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问道

城市化头条一周热点(7.10-7.16)

点击上方“公众号” 可以订阅哦!

 

 

 

时事热点
TOP1地理大发现、文明论、国家疆域——南海“仲裁”的历史地理学基础 | 文化纵横

来自:文化纵横

内容解读:条约是对特定国际关系的特定表述,而不是全部表述,尤其不能将条约视为高于事实的最高准则。文明本身并不是问题的所在,而是如何看待文明这个概念的意义。当把文明等同于一个具体的国家社会的时候,这些国家社会中的另一面,即落后丑恶的一面,便被淡化掩盖了。

TOP2国匠学社17:社会大数据下,传统规划院如何应对?

来自:国匠城

内容解读:社会大数据时代,在城市决策要求更加综合、更加精细的趋势下,地方规划院传统的行政资源优势被弱化,传统的数据获取方式与未来行业要求也存在差距,这些都要求探索出更多的规划方法来做出改变。

 

TOP3对法定规划“市场化改革”的反思

来自:市政厅

内容解读:城市规划作为一项公共政策,如何界定和处置“公共”与“市场”的关系,始终是一个极大的话题。法定规划的“市场化改革”,本质上是政府将部分监管职责转嫁于规划设计机构,但在各方博弈下,市场化的规划设计机构又能否承担该责任?

理论观点
TOP1许小年:中国模式为何失灵? 

来自:中国城市中心

内容解读:经济危机时期,国际观察家和评论家盛赞中国模式,断言21世纪将是中国的世纪;他们现在又皱起了眉毛,认为中国是世界经济的最大不安定因素。那么到底什么是中国模式?为什么突然失灵了?

 

 

TOP2大卫•哈维:为什么日常生活就不是宏大问题了? | 大家

来自:探索与争鸣杂志

内容解读:目前,人们在城市生活中的矛盾越来越难以解决,围绕这些城市问题进行论辩,将备受压迫和剥削的城市底层、弱势、边缘人群组织起来,为更为良好的城市权利和更高质量的城市生活而斗争,这就是宏大的历史问题,而不仅限于那种波澜壮阔的历史运动。

 

TOP3夏铸九:发展中国家的建筑规划专业为何不接地气?

来自:市政厅

内容解读:“批评不接地气要从西方开始。因为,是他们对专业的界定出了问题,然后这个东西又被直接搬到东方。所以,追本溯源,这个现代专业论述到底在历史上是怎么形成的……”

 

TOP4乡建:如果方向错了,速度还有意义吗?

来自:新土地规划人

内容解读:乡村问题千头万绪,问题的源头是能让年轻人回来,“可是如何能让他们回家,这就是我们需要面对的。”至于乡村的规划与设计,一定是文化在前,技术在后。文化是方向,技术是方法。如果方向错了,速度还有意义吗?

应用&视野
TOP1汕头为什么总是发展不起来?  

来自:疯狂的城市

内容解读:从李嘉诚、马化腾、黄光裕,再到最近热炒的“万科股权之争”中宝能集团的姚振华,“潮汕商人”中的光鲜代表人物让人仰慕赞叹不已,但是作为潮汕商帮的根据地,汕头的经济却远不如当地走出去的企业家那么光鲜。

 

TOP2分享 | 百年来城市变迁对比  

来自:新土地规划人

内容解读:基本相同的角度,却已是不一样的风景,镜头下的城市变化一目了然;百年前没有高楼林立的陆家嘴,没有霓虹闪烁的鼓楼,商街、公园、桥梁等都让人切身感受到来自家乡的变迁与发展。

 

TOP3场所 | 八家,一个消失的城中村

来自:市政厅

内容解读:在“宇宙中心”五道口附近的八家,曾是北京最落后、最脏乱、最拥堵、最嘈杂的城中村,六年前生机勃勃,而现在却已消失,令人怀念。


 

 

 

 

注:
版权声明:我们尊重版权,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作者和来源,转载文章版权属原作者所有。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及时联系邮箱2308330046@qq.com。

欢迎公众投稿,投稿邮箱uisysu@163.com,请注明微信投稿字样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