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问道

成果│苏南模式下空间发展特征及规划思考——以江阴东部周庄、华士两镇为例

  一 关于苏南模式

  江阴处于长三角核心的边缘地区,独特的区位条件使其较少受到外资和核心城市的影响,成为观察内生型的苏南模式持续发展演进的最佳地区。
  从空间的角度来说,苏南模式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在土地集体所有制下,集体对土地的资本化利用。由于集体土地基本上以行政村为单位,因而土地的利用呈现出以行政村为界的“单元化”的特征。

  由于乡镇企业的改制并没有导致集体与企业之间的纽带彻底断裂,因此,大部分原生企业依然倾向于就地扩张;而由于工业产出高于农业,对规模集聚的要求则远低于服务业,因此,村集体倾向于将土地投入工业。这两个原因导致了即便在当前土地约束日益加强的现在,各村的工业用地仍然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二 苏南模式的影响与转型

  这种模式深深根植于当地的社会文化中,在很长时间内带来了当地的经济快速发展,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持续提高,因而至今仍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可以预见,这种情况在一段时间内仍将继续。但是这种模式导致的一些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且已经到了极为突出的阶段,主要表现在:土地资源低效利用,人地关系紧张,人居环境恶劣,城镇功能难以发育。

  对于这样的地区来说,转型是必须的,但也是长期而艰难的。单元化的发展模式深入基因,因此转型必须建立在这样的发展模式之上。但是小单元缺乏整体观念,“集而不聚”,在当前的发展背景下难以形成整体提升的动力,这无疑增加了转型的困难。


  三 规划面临的问题

  针对这一地区独特的空间问题,规划的目标是在尊重地区特点的基础上,从整体着眼,梳理相对合理的空间秩序,寻找高效的土地使用方案,并制定渐进的功能更替与提升的路径,最终实现整体与小单元的共赢。

  在整体层面,规划的重点在于结合各单元的情况,梳理整体的空间秩序,建立发展框架,并设计转型的路径,以尽可能在保障整体发展提升的基础上各单元的发展利益。

  控规层面面临的问题主要是城市总体规划的长远预期与控规的近期管理需求之间的矛盾,而总体规划的规划年限是控规的法律依据。因此,控规的近期管理需求与总规的长远预期在这一特殊地区难以取得一致。因此,在一个大部分已经是建成区的地区,控规图则的编制方式与现实中土地功能的渐进更替存在矛盾,突出表现在现有存量工业用地的功能转变上。

  如上所述,由于地区发展的特殊性,因此现有的存量工业用地在一段时期内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甚至存在部分企业就地扩张的可能性。而控规需要根据总规的要求落实用地功能,这必然导致在一段时间内,很多用地的实际功能与规划的最终要求是不吻合的,这将直接导致规划在实施管理上的矛盾。


  四 规划的应对

  规划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采取措施。

  首先,在总体发展框架的基础上,突出对几个转型关键地区的规划控制,并加强对转型路径的引导。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必须与各单元充分合作。
  其次,在规划管理过程中,必须避免由于村级单元缺乏规划整体信息而导致的对村域范围内空间的不合理利用。因此,在规划的技术文件中,增加了对相关各村的建设管理指导。

  根据土地功能是否涉及公共利益,将各类用地功能分为以下三类加以控制与引导上:严格管控、统筹鼓励、市场引导,以区分政府职能与市场引导的不同作用。
  第三,在产业类型上,鼓励该地区转变产业类型,发展都市型工业,并在控规层面鼓励符合条件的工业与其他功能在建筑、用地层面的兼容。



用地现状图


用地规划图












注:本文出自《城市规划通讯》2015年第8期“中规院专栏”.责任编辑 肇颖.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