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的流逝能使皮肤逐日布满道道皱纹,我心目中的您,是永远年轻的父亲。在今天这属于您的日子里,孩儿衷心祝愿您节日快乐!
作者/ 袁帅、众山小、喵呜桑
编辑/ 众山小 排版美工/ 张鹤鸣
导读与作者萌像:近期以来,共享单车成为各个城市出行领域的热门话题,随着其快速普及,惠及大众之外,也带来了一些成长的烦恼,不断有负面新闻见诸报道。因此一些城市陆陆续续出台了有关共享自行车行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好的方面不用再说,但是从地方政府的实际行动来看,仍然没有摆脱传统观念而是继续沿用一套老的管理手段来应对新兴行业参与公共服务的市场。地方意见无一例外又把自己塑造成高高在上的管理者角色,忘记了自身本应担负的为公众提供更好的骑行服务的义务,没有意识在共享自行车领域建设良好的政府和私营机构的合作关系,并且管理手段又回到了以牺牲了公众骑行体验和灵活便捷性来满足政府管理需求。相信这也是为什么交通运输部于5月22日出台了全国性的指导意见,来约束规范逐渐走偏的地方政府行为。为此,我们邀请三位志愿者,为大家抛砖引玉,并欢迎留言讨论。
父亲节快乐
Happy Father’s Day
从前
有好多城市,为了推动城市绿色出行的发展,纷纷推出了自己的公共自行车系统。这些公共自行车系统,依赖固定桩和政府补贴生活,不要钱,纯公益,童叟无欺。突然有一天,城市里来了七个葫芦BIKE娃。橙娃是装备最好的,人家有千里眼(GPS)、顺风耳(密码锁),竟然还能抢红包;黄娃的队伍最庞大,据说还打算走出国门走向世界飘向太空与卫星手拉手;蓝娃有宝葫芦,貌似还有一个宝物叫蓝pad;绿娃剑走偏锋,分身为男女款;而红娃刚生下来没多久,说不上什么话,技能练习中;至于紫娃和青娃,就是小毛孩儿,屁颠儿屁颠儿跟在几位哥哥们后面。
可这几位葫芦BIKE娃们初来人世,缺乏爷爷管教,在城市里乱跑乱停,兄弟之间也不和睦,常常一言不合就免费,斗得鼻青脸肿,瘫在城市各个角落。于是乎,城市们只能想办法,给这些葫芦BIKE娃们,找个爷爷!
找个爷爷…
不不不,是这个爷爷
5月22日
交通运输部会同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公安部、住建部、人民银行、质检总局、国家旅游局等部门起草了《关于鼓励和规范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2017年,“共享单车”把“网约车”成功拍在沙滩上,成为中国今年交通发展的最热关键词,甚至登上了刚刚结束的高考语文试卷。这种无桩共享自行车一经推出,就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也成为资本的宠儿。瞬间从“黄橙”单挑,直接变成“彩虹”混战,以至于上演了七彩圈地大PK。因此在共享单车一路疾奔的同时,也一路扬尘,这尘土里,就卷着各种诟病的声音。
《指导意见》的出台是国家层面对共享单车的一次顶层设计的尝试,作为从业人员,笔者也尝试和大家一起来解读《指导意见》,来帮助共享单车葫芦娃们,健康的成长:
1、与之前颁布的网约车指导意见不同,交通部这次对共享单车的发展总体的态度是:支持,鼓励,健康引导。
2、同时,很重要!《指导意见》明确了政府、企业以及用户三方的责任和义务,并要求地方城市政府作为共享单车行业管理的责任主体。
而关于目前共享单车发展的几项普遍诟病,《指导意见》积极开展与媒体、企业和消费者的沟通,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共享单车停放秩序怎样来规范?
针对共享单车的乱停乱放问题,有关管理机关推出“胡萝卜”加“大棒”的综合整治措施。“胡萝卜政策”,即多挖小坑,提供更多单车车位。“大棒”政策,顾名思义,违规停放那就棒不留情,你将登上“负面清单”。即在禁停区域,利用电子围栏等技术手段监管,当用户进入禁停区(电子围栏内)停放,就将记录个人负面信用分,或者继续计费、惩罚性计费等。而推行“大棒”政策,就需要企业至少具备电子围栏技术、精确定位、智能锁、个人信用体系等技术储备。因此一些不具备相关技术要求和条件的共享单车企业,将迈不进市场门槛。
当然,群众的力量是强大地,政府和企业也可主动提供渠道,接受群众上报乱停放的违规行为,充分调动群众的主观能动性。
2
押金应该如何监管?
《指导意见》明确鼓励了免收押金政策,通过信用体系逐步取代押金制度。当然,于国家层面,目的是建立健康有序的市场秩序,而不是干预市场。不收押金的企业可以吸引更多首次使用的消费者,而收取押金的企业也可能着眼于降低长期使用的费用、并提高服务质量。孰优孰劣不妨交由市场,看用户最终选择什么样运营方法的企业,适者生存,优胜劣汰。
鉴于共享单车企业的用户群体日益庞大,收取押金的企业一旦出现破产或出现资金链问题,对消费者/公众就会带来极大的负面效应,不仅是金钱上的损失,还包括对使用这种公共资源的不信任。对此笔者建议,应该结合《指导意见》出台具体的押金监管政策和规范。例如邀请人民银行或者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对共享单车企业押金进行统一集中的托管或者对企业进行担保,押金使用开放、透明,同时押金规模基于企业的资产规模设置上限。这样让消费者放心,也能确保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3
共享单车应该强制报废吗?
自行车相对其它交通工具,它的易耗件占比较小,简单耐用。而我国又是自行车生产大国,因此设定共享单车的报废标准,应该本着勤俭节约和推进造车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和性能为根本出发点,以提高我国自行车造车的整体水平。
那么问题来了,报废年限咋设置?
报废时间太短,打击生产标准高、造车工艺好的厂商的积极性,也降低了整个行业继续研发的动力;报废时间太长,就提高了准入门槛和单车成本,为经营带来难题。
因此最好的方法同样是:交给市场、交给消费者去选择。而政府管理部门应该为共享单车行业制定统一的安全服务运营标准规范,例如确立合理的刹车自动距离等等,并建立统一的安全监管体系。
4
共享单车使用公共空间
占道经营该怎么办?
共享单车企业作为新兴产业,本质上是一种利用公共资源提供公共服务的私营机构。而政府为了促进该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需要投入额外的人、财、物力进行管治,也因此需要占用更多的公共财政资源。因此,寻求一种有效的公私合营模式,也是当下共享单车行业稳步推进的重点。
解决这个问题的思路很多,笔者认为可以尝试探索以下两种手段:
1)共享单车牌照税费制度。通过收取一定的市场准入税费,对城市的共享单车进行总量控制和安全管理,同时也赋予合法的共享单车企业以特许占道经营权。
2)另一种可能的手段就是借鉴众多领域普遍采用的PPP模式,公共部门提供基础设施和安全监管,企业来经营和服务,通过PPP机制捆绑到一起,风险共担、效益共享,创立一种新型的PPP合作模式。
父亲节快乐
Happy Father’s Day
最后,调整城市交通出行结构,是国务院确定的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和治理城市空气污染的重要战略,不仅是共享单车,如何让自行车重新回归城市,让越来越多的市民更愿意使用自行车,也是各级地方政府的重点任务。参考国外自行车的发展经验,重点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做起:
1)完善法律体系。结合我国的道路安全法的修编,完善以人为本、行人与自行车优先的道路交通法律体系。
2) 优化基础设施投资结构,进一步向自行车、公共交通和步行等方面倾斜。转变传统投资思路,从传统的以标线为主的自行车道系统,向构建受保护的、带有物理隔离或者缓冲区的自行车专用道系统建设转变;从传统的以小汽车为导向的公共交通换乘停车场P+R,向以行人和自行车优先的公共交通换乘立体自行车停车库的转变等。
3) 全社会的系统工程建设。通勤骑行者相对于其它出行目的的骑行者来说,对我们疏解城市交通拥堵的作用更为重要,因此也特别需要我们的社会系统建设帮助更多的通勤者使用自行车系统。除了安全、连续的基础设施以外,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应该鼓励在写字楼、办公区设置公共盥洗室。这样骑行上班的女士就可以换回职业裙装,骑行男士也可以沐浴清理个人卫生等。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国家会鼓励商业用地开发设立公共盥洗室,并予以容积率奖励。
4) 价值导向很重要。我们首先应该鼓励公务或者公职人员使用自行车通勤,比如提供骑行补贴或者奖励等,并逐渐削减停车、驾车补贴,这样能够帮助他们更好的理解骑行需求,并扭转社会对骑行的看法。
市长的寄语
笔者用一位市长的话结束本文
我们必须明白,一座发达的城市,不是指贫穷的市民开得起小汽车的城市,而是指富裕的市民也愿意使用绿色交通工具的城市。
”
波哥大市长Enrique Peñalosa
一览众山小
可持续城市与交通
「 欢迎投稿 」
我们作为专业志愿者团体,秉承理想,帮助中国可持续发展。并为之贡献:理念与传播、培训与教育、实践与孵化。欢迎您加入我们一起并肩前行!
2014-2017 © 转载请注明:
源自公众号“一览众山小-可持续城市与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