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每个人囿于自己的学识、思维、格局而对世界有不同的、有限度的看法,可能十分幼稚、可能一派胡言。但为什么还是想要思考和表达呢?也许是思维的分泌物、排泄物也是需要释放的:)
言归正传,有人说,人类社会的发展走上了一条not to be的“不归路”,听起来似乎危言耸听,可是它确实不会像童话故事里那般美好。最近图书界的网红《人类简史》告诉我们,创造出如此辉煌灿烂文明的我们人类有着多么不堪的过去。
从大约200万年前到大约1万年前为止,整个世界其实同时存在许多不同人种,但只有我们的祖先–智人繁荣壮大,因为智人更加贪婪、凶残和八卦,智人所到之处,别的人种和物种遭到灭顶之灾。
我们今天的所作所为早在我们的祖先在丛林里大杀四方的时候就已注定。战争、屠杀、谎言充斥着我们整个的人类历史,“人之初、性本恶”并不只是一种观点。
插图1:人类的祖先–智人绝非良善之辈
“要么生存、要么毁灭”是流淌在我们祖先血液里的基因信息,所以要“变得强大”一直是从我们的祖先到我们今天都在追求的方向,或许这是基因加给我们的“限制”,我们因此而繁荣壮大(当然很可能也因此而走向毁灭)。
写到这里,不由得会想起2500年前的那位宋襄公,他所奉行的仁义,让他惨败在本有机会战胜的楚军的坚矛之下。对于这位逆基因而动的宋襄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毛泽东给了他对古人臧否的最狠评价-“蠢猪”。
很多人也许为此感到悲哀,我们人类难道就不配拥有美好的东西吗?我们不也已经创造了那么多美好的东西吗?不过,基于智人的基因,人类 “美好”的东西只能建立在“强大”的基础上,我们正在欣赏的音乐、绘画、文学等等的主流无不来自于那些强大或者曾经强大的国家和文明。
可以想象,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有多少美好的东西被摧毁,没有人知道它曾经存在过。哪怕在今天,还在发生着2000多年历史的巴米扬大佛被塔利班摧毁,3000多年历史的古亚述都城尼尼微城遗址被伊斯兰国破坏的种种惨剧。也正因为如此,生活在一个强大的国家有多么重要,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去琢磨各种各样美好的东西。
插图2:2000多年历史的巴米扬大佛被塔利班摧毁前后对比
“要变得强大”是我们人类传承自智人的基因,那么如何才能变得强大呢?也许你玩儿过或者听说过游戏《帝国时代》,游戏中,玩家需要搜集各种资源以生产各种单位及建筑物,以升级并与其它文明或者国家竞争,可以说玩家控制的文明能否生存并发展,取决于他所占有的资源和开采及利用资源的效率。因此,要变得强大无非两条路,要么多占“粽子”,要么做大“粽子”。
插图3:《帝国时代》玩家控制的文明能否生存并发展,取决于他所占有的资源和开采及利用资源的效率
在生产力低下的社会阶段,多占”粽子”可能更重要,因为资源就那么多,别人多占就意味着你少占,而少占资源的后果就是由于无法发展更强大的力量(包括人口规模、武器装备等等)而被别人消灭。
因此,那个阶段的重要特征就是不断扩张甚至侵略,其根本目的是通过扩张而多占资源。比如在16世纪,西班牙在殖民地规模上领跑列强,那时整个中南美洲几乎都是西班牙殖民地,有人估算西班牙的殖民地最多时达2300万平方公里,在1521年—1544年期间,西班牙平均每年从美洲运走黄金2900公斤、白银30700公斤。到1545年—1560年,黄金增至5500公斤,白银为246000公斤。16世纪末,西班牙在美洲开采的贵金属占世界总产量的83%。那时的西班牙也成为不可一世的全球第一强国。
插图4:西班牙无敌舰队,与之相应的是2300万平方公里的殖民地
而在生产力极大提高的现代社会,仅仅占有资源是远远不够的,强大的利用资源的能力更加重要,也就是需要有能力做大”粽子”。比如委内瑞拉资源丰富,已探明石油储量居世界首位,该国还有世界级的大金矿、砖石矿、铁矿,同时铝矾土、金刚石、铀、水力和森林资源也丰富得很。
因为资源丰富,委内瑞拉曾经也是一个经济富国,其2013年的人均GDP水平我国只有一线城市能与之相比。可是今天,委内瑞拉一片衰败,民不聊生,原因就在于油价缩水,”粽子”变小,而该国利用资源的能力基本上就是开采、出口,而没有像阿联酋那样发展更为多元的经济。而相反的例子是日本,虽然该国资源贫瘠,但他们利用资源的能力相当强大,所以它可以小国之身挤入世界强国之列。
插图5:油价下跌,粽子缩小,委内瑞拉从富裕国家跌落,图为上万民众试图越境购买生活必需品
可以说,在智人基因的驱动下,世界的运转就是走在多占”粽子””和做大”粽子””的不归路上。历史上,在多占”粽子”这个思维模式下,重商主义成为一种典型思想:即一国的国力基于通过贸易的顺差,即出口额大于进口额,所能获得的财富。
重商主义者认为,不可能所有国家同时都有贸易顺差(出口大于进口),在任一时点上黄金总量总是固定的,所以一个国家的收益(富裕)是以另一个国家的付出(贫穷)为代价。在不再有无人认领的新大陆的格局下,多占“粽子”很多时候只有通过侵略或者变相的侵略来达到,或者侵占别人的领土,或者占有别人的市场。
在这一点上,智人的发源地–非洲无疑是最悲惨的。过去,非洲是列强的殖民地,资源被掠夺、劳动力被贩卖;今天,非洲以另一种方式继续被殖民,经济命脉被控制、市场被占领。多占“粽子”就是通过损害、遏制别人而达到强化自己的目的,所以美国遏制围堵中国崛起的做法不难理解,虽然太平洋足够容纳下中美两个大国,但强者一定无法控制独占的冲动。
与多占”粽子”的零和游戏甚至是野蛮残酷相比,做大”粽子”似乎更文明,做大”粽子”不外乎两种途径,一是发现新边疆,比如开发海底资源,开发外太空;二是创新,创造新需求,比如手机的发明催生了手机市场、互联网的发明形成了互联网经济。做大“粽子”虽然可以避免侵略和掠夺,但无法避免贫富差距的不公。原因在于”粽子”做大的那一部分仍然存在多占、少占的问题。
插图6:重商主义认为一个国家的收益(富裕)是以另一个国家的付出(贫穷)为代价
城镇化也是一个多占”粽子”和做大”粽子”的过程。从长期看,城镇化当然是做大”粽子”的过程—城市数量越来越多、城市规模越来越大。这一切取决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得财富和资本不断增加,”粽子”不断变大。
而从短期看,”粽子”相对不变,城市的发展需要从其它地方输血,也就是需要多占”粽子”。在这种情况下,就形成了3种城镇化模式,第一种是海外殖民模式,第二种是自由移民模式,第三种是限制移民模式(剪刀差模式)。
海外殖民模式就是利用殖民地为母国提供原料、市场、劳动力,推动母国的工业化和城镇化,殖民地的”粽子”被母国侵占。
插图7:海外殖民模式-殖民地的”粽子”被母国侵占
插图8:大英帝国鼎盛期版图
插图9:海外殖民模式的城镇化
自由移民模式就是不断扩大国家的版图,不断获得新的资源来支持工业化和城镇化,典型如美国的西进运动,在持续一个世纪的西进运动中,美国东部居民不断向西部地区迁移并进行开发,美国的国土面积比宣布独立时的版图扩大了近10倍,其中包括通过美墨战争购买墨西哥约25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在西进运动中,大批印第安人遭到屠杀,美国通过版图的扩张侵占了印第安人、墨西哥人等原住民的““粽子”,支持了美国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可以说没有西进运动就没有今天强大的美国。
插图10:自由移民–美国的西进运动,版图不断扩张,原住民的”粽子”被侵占
插图11:自由移民模式的城镇化
限制移民模式(剪刀差模式)是通过人为手段(如户籍制度)只获取廉价的农村劳动力而拒绝农村劳动力享受城镇福利,同时通过工、农交换产品间背离价值的差额,使城镇多占乡村的”粽子”,“剪刀差”的手段通常是在非市场经济国家的封闭体系内采用,最初源自20世纪20年代的苏联。
苏联在1921年初走上和平建设轨道后,国家为加快积累工业化资金,人为地压低农产品收购价格,使得部分农民收入在工农业产品交换过程中转入政府支持发展的工业部门,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当时人们把农业和农民丧失的这部分收入称为“贡税”或“超额税”。“剪刀差”是在无法从外部攫取“粽子”的情况下(没有殖民地、不能继续扩张),通过在内部的不平衡分配“粽子”来支持需要支持的部门。
插图12:限制移民模式(剪刀差模式)的城镇化
世界的主流运行逻辑是多占“粽子”和做大“粽子”,这是人类这一物种的基因使然。因为假如人类社会不是按此运行,那么人类的数量不会发展到今天这样的规模,因为它侵占了别的物种的“粽子”;人类社会不会分解成如此多的国家,因为国家的重要作用就是保护自己的“粽子”并设法攫取别人的“粽子”。
插图13:霍金不认为发展人工智能一定能让人类朝好的方向发展
在《增长的极限》中,人类已经认识到无论是多占“粽子”还是做大“粽子”这种追逐增长的发展将导致世界的崩溃,但这种认识能够抵挡基因的驱动吗?正如霍金警告人工智能将导致人类的毁灭,但这会阻挡通过人工智能多占“粽子”和做大“粽子”的诱惑吗?发展人工智能就像按下了人类进化的快进键,它不会奏出和谐的旋律,只会是可怕的寂静。
■
中国青年规划师联盟—最有理想的规划师在想什么说什么做什么
我们是来自中国两岸四地规划工作一线的青年规划师,我们认为规划师应当心怀理想。我们强调原创,提供独立思考的专业平台和催化创新思想的熔炉。
我们崇尚硅谷马车轮酒吧的“非正式交流氛围”,它曾是硅谷奇迹最神秘的催化剂。我们营造规划行业的非正式交流广场–U-AGORA,希望在这个广场上远瞻前沿,近接地气,呼应时代。
我们真诚期待你的参与。欢迎投稿,参加或发起活动。我们的微信号:chinayouthplanner;邮箱:chinayouthunion15@163.com;联系人:屈先生13611052671。同时敬请关注官方微博:中国青年规划师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