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部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有31个省区市已经开展了承包地确权,已完成确权面积13.49亿亩,接近二轮家庭承包地面积;全国家庭承包经营耕地流转面积达4.97亿亩,占家庭承包耕地总面积的36.5%。详情见下文。
我国已完成农村承包地确权13.49亿亩
据央视网报道,农业农村部近日发布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农村一系列重大改革稳步推进,为农业农村经济稳中向好、稳中向优提供了动力。
农业农村部最新数据显示,上半年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进展顺利,目前,已完成确权面积13.49亿亩,接近二轮家庭承包地面积。安徽、四川等17个省份向党中央、国务院报告基本完成,其余14个省份也进入收尾阶段。在确权基础上,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稳步推进。
有了制度做保障,承包地经营权流转加速。在安徽怀远,当地正在推进“一户一田”,就是把农户零散分布的小田,流转合并变成大田,发展规模生产。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司司长张红宇表示,通过经营权流转,使劳动效率得到大幅度提高。到目前为止,我们有2.86亿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我们留在农业内部的劳动力只有2.15亿。
上半年,全国家庭承包经营耕地流转面积达4.97亿亩,占家庭承包耕地总面积的36.5%。
土地制度改革有效促进经营制度改革提速,上半年家庭农场已达48.5万户,户均经营耕地175亩;农民专业合作社达207.6万家,入社农户占全国农户总数的近一半,收入比非入社农户高20%以上。
为了让农民享有更多财产权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也正有序推进。上半年,中央试点增至1000个县左右,约占全国总数的1/3。同时,18个省份自主确定了266个省级试点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院李国祥认为,通过这样一些列的改革,增加了制度性供给,给农业农村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激活或者带动农村其它要素优化配置。
农村改革,为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向好提供了不竭动力。上半年,全国夏粮再获丰收,早稻长势好于上年同期,农业农村经济延续了稳中向好、稳中向优的态势。
力争到2020年,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初步形成
7月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针对记者关于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问题,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加工局局长宗锦耀表示,从2015年开始,农业农村部组织实施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补助政策,到目前为止,已经累计安排了121亿资金支持融合发展项目,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呈现出多模式推进、多主体参与、多利益连接、多要素发力、多业态打造的新格局。
2017年,我国农产品加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达22万亿,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营业收入达到7400亿,创意农业、分享农业、众筹农业、电子商务等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不断挖掘了农业的多功能,让农民分享增值的收益,这些有一部分是利用“互联网+”互联互通、连接万物的功能催生出来的。
宗锦耀表示,农业农村部正在深入实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进行动。
一是落实政策引导融合,推动落实财政、金融、税收、科技人才、用地用电等扶持政策落地生效,扶持一批县、乡镇、村,发展农村的融合发展先导区、示范园,培育融合发展的企业主体。
二是创业创新促进融合,鼓励农民工、大专院校毕业生、退役士兵、科技人员等返乡下乡创业创新。
三是发展产业支撑融合,围绕现代农业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鼓励发展种养业、加工流通、休闲旅游、电子商务、健康养老、养生等产业,构建乡村产业体系。
四是完善机制带动融合,要引导企业和农户通过订单农业,入股分红,特别是要采取股份合作制、股份制等形式,完善利益联结机制。
五是加强服务推动融合,为企业提供政策咨询、融资信息、人才对接等服务,力争到2020年,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初步形成,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来源:央视网、农业农村部︱编辑:林冬娜、邓小云
其他用户正在看
【聚焦】大数据如何改变城市规划
国地资讯聚焦国内外国土、城建、环境行业,致力于宣传热点政策,分享新鲜资讯,展示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