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问道

【凤凰视点】京津冀一体化的挑战与障碍

编者按:自2014年2月成为国家战略以来,京津冀协同发展一直处于顶层设计缺位的状态。在近期陆续召开的两会上,“京津冀协同发展”均被写入三地政府工作报告中,同时《京津冀协同发展总规划》已于近日完成,或于本月底正式发布。本期凤凰试点,小编为您解读京津冀在协同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与障碍。
京津冀一体化挑战

尽管强调了多年的环北京经济圈建设,甚至把山东辽宁也纳入了环渤海经济圈,以及多年来开展的京津冀各项合作,但各行政区划仍然没有摆脱竞争和各自发展的格局。

北京作为首都所具有的强大政治资源和调动经济资源的能力,使其公共服务水准远远超出周边津冀地区。北京的人均投资水平、人均财政支出、人均收入大大超过天津和河北,而北京的基本消费价格,特别是公共服务品价格却低于周边地区。因此,北京形成了对周边优质资源和要素强大的吸纳能力,这种吸纳作用目前根本没有逆转的可能,反而在加大和津冀地区的全方位差距

最近十年来的情况表明,北京无法控制人口的进入,北京实行了长达30年的人口控制规划,实际上人口远远超出预期目标,达到2100万。目前这种趋势仍在持续。

近年来,天津按照自己独特的发展路径,通过滨海新区的概念,力图争取中央政策的支持,加快工业化进程,虽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是在调整产业结构上尚没有明显的突破。因毗邻北京,资源竞争处于劣势,服务业的发展明显是天津的弱项。

河北只能靠自身的优势和传统路径来逐步实现赶超。在“保北京一片蓝天和一汪清水”的压力下,河北不可能复制长三角、珠三角的发展路径。在后发进程中,河北要注重环境问题,在京西和京北地区,已经困难地实行产业结构调整,放弃了工业发展路径。但是在北京以南,自然资源禀赋以及民营企业的推动,钢铁工业成为带动河北经济的龙头,河北迅速地在GDP增长上列入了全国经济的前列。

可是,不同的发展阶段选择和不同的产业发展路径,以及不同的政治地位,导致目前这种相互竞争的格局遇到了严峻的利益挑战。诱发点就在于日益严重的雾霾

北京对于PM2.5现象的极度担忧,引起了人们对于污染源的关注,河北则成为了关注的焦点。河北省重工业占工业产值的80%,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重工业中,又以能耗大的钢铁、煤炭、水泥等为主,2011年,河北省粗钢产量达到1.65亿吨,约占全国粗钢产量的四分之一。

河北省能耗高居全国第二,单位GDP能耗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64倍,在东部和中部地区中仅低于山西和内蒙古,仅每年消费的煤炭和焦炭总量就近4亿吨,是京津总和的5倍。在大气环流影响下,河北污染物直接影响京津地区。根据对北京PM2.5来源的分析,25%的污染物来自区域间传输。

北京长时间以来就对人口过多、交通拥堵、城乡结合部脏乱差以及雾霾等问题感到困扰。正是由于近几年雾霾问题的严重,直接导致北京生存环境的恶化,引发了关于京津冀经济圈一体化的设想,试图通过大范围的空间格局资源配置的调整,从根本上解决北京城市病的问题。可是,如何破除横亘在京津冀之间庞大的利益和体制鸿沟,显然是目前各方尚未深入探讨的问题。原因在于出发点,是为了解决北京的问题,还是达到互利共赢?
障碍在哪里?

1.行政地位的不平等和从属性关系,使得互利的前提受到制约。尽管从行政角度的指令可以要求河北调整结构,但是对于大量的民营经济,调整过度,也会引发新的社会矛盾。

2.基础设施的配置是否可以共享?无论是首都二机场的建设和天津机场的关系,还是北京的城际铁路是否可以向河北以及天津郊区延伸,都涉及到所谓优质资源外流的问题,京津是否可以忍痛割爱?

3.公共服务的差距使得资源单向进入北京和天津,能否改变这种公共服务的格局,从人力资源流向的改变带动其他要素的空间转向?

4.北京的优质资源如何外移?是按照行政指令还是按照市场的办法?

5.北京是否能继续吸纳外来人口?北京的城市容量真的到头了吗,辖区还有1.68万平方公里的面积,承载了那么多的优质资源,难道就不为国家的城镇化发展战略做出贡献吗?

6.谁来协调京津冀一体化战略各项政策制定和落实之间的关系,是停留在相互之间还是建立在更高的层级上,是虚设还是有实质性的权力?

7.京津冀周边区域的协调发展,人口的迁徙,是按照所谓计划经济的规划方式引导还是遵循目前市场的规律,政府该做什么,哪一级政府该做什么,可能都是一个现实的难题。

我们曾经有过很多种战略和规划,但是作为经济圈的发展战略,更多是要按照市场的办法。

长三角和珠三角都是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发展起来的,并不是靠政府间的协作。京津冀一体化,背负着沉重的政府压力,承受着深层次的体制约束,各行政区域还存在着明显的发展差距,同时又面临着各自不同的机遇和挑战。

如何在现有国情条件下,发挥好政府和市场的作用,需要决策和相关各方认真研究中国区域之间存在的各类体制问题,从而找到破解的良方。最有可行性的答案,其实就在问题之中。


本期“凤凰视点”节选自我院《凤凰周刊﹒城市》杂志,作者为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李铁主任。


订阅:

1、点击右上角“查看公众号”关注

2、微信号搜索“jupchina”

3、查找公众号“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分享:

请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转发给朋友

更多资讯:

点击右上角的查看“官方账号”查看历史消息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