东部,是三峡库区发展的接力带,有“川东门户”之称。东、南两部分与重庆市垫江县、长寿区、渝北区、合川区接壤,西部与遂宁市蓬溪县和南充市嘉陵区、高坪区相邻,北部与南充市蓬安县和达州市渠县毗连。广安市东西宽134.5公里,南北长93.6公里,面积6344平方公里。



二、综合管廊总体布局

1、综合管廊规划结构

“环形+轴线”干线综合管廊系统:根据城区组团式结构布局特点,结合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及人防工程设施建设,以实际需求和发展建设需要为原则,规划引导在金安大道、洪州大道、临港大道、小平大道以及广前大道等重要干路建设综合管廊设施,形成主城区“环形+轴线”干线综合管廊布局结构。

“井”字形支线综合管廊系统:结合规划布局,沿城市主干路、次干路采取不同的综合管廊布置方式,力求管廊“建设规模适度、辐射范围大”。在枣山组团、神龙山组团和协兴组团规划形成“井”字形支线综合管廊布局结构,提高了城市市政基础设施供应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入廊管线选择

根据广安市城市总体规划和市政工程专项规划,充分考虑中心城区的地形地貌和地质条件等特点,综合管廊建设涉及市政管线包括:给水管线、污水管线、雨水管线、再生水管线、电力管线、通信管线和燃气管线等。其中:雨水管线入廊结合城市排水防涝,污水管线入廊满足地形条件,电力高压线入廊与城市“地上”电力设施衔接,燃气管线入廊考虑管廊和城市的公共安全。


3、综合管廊总体布局

近期(2016—2020年):建设广前大道、洪州大道、临港大道、小平大道等干线综合管廊,以及神龙山大道、荟文路、广高路等支线综合管廊共15条,总长度37.53公里。


远期(2021—2030年):建设金安大道干线综合管廊,以及宏志大道、凌云路、建安路、物流大道、协兴大道等支线综合管廊共16条,总长度36.3公里。到2030年,中心城区建设综合管廊31条,合计73.83公里。远期形成广安市中心城区“环形+轴线”的干线综合管廊系统,干线综合管廊规划6条,分别为:洪州大道、临港大道、小平大道、金安大道、广前大道(滨江路-宏志大道)、广前大道(滨江路-规划路(虎啸村))。


4、 综合管廊建设标准

(1)管廊型式确定

本次综合管廊项目所在地地质条件较好,确定采用矩形断面,并采用明挖现浇矩形断面形式,可保证工程质量,同时与道路下的雨污水管道可同槽开挖施工,减少部分施工费用,避免盾构超挖引起的地面不均匀沉降等问题。


(2)管廊断面确定

综合管廊断面根据各管线入廊后所需的空间、维护及管理通道、作业空间以及照明、通风、排水等设施所需空间综合考虑。结合各特殊部位结构形式、分支走向等配置,并考虑设置地点的地质状况、沿线状况、交通等施工条件,以及雨污水管道等其它地下埋设物等条件,综合研究后确定经济合理的管廊断面,规划广安市综合管廊断面分为12类断面。



三、效益分析

1、经济效益

传统意义上的管线敷设在造价上相对偏低,但却给城市的长期发展和规划带来了诸多问题,虽然综合管廊首次建设投资较大,却给城市的长期发展和建设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2、社会效益

节约了城市建设用地,提高了城市生活品质,延长了管线寿命,提高服务能力,提高了基础设施安全性。


3、环境效益

减少了生态环境的破坏,地下综合管廊可高效利用地下空间,解决管道直埋带来的环境问题。同时,集中开挖还可减少各类管线沟的开挖和支护土石方量,有利于水土保持和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美化了城市市容市貌。建设地下综合管廊可以避免因增设、维修各类管线的道路二次开挖造成的路面沉降、龟裂、路面坑洞或突起等现象,增加路面完整性和耐久性,保持城市空间景观完整和美观,改善城市综合环境;消除城市道路上电线杆林立、架空线蛛网密布的视觉污染,解决架空管线与绿化的矛盾,减少道路杆柱及各种管线的检查井、室等,降低开挖过程中产生的噪声、震动及粉尘等环境影响,美化城市景观和城市环境,创造良好的市民生活环境。



2018年管廊规划图



2030年管廊规划图



规划结构衔接



地下空间衔接



电力设施衔接



桥梁建设衔接



洪州大道



注:本文作者为罗义永 刘广奇 孙增峰,出自《城市规划通讯》2016年第13期“中规院专栏”.责任编辑 马赤宇.





一“剑”成执,从此混迹江湖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