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问道

50城楼市盘点:哪些城市值得买入?哪些要小心?

文|孙不熟


看一个城市的楼市,不仅要看价格,更要看成交量


一般来说,无论价格怎样,只要成交量旺盛,这个市场就是健康的,但如果价格蹭蹭往上涨,成交量却上不去,甚至在下滑,这就叫做“有价无市”,这种市场需要小心。


当然,如果只见成交量上涨,不见价格有动静,也不是完全没问题。“涨量不涨价”比“有价无市”好得多,至少不用担心资产的流动性,不用担心崩盘,这样的市场是健康的,但缺乏想像空间。


对自住型买家来说,最好的楼市应该是“涨量不涨价”;对投资者来说,最好的楼市应该是“量价齐涨”。


那么,2017年的中国楼市,哪些城市值得买,哪些要小心?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日前发布的《2016年全国楼市50强城市排行榜》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研究素材。榜单显示,2016年新房成交量最大的是城市是成都,其次是武汉、天津、重庆、长沙、青岛、佛山、杭州、郑州、广州。而新房成交量增幅最大的城市是镇江,其次是漳州、芜湖、太原、珠海、淮安、南通、郑州、天津、青岛、中山。


数据来源: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日前发布的《2016年全国楼市50强城市排行榜》

数据来源: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日前发布的《2016年全国楼市50强城市排行榜》


综合根据成交量与价格数据,可以把中国城市分为4个类型,排序按照风险系数从低到高,分别是量价齐涨型、涨量不涨价型、涨价不涨量型、量价齐冷型。


1、这些城市“量价齐涨”——值得买入


2016年,成交量与价格涨得都很欢的城市,最典型的是漳州、镇江、芜湖、昆山、长沙、南京、佛山、南通、天津、杭州、广州。这些城市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优质的二线城市,比如天津、南京、长沙、杭州,显示这些城市是中国楼市的第二战场;另一类是热点城市周边的卫星城,比如厦门旁边的漳州,南京旁边的镇江,上海旁边的昆山与南通,广州旁边的佛山,显示热点城市强大的溢出效应。


当然,这其中还有一个城市是广州,2016年广州新房的成交均价上涨11%,虽被列入“房价偏热城市”,但涨幅在一线城市中最低,不及京沪深涨幅的一半。不过,广州楼市的交易却十分活跃,无论是成交量还是成交量的涨幅,都居一线城市之首,显示广州楼市的稳健。


除了这些城市之外,还有一些城市的成交量和价格在2016年都谈不上大涨,而是温和上涨,它们属于不太典型的“量价齐涨”型,分别是成都、惠州、无锡、南昌、济南、洛阳、常州、南宁、兰州、贵阳、沈阳。这些城市也基本分为两类,一类是价格被低估的强省会城市,一类是热点城市周边的卫星城。


对投资者来说,“量价齐涨”是最理想的状态,因为有成交量支撑的价格,才是可持续的价格。


2、这些城市“涨量不涨价”——适合自住


2016年,还有一些城市成交量的增幅很大,但是价格涨幅很小,甚至不涨、降价,最典型的代表是大连、太原、徐州、清远、海口、淮安、珠海、烟台。统计显示,这些城市的成交量在2016年的涨幅都在20%之上,但新房成交价的涨幅都在5%以下,属于比较明显的“涨量不涨价”。这些城市有一个共同特征是均远离热点城市,也非强省会城市。


除了这些城市,还有一些城市在2016年的成交量堪称大涨,但价格的涨幅不大,介于5%与9%之间,它们属于非典型的“涨量不涨价”型,分别是重庆、宁波、郑州、青岛、武汉、中山、淄博。这些城市不太好归类,只能逐个分析,武汉与郑州均属于“举全省之力发展”的强省会城市,利好很多,但房价已经涨过好几波,导致2016年的上涨动能不大。


重庆不用说,向来是中国楼市的一股清流,一直是“涨量不涨价”的典范,但2016年仍然涨了6%,比大连、青岛的涨幅要大。宁波的成交比较活跃,说明需求繁荣,但价格只能算略涨(6%),这可能是因为杭州在省内对热钱的虹吸效应。青岛的成交量非常大,但因为山东经济近几年缺乏亮点,导致楼市缺乏炒作素材,价格也比较平稳了,淄博的情况与青岛有点像。中山因为深中通道的概念,在2016年着实火爆了一把,但目前主要体现在,还没有明显地体现在价格上,2016只是小涨6%。


相比那些“价量齐涨”的城市,“涨量不涨价”的城市一般经济平稳、需求旺盛,但缺乏大的利好,也就缺乏炒作的题材,价格也就比较平稳。对刚需人群来说,这些城市是理想的宜居城市,但对投资者来说,不是理想的投资标的。


3、这些城市“涨价不涨量”——风险警示


2016,还有一些城市,价格涨势如虹,但成交量却大幅萎缩,最典型的代表是深圳、苏州、乌鲁木齐、东莞、上海,它们在2016年的成交量均为负增长,分别是-37%、-23%、18%、-9%、-7%。其中,乌鲁木齐在成交量下降的同时,价格仍然上涨了9%,另外四个城市其实等同于两个城市,一个是上海+苏州组成的大上海都会区,一个是深圳+东莞组成的大深圳都会区,这也是最近两年中国楼市最火的两个地区。2016年因为上海与深圳空前严厉的楼市调控,导致两个城市的成交量的大幅萎缩,但价格没有因此及时平稳下来,一定时期内呈现“有价无市”的僵局,这个僵局也在一定程度上传递给了苏州与东莞两个铁杆卫星城。


除了这四个典型城市,还有两个非典型的“涨价不涨量”城市,它们是北京、合肥。北京的价格当然不用说,位列少数几个“房价过热城市”,但成交量没有出现暴涨,2016年只是小幅上涨了12%,显示北京楼市虽然没有上海、深圳那么过热,但成交量仍然被严厉管控。


2016年是合肥楼市烈火烹油的一年,但成交量并没有大涨,只是小幅上涨了13%,整体的成交量是1023万平方米,远少于武汉、郑州、成都、长沙等中部省会城市,这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合肥楼市价格的支撑力不够。


与那些“涨量不涨价”的城市相比,“涨价不涨量”的城市往往因为。此前的楼市过热,导致需求被政府严厉限制,成交量出现萎缩,在一定程度上呈现“有价无市”的僵局。这类城市一般是区域价值极高的城市,但同时也是被过度炒作的城市,在这些城市买楼经常会遇到流动性被政府冻结的风险,高收益往往伴随着高风险,这几天网络热传的深圳中年男子财务危机的故事值得一看。


4、这些城市“量价齐冷”——风险较大


2016年,还有一小部分城市出现了“量价齐冷”的现象,不仅价格没有跑赢通胀,成交量也比较萎靡,甚至出现负增长,最典型的是温州与台州,其成交价的增幅分别是-9%与-5%,成交量的增幅分别是-7%与3%。这两个城市都属于浙南城市,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前,是中国楼市最热点的区域之一,但一场金融危机打破了这个地区的泡沫,直到今天还在艰难转型。浙南楼市的冷清与浙北楼市(特别是杭州)的红火,形成鲜明对比。


除了这两个典型,还有一些城市属于不太典型的“量价齐冷”类型,分别是长春、西安、昆明。这些城市的新房成交价在2016年的涨幅都在5%之内,成交量的涨幅也都在12%之内,这些数据放在平常的年份,不算差,但放在2016年的大背景下看,则有点跟不上节奏,把这几个城市归类为“量价齐冷”是相对的。


在四种类型的城市中,“量价齐冷”的城市最危险,不仅吸引不到投资性需求,也没有足够的刚需作为支撑,到这些城市买房,需要严格把控风险。


小结:


经过2016年下半年严厉的楼市调控,一线城市的成交量被严格管控,出现“涨价不涨量”甚至“有价无市”的僵局,市场热点转移到一线城市周边的卫星城,以及经济发展态势良好的强省会城市,这些城市出现“量价齐涨”的盛况。


“强省会”之外的大部分省会城市,以及远离大都会区的中小城市,则普遍出现“涨量不涨价”的稳健态势,这些城市特别适合自住类买家。还有极少数的城市,比如温州、台州则出现“量价齐冷”的尴尬,在2016年楼市繁荣的大背景下,显得有点格格不入。


以上分析也许能为你在2017年的买房决策提供一些参考。不过,本文所引用的数据全部来自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日前发布的《2016年全国楼市50强城市排行榜》,如果这个榜单的部分数据不靠谱,会影响到本文的部分结论。另外,本文只统计了新房数据,没有统计二手房数据,这对北京上海深圳的分析可能会有影响,因为这三座城市的二手房交易量已经超过新房交易量。所以,本文的数据和观点仅供参考。


附表一:2016年50个城市的新房交易量

超重量级 重量级 中量级 轻量级
成都 2909 佛山 1979 无锡 918 乌市 495
武汉 2881 杭州 1867 苏州 903 漳州 486
天津 2332 郑州 1696 长春 877 烟台 483
重庆 2152 广州 1601 东莞 854 深圳 465
长沙 2046 南京 1586 贵阳 803 海口 452
青岛 2041 济南 1548 中山 781 台州 441


西安 1528 昆明 775 清远 433


沈阳 1488 镇江 766 兰州 426


上海 1392 宁波 756 南通 421


北京 1230 惠州 721 洛阳 418


太原 1045 南昌 689 呼市 409


合肥 1036 大连 676 芜湖 381


南宁 1023 淮安 675





温州 670





常州 646





昆山 615





珠海 596





淄博 571





徐州 551

附表2:50个城市2016新房成交量增幅排名

强劲反弹 积极活跃 略偏温和 略显疲软
镇江 164% 无锡 46% 南昌 29% 上海 -7%
漳州 139% 杭州 45% 南京 24% 温州 -7%
芜湖 105% 清远 43% 南宁 24% 东莞 -9%
太原 87% 宁波 43% 昆山 23% 乌市 -18%
珠海 84% 呼市 43% 常州 22% 苏州 -23%
淮安 79% 济南 41% 重庆 22% 深圳 -37%
南通 77% 海口 40% 大连 20%

郑州 75% 洛阳 37% 成都 20%

天津 72% 佛山 37% 兰州 19%

青岛 63% 长沙 36% 淄博 16%

中山 54% 武汉 34% 贵阳 15%



徐州 33% 合肥 13%



烟台 32% 惠州 13%



广州 30% 北京 12%





长春 11%





西安 10%





沈阳 9%





昆明 8%





台州 3%

附表3:50个城市2016新房成交均价排行

超高房价 高房价 中等房价 低房价
深圳 53774 南京 18913 佛山 9755 重庆 6994
上海 38283 苏州 18791 济南 9677 淄博 6994
北京 33412 杭州 17313 南昌 9580 烟台 6753


广州 16697 武汉 9430 中山 6659


珠海 16179 海口 9094 长春 6473


温州 15710 青岛 9019 乌市 6143


东莞 14165 无锡 8922 淮安 5817


宁波 14093 南通 8813 贵阳 5718


天津 13458 南宁 8160 呼市 5407


合肥 11105 成都 7983 清远 5338


昆山 10691 昆明 7967 洛阳 5284


台州 10627 常州 7509



大连 10562 漳州 7495



郑州 10130 芜湖 7343



太原 10022 惠州 7315





西安 7131





兰州 7120





镇江 7088





徐州 7030





沈阳 7022





长沙 7012

附表4:50个城市2016新房成交均价涨幅排行

房价过热 房价偏热 房价合理 房价偏冷
深圳 56% 镇江 17% 南宁 9% 大连 4%
苏州 43% 天津 17% 兰州 9% 徐州 4%
东莞 38% 芜湖 16% 杭州 9% 昆明 4%
合肥 31% 长沙 16% 沈阳 9% 长春 4%
南京 25% 惠州 15% 贵阳 9% 珠海 3%
漳州 24% 南通 15% 郑州 9% 太原 3%
北京 21% 济南 13% 乌市 9% 海口 3%
上海 20% 无锡 13% 淄博 7% 烟台 2%
昆山 20% 成都 12% 武汉 7% 清远 0%


常州 12% 呼市 6% 西安 0%


佛山 11% 中山 6% 淮安 -1%


南昌 11% 宁波 6% 台州 -5%


广州 11% 重庆 6% 温州 -9%


洛阳 10% 青岛 5%

以上数据均选自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发布的《2016年全国楼市50强城市排行榜》

精选文章:

买房第一原则是,你得知道城市的框架在哪里

楼市盘点:2017房价会怎样?

房价收入比排行榜:谁是中国“房痛指数”最高的城市?

深圳的人和钱,正蜂拥进入这三个区

行政区房价排名:京沪深包揽前24名,合肥仍是最大黑马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