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问道

【自由论坛】范嗣斌| 三亚城市修补生态修复试点工作交流


演讲嘉宾:范嗣斌(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更新研究所副所长)

(本文为现场演讲摘录,未经演讲者本人审阅)


去年的城市工作会议提出,“加强城市设计,提倡城市修补”,“大力开展生态修复,让城市再现绿水青山”,城市“双修”引起了行业内部的广泛关注。三亚市是住建部最早提出的城市“双修”试点之一,2015年下半年来开展了许多“双修”工作,汇报主要从试点工作的具体内容展开。


一、“城市双修”理念的背景

当前,我国正处于城市问题的高发期,存在环境、功能、文化、管理等各方面的问题。同时,城市正进入“存量发展”时代,面临着增量向存量发展转型的需求。城市双修与之前的城市更新、复兴、再生等其它概念类似,相互之间互通联系,但城市双修更具有中国特色,它的提出主要基于过去追赶式发展阶段产生的野蛮生长、粗放开发、平庸空间等问题,这是一种“补短板、补欠账”的行为。城市双修需要考虑全面性、综合性、系统性和历时性,也强调长远结合和内外兼修。


二、三亚试点工作概况

三亚作为国际性热带海滨风景旅游城市,具有较高的关注度和影响力,同时三亚城市发展的矛盾突出,城市问题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三亚的试点工作主要以问题为导向,结合城市设计的手法进行生态修复和城市修补。在生态修复方面,结合生态格局和要素,重点对山、河、海进行修复。在城市修补方面,以“6大战役”做抓手,解决市民反映最突出的城市问题。这其中便包括了城市轮廓天际线、城市色彩、城市广告、城市绿地景观、城市夜景照明和城市拆违打违。


在上述工作框架之下,三亚市选择了城市最集中和最突出的问题作为近期工作的重点,并确立了工作项目库(18个重点项目工作),目标在一年到一年半的时间内初步建成。从更远期的视角,比如城市交通、文化街区等相关工作也将在3到5年内陆续开展,使之成为一个持续的行动。而这个过程,还需要得到法规制度的保障,同时完善城市外显的物质形态与背后的法规保障,做到内外兼修。


三、思考:城市修补怎么做?


结合三亚开展的城市双修工作,具体思考城市修补怎么做:


1、需要转变观念。认识到生态思维重于景观思维,强调原生态,“能让野草自由的生长,自然的东西便是美的”;民生取向重于形象趋向,依据民意开展工作,“群众反映什么问题最突出,就修什么”;系统整体重于片断局,先梳理系统的整体关系,再选择重点开展局部工程;


2、以城市设计方法作为工具。城市设计与城市双修关系密切,通过城市设计把规划、建设、管理串联起来,在宏观、中观和微观层次把城市双修的方法和理念展现出来;


3、形成实效行动。需要建立机制,明确抓手(项目库);采取织补针灸型的方式;确立长期行动和分期实施计划,与近期重点相结合;


4、完善制度保障。修补实际上是“事后”行动,若要防范于未然,还需要提前建立起相对完善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技术准则等;


5、动员社会意识。注重提高市民的觉悟,实现共建共享共治共管。


(发言整理:吴梦迪)

本文为《城市规划学刊》原创文章 

欢迎在朋友圈转发,转载请联系upforum@126.com

URBAN PLANNING FORUM     Since 1957

创新性、前瞻性、学术性

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CSSC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来源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官方网站:http://www.upforum.org

投稿链接:http://cxgh.cbpt.cnki.net

Email: upforum@126.com

电话:021-65983507

传真:021-65975019

微信号:upforum



长按并识别二维码  关注“城市规划学刊”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