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问道

“双修”,让城市更美好——三亚生态修复城市修补重点项目实施成果概览

十二月的三亚,酷暑渐远,气候变得温润舒爽,迎来真正的黄金季节。“生态修复城市修补”第一阶段的工作,在持续了近19个月的多线作战、火力全开后,也像这宜人的气候一样,开始展露更加迷人的面貌。那些经过打磨、润色过的山坡、海湾、溪流,商街、步道、公园正以全新的姿态重新融入这个城市不疾不徐的节奏中。



三亚河水清白鹭飞


 “生态修复城市修补”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工作,就是为复杂的双修工作确定一个具有整体性和系统性的工作框架,并遴选第一批重点工程。


三亚以总体规划为纲,基于总体城市设计对城市空间结构的解析,明确工作的核心内容:生态修复要完成山、海、河生态体系修复三大任务,城市修补要打好违法建筑拆除、广告牌匾整治、城市绿化提升、亮化改造、色彩协调、天际线管控和街道立面六大战役。


进而,从三大修复任务和六大修补战役中,找到关键环节和重点问题作为第一批实施的重点项目。



生态修复项目

山河海相依,是三亚城市生态系统的最大特点。尽管三亚因海闻名,但她的山是屏障、是源头;她的河是经脉、是廊道。如果山不绿了,河水不清了,三亚的海岸环境也会随之恶化。要保护好三亚最具吸引力的海岸,就要进行生态系统的整体修复,山河海齐治理。


三亚山海河相贯通的生态系统


1 抱坡岭山体修复工程

抱坡岭位于城市门户地区,是三亚整体的景观结构中最北侧的一个节点,却存在严重的山体安全、水土流失和植被破坏问题。


位置图


修复一座破损的山体,是一个涵盖景观工程、绿化工程、给排水工程、结构工程的综合性工作。由于抱坡岭存在部分倒挂区域,易产生危岩崩落等危险,工程采取了爆破消除倒挂、削坡退台、设置V型槽等治理方法。


另外,山体复绿按照乔木、灌木、地被相结合,落叶树种、常绿树种相结合的原则,土壤按一定的比例掺杂经过发酵的鸡粪、猪粪等生物肥后再种植苗木,尽量加强植被的自我繁衍能力。


目前,6.3万平米的受损山体上乔木6000多株、小乔木14万、灌木13万株,还有遍山生长的野草,昔日尘土飞扬的抱坡岭终于长回一座青山应有的样子。


重现生机的抱坡岭给多山的贵州很大的启示。来自贵州住建厅的张鹏厅长感慨:“住建部应该加大力度,在全国多些双修城市试点,这是非常有效的。这说明中国的城市发展真正走向了一个正确的方向和路径。走向这一道路后不要着急,想明白再干。现在从三亚试点来看,有了正确的方法和理念。”


抱坡岭山体修复前后对比  


东岸湿地公园

东岸湿地公园位于临春河的上游,面积约66.77公顷,其中水域面积约27.50公顷,是三亚市区内面积最大的淡水湿地,是三亚海绵城市系统中的重要节点,也是该地区最大最主要的雨洪调蓄节点,在整个河流系统的修复中起着重要的生态作用。  


位置图


东岸湿地公园建设主要采取的措施有:


一是疏通水系,调蓄雨洪。拆除违章建筑,开挖一条总长700多米人工河道与临春河连通。预计公园全部建成后能够承接上游和周边29平方公里的雨洪水汇集,实现城市海绵的目的。


二是净化水体,重建湿地生物栖息地。沿湿地周边6.5公倾的坑塘带中采取一系列的生物生化措施,充分利用土壤、植物、微生物、动物的滞留,过滤,分解,吸收作用,提高水体溶氧量和洁净度,减少水体的营养物,让自然做功,改善湿地水质,令鱼虾繁衍,鹭鸟回归,重建湿地生态系统。


三是服务城市。东岸湿地公园作为三亚最大的淡水湿地公园,既是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一环,也提供丰富的休闲游憩空间,同时作为拆违建绿的转型代表也为三亚人留住属于自己的城市记忆。


建成后的东岸公园异常忙碌,早上有人练太极拳,晚上有人跳广场舞,两个住在附近的年轻妈妈每天都相约来这里



东岸湿地公园入口



东岸湿地建成一部分开放一部分。这里刚刚建好,尚未开放,水体仍然浑浊,还要等待大自然的力量


3 丰兴隆公园

丰兴隆公园占地16公顷,位于两河交汇的生态咽喉地区,同时周边居民聚集、公共空间短缺。然而这样一个本应承载重要生态功能使命的用地,长期以来却被体育项目、饭馆、汽修厂、沙场等违法建筑占据着。


位置图


建成的丰兴隆公园兼具雨水净化处理、红树林系统修复、城市公共空间营造、城市文化展示等职能:


一是建设调蓄池、沉淀池、生态滤池和除磷池,收集公园内和周边32公顷范围内的雨水,进行调蓄净化。另外建立水系净化循环系统,增加曝气,保障水质。在降雨量不足时,将中水引入公园做为补充水源。


二在沿河区域,重点突出红树林生态系统恢复,并与景观游览、科普教育功能相结合。


三为周边居民提供了开敞空间和便捷的公共设施,现在已经成为周边居民休闲放松的场所,也起到了一定的城市修补的意义。


四在公园北侧展览馆和市民游客中心的建设,则为这片地区提供了新的城市文化场所。


丰兴隆公园建成前后对比


4  三亚湾原生植被保护及生态修复工程

三亚湾沙滩面临着日益严重的泥化及海岸线侵蚀等问题。生态修复工程以不改变海滩自然属性为前提,包括原生植被保护和人工补沙两项内容。


位置图


原生植被保护工程采用原生植被群落与参与性景观群落两种形式。2015年5月完成了1.4公里的示范段建设,取得成功之后,植被种植工作全线展开。2015年12月底,完成了全部的种植工作。后期需要进行不断养护,并对台风等自然灾害损坏及人为损毁的部分及时进行补植恢复。


人工补沙试点长2.6公里,补沙量为22.53万立方米,通过实施人工补沙,沙滩肩宽达50米,高程达2.4米。海滩“黑化、泥化、硬化”现象得到明显改善。


建设工程前



建设过程中遭受台风过境的三亚湾



修复后的三亚湾



城市修补

城市修补工作重点区域在城市特色地区,运用总体城市设计方法对设计城市空间环境、品质特色的重点系统要素进行系统梳理,提出修补策略和要求。


1 解放路(示范段)综合环境建设工程

从1953年三亚建市,解放路一直是最重要的商业地区。经过1990年代以来近二十年的无序发展,空间环境品质越来越差——街景秩序混乱、人行空间被侵占、设施不完善。


位置图


本次三亚双修确定的“解放路示范段综合环境建设工程”提出了从城市发展的理念,到各个空间子系统建立的一揽子解决方案。示范段为光明路-和平路段,道路单侧长约425米,双侧共长约850米。涉及道路两侧共11栋建筑,商户119家、住户800多家,涉及学校、银行、宾馆、电力局等多家机构企业。总建筑面积约为69000平方米,涉及改造的立面面积21000平方米。项目中的所有手段都是耳熟能详的城市更新技术,比如交通、色彩、广告、照明整治等,但是指引这些技术实施的是发展理念、是价值取向,这才是示范段项目的核心突破。


街道的骑楼改造是街景秩序的建立,更是对崖城传统的传承、对文化裂痕的弥合;


街道断面的改造是解决停车与拥堵的手段,更是将空间交还给人,重塑街道价值的直接体现;


解放路试验示范段的改造工程是物质空间的改造,更是产业提升的必经之路,是全民参与、重塑新的生活方式的社会治理过程。



街道剖面和交通分区



解放路改造工程实施前后对比



解放路上正在休息的两位老姐妹与记者正在攀谈


解放路上也有很多遍布三亚的候鸟型居民。连续多年来过冬的两位成都老姐妹坐在海呈书房前的木椅上,开心地向记者说:“这条街漂亮了,干净了!我们老年人走得累了就能坐下休息,和以前差别太大了!” 



2  月川绿道建设项目

借力城市双修的契机,三亚完成了中心城区绿道系统规划。其中,月川生态绿道是双修实施的第一条绿道,全长10.6公里,串联起东岸湿地公园等7个公园绿地,重点是修复受损的生态环境,整合绿色开放空间,构建连续的生态廊道和游憩廊道,打造独具三亚特色的城市绿色项链。



月川绿道建设前后同角度对比


月川生态绿道原址一部分是杂乱的荒地,上面有大量的违章建筑和构筑物,部分用地还存在严重纠纷。绿地不连续,景观品质差,还有个别居住区通过围墙圈占公共绿地和市政道路。三亚市委市政府下大力气将6000多平米的违章建筑及280米的围墙全部拆除,保证了绿道小环的全线贯通,并将原有绿地进行提升改造,建设了人行步道、自行车道、木栈道、亲水平台和一些配套服务设施,真正做到了还绿与民、还景于民。


建成后的月川生态绿道将辐射到周边15个住宅小区,为数以10万的市民和游客提供了一条高品质的绿色廊道。



未来的贯通绿道



尚女士是北京的一名人民警察,正在休产假的她带着两个孩子漫步在绿道中,随手指着路边的植物跟大孩子讲解着。她说:“原本来三亚是为了这里的气候好,没想到这回来又有了这么好的公园环境,规划得太好了。”


城市违章建设拆除

三亚由于多种原因,一直存在违法建设现象,特别是国际旅游岛战略实施之后,愈加成为投资热点,违法建设乱象愈演愈烈,成为城市发展的巨大阻碍。城市的毒瘤不除,无论生态修复还是城市修补都无从谈起。


东岸村违法建设拆除前



东岸村违法建设拆除后


从2015年至今,三亚市已拆除违建12616栋,面积达到748.4万平方米,打违工作没有引发一起群体性事件,没有赔偿一分钱,违章建设蔓延的态势得到了高效控制。住建部陈政高部长对三亚打围工作给予高度评价,指出全国地市一级拆违工作三亚力度最大。


三亚违法建筑拆除的办法是突出重点、专项治理,把整治违法建筑与重点项目推进、棚户区改造、生态环境修复、道路改造等结合起来,在拆除违建的同时,又促进了城市生态修复和城市修补的工作。


小智治事,中智治人,大智立法。三亚立良法寻善治,在整个双修工作中,边修复治理边制定法规,相继出台了《三亚市山体保护条例》、《三亚市河道生态保护管理规定》、《三亚市红树林保护管理办法》、《三亚市海岸带保护规定》、《三亚海滨公园保护规定》、《三亚市建筑风貌管理办法》、《三亚市户外广告设置管理办法》、《三亚市建筑户外广告牌匾设置标准》、《三亚市城市夜景照明管理办法》、《三亚市白鹭公园保护管理规定》、《三亚市城市绿线管理办法》、《三亚市绿道规划建设技术导则》、《三亚市违法建筑管控办法》等一系列地方性法规和部门管理规定,使试点成果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深化。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双修还有大量的工作在做,但在国家住建部和海南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三亚市上下齐心的共同努力下,三亚必能扛起探索城市内涵式发展道路的“三亚担当”,闯出三亚经验,久久为功,建设精品城市,打造幸福三亚,让我们拭目以待三亚的生活更美好!


感谢资料提供:

三亚市规划局

三亚市住房与城乡建设局

三亚市园林局

三亚市水务局

三亚广播电视台主持人吴迪

三亚市委宣传部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三亚双修项目组



注:本文为三亚双修现场办公会(2016.12.10)China-Up报道组成员王伟英、胡文娜在广泛收集项目资料的基础上完成。

三亚双修现场办公会China-Up报道组:

统筹:徐辉

文字编写、照相记者:王伟英、胡文娜

会议、考察摄像记者:段予正、吴江

会议、考察照相记者:张靖



相关链接:

杨保军:三亚双修实践的理论思考│实践探索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加强生态修复 城市修补工作的指导意见 (征求意见稿)

全国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工作现场会在三亚召开│要闻

China-Up专访:住建部黄艳副部长谈“城市修补生态修复”工作

张兵:“城市修补,生态修复”助推城市转型│观点

“双修”,让城市更美好——靠谱人助力三亚解放路颜值担当,看骑楼风光重新扮靓鹿城•景观篇+交通篇

“双修”,让城市更美好——靠谱人助力三亚解放路颜值担当,看骑楼风光重新扮靓鹿城•建筑篇

“双修”,让城市更美好——一座城市的生态梦想(下)

“双修”,让城市更美好——一座城市的生态梦想(上)

双修”,让城市更美好——三亚“双修”总规编制者详解城市发展蓝图绘制始末│实践探索

杨保军:“双修”,让三亚更美好│实践探索

中规院驻场倾力支持 三亚“双修”项目顺利落实——“规划中国”开启现场系列报道

住房城乡建设部黄艳副部长调研三亚“城市修补、生态修复”工作│要闻

“‘双修’让三亚更美好”——三亚推进“城市修补、生态修复”规划项目系列报道•壹:住建部领导高瞻远瞩 运筹帷幄

“双修”纵横谈(上):张兵:三亚“城市修补,生态修复”工作介绍│会议专递

三亚市“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工作交流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