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现代化农业看似解决了人类几千年来长久存在的饥饿问题,却也如同木马进城那般,外表看似便捷、安全的先进技术,正在逐渐给人类和这片土地带来难以估量且不易察觉的伤害。其中最显著的,就是各类农药及化学衍生品,它们对于癌症在中国的高发病率有不可忽略的“贡献”。
这一威胁并不是饱受食品安全打击的中国所独有的问题,而是人类正在共同面临的风险。
今年的8月10日,美国旧金山法院陪审团决定,要求孟山都(Monsanto Company)向一名绝症患者赔偿2.8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9.78亿元),因他们认为孟山都的著名除草产品Roundup导致一位使用该公司除草剂的园丁患上了癌症。美国州法院一审判决孟山都除草剂败诉意义重大,它将孟山都编织构建的「除草剂—转基因」帝国撕开了一个至关重要的口子。
CNN去年报道称,共有800多名患者起诉孟山都,称Roundup除草剂使他们患癌,此后又有数百人以类似理由起诉孟山都。而这位园丁的诉讼首先得到审理,是因为医生宣称他已濒临死亡。
▲ 标题:初审开始。“难以置信的勇敢”,他的律师说到,“无论发生什么,他的儿子们将来会知道他们的父亲曾经足够勇敢到第一个站起来独自对抗整个孟山都企业,在他不久于人世前”。
▲ 孟山都公司一直以来都宣称其行销全球40多年的草甘膦除草剂“可安全使用,不会致癌”。2018年6月孟山都被德国拜耳股份收购,现在这一微博账号已改为【拜耳作物科学中国】。
▲ 在中国,孟山都草甘膦的商品名称就是【农达】,为该公司于70年代开发产品,80年代进入中国。
尽管「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局」早在2015年就提出警告,草甘膦可能对人类致癌,但并未阻止欧盟成员国在2017年通过延长使用草甘膦五年的协议。这项协议在欧盟诸国中引发巨大争议,草甘膦最终在欧盟过关,得益于德国在最后关头倒戈投出赞成票。但在欧盟投票表决之后的几个小时,法国不顾欧盟选择,决心3年内禁用草甘膦除草剂。
同样在2017年,一个非洲裔法国人,终于接受了一枚让法国环保部长苦等了15年才颁出的国家骑士勋章。这些年,环保部长都换了好几任,可他为了抗议政府在对有毒农药使用上的纵容态度,就是迟迟不愿接受。
这个人就是素有「农业生态学之父」之称的皮埃尔·哈比(Pierre Rabhi),他在过去五十多年里一直在为利于人类健康和自然环境的农业生产方式而奋战,现年已经80岁。
▲ 皮埃尔·哈比(Pierre Rabhi)
原籍阿尔及利亚的皮埃尔·拉比出生于撒哈拉沙漠,母亲很早过世,从小就被寄养在一个法国家庭。他在阿尔及利亚独立后来到巴黎,在一家工厂当工人,但机械式的工作让他失望,且和女同事Michelle的婚事也遭到了女方家庭的反对,于是他们在 1960 年选择南下。
去不起青山绿水、土壤肥沃的普罗旺斯,只能选择在贫瘠、几乎没有任何农作物的法国东南部阿尔代什山区落脚,那里除了石头,几乎什么都没有。
抵达阿尔代什后,他们在当地的一个小镇结婚,哈比成为了一名父亲但却并不了解农业知识。于是他成为了一名工业化农场里的工人。哈比在回忆这段经历时曾说:“我所经历的第一个震撼,就是当年身为农业工人的时候,我看到我们整年都在操作有毒的化学产品,必须要带上面罩,保护这保护那,大家对那些化学产品都害怕地像有强迫症一样。但我们怎么能对提供生命的大自然如此下毒,我们对提供我们食物的土地下毒(有害于我们自身),还不谈对整个环境的影响。这完全是疯狂的,人类整个疯了,但我们却自以为很聪明。”
在作为一名农业工人三年后,他成为了一名拥有自己土地和农场的山羊农,拿到农业执照的他,希望在自己的土地上可以尝试一种不同于工业生产模式下的自然农业,同时也开始接受现代农业教育。哈比拒绝使用农药,他认为这种方式只是在追求工业化量产,谋求最大利益,而非出于食品安全健康的考虑。
从离开巴黎时一无所有的他们,开垦了这片山区,养大了 5 个孩子。一个曾经鸟不生蛋的穷山恶水之地,硬是被他们改造成了自给自足的生态农场,他还总结出了对环境友善且可以养护土地的种植方法。哈比提出的生态农业不单单只是拒绝使用化学农药,最主要是修复已经被农药严重伤害了的土地,模仿自然生态平衡的堆肥,是生态农业中不可或缺的步骤。
▲ 哈比在非洲
于是,从1981年起,哈比就将自己实际累积的务农经验传授给非洲国家的农民,并参与《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的起草,致力推广「绿洲运动」。他相信,只有协助非洲地区的人民达到粮食的自给自足,才能解决大批为了逃离饥荒、冒险穿越地中海的非洲难民。
哈比在 2001 年宣布参加法国总统大选,获得许多民众的支持和捐款。虽然没有任何胜算,但他却因此收到了各地的演讲邀请,令他有机会宣传如何实践互惠共荣的「地球人文主义」。他的著作《意识的觉醒》仅在法国就卖出了 350 万本。
他提倡的环保觉醒吸引了成千上万的追随者。然而,曾经有过很长一段时间,哈比都是一个人在沙漠里孤单地传道「化学肥料」和「农药干扰内分泌致癌」等议题,从未受到关注。
哈比呼吁所有人参与「良心的起义」,停止对地球无止尽的消耗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因为人类永远都有无法满足的渴望,不能为了追求更多财富而以环境为代价。哈比说:“我们没有「应该有的满足感」,反而充满了失落感。这份失落感被媒体、广告小心翼翼地呵护着,目的就是要让人们永远不满足,这样才能饥渴地继续消费,以喂哺「经济成长」这个大机器。”
受他的影响,创立于十年前的法国「蜂鸟运动」,让那些在都市里没有花园、院子的人士也有机会参与修复土壤,还原生态的运动,蜂鸟们在法国各大城市举行聚会,志工们向大家解说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在饮食上、能源上,永续建筑上所能做的“负责任的消费”。目前,全法国已经有超过25万只「蜂鸟」,越来越多来自各个领域的人,选择以生态农业作为他们的“斜杠人生”。
▲ 法国「土地与人文协会」的生态农业教学
哈比说:“蜂鸟忙着飞来飞去,面对森林大火它不放弃,从河里取了几滴水浇在大火上,一直不停。一只犰狳看了很不耐烦地说‘你在干嘛?明明知道这几滴水不可能救火’,蜂鸟回答是‘我知道,但是,我在我的份上尽力了’。”
地球需要的正是成千上万用一滴水一滴水尽力而为、不愿放弃的蜂鸟。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某一个特定国家的公民,来自某一个不同的种族。每一个种族和国家都有自己特定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这是我们与生俱来有所差异的地方,但在此之上,我们首先应该是一个「世界的公民」,面临共同的威胁,需要相互的协作。
破坏大自然的规则和定律就要付出代价,而我们正在用自己的身体验证:各种污染引发了各式各样的癌症、越来越诡异的气候变迁……我们没有办法逃离迫害地球的报应。
今天,北极圈的冰山正在融化、加州的大火正在燃烧,威尼斯的街道被暴雨淹没…什么样的行动才能停止地球的崩坏?或许我们需要的,不过是每一个人都有意识去做那只小小的蜂鸟,贡献自己一点点微薄的力量。
中国曾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业大国,华夏文明亦是在千年农耕传统中孕育的文明。对于这个过去讲求「耕读传家」的民族而言,没有谁比我们的祖先更了解应该如何去对待这片自然和土地。但对于今天生活在中国都市里的人来说,生活本身已经不堪重负,我们何必再去关心北极圈有没有冰、每天所吃的食物到底是怎样长出来的?所谓公益和环保似乎更是一种成功人士的附加标签。
但是我们今天严肃的谈论全球公民意识,并不是在追赶某种新的潮流,而是如果我们再不从自身开始行动,我们或者我们的孩子就不会再有机会。意识的文明比技术的文明带给我们更多的尊严和选择。因为技术能让我们的生活变的便利和高效,但缺乏对待自然的意识,则足以毁灭我们的生命。
「行动造就未来」是2018世界粮食日的主题。「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总干事达席尔瓦(José Graziano da Silva)在今年呼吁到:
“零饥饿”这一概念涵盖面广泛,不局限于抗击营养不足。其旨在为人们提供过上健康生活所需的营养素。“零饥饿”要求消除一切形式的营养不良,因此不仅要做到养活人口,还要为人们提供有营养的饮食。
当前的全球粮食系统改变了加工食品的供应和获取,这些食品热量高、能量密集,且脂肪、糖分和盐分含量高。我们必须改革粮食系统,使其鼓励人们摄入健康和有营养的食物。这既需要政府部门的参与,也需要国际组织、民间社会组织、私营部门和公众的参与。
为了确保人们摄入健康饮食,我们必须采取集体行动,例如制定标签规范和禁用某些有害配料,将营养知识纳入学校课程,采取各种手段避免食物损失和浪费,以及订立的贸易协定不得妨碍人们获取本地家庭农民种植的新鲜营养食物。”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责任来关心我们的粮食和生产方式,共同致力于建立一个可持续的、没有饥饿和一切形式有损于我们自身健康和自然环境的世界。
由「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主办,左靖先生和汪涵先生具体策划而成的「行动造就未来:实现全球零饥饿」展览将在27日于北京798,悦美术馆开幕。九樟学社将在这次展览中奉上「食物的家」的部分成果,欢迎各位前来参观,也希望我们都能从今天开始,真正地关心这片土地,关心我们的”粮食和蔬菜”。
▲ 展览时间从11月27日至12月9日,每日10:00-18:00,周一闭馆。
哈比还有一种在食物本身以外的说法,关乎我们自己的内心:
“如果你可以有一块园地,那就开始耕种吧,不只是为了可以吃到自己种的胡萝卜,远远超过这一层。它可以让人沉淀静心,思考和土地、和时间的关系,因为我们不能撒种之后就马上收成,必须要等待,而且有时候不见得能成功。”
接受等待,接受失败,或许能让我们更谦卑地认识到——我们只是这块土地的过客,而不是主人。
▼
关于【食物的家】调研活动的相关信息文章:
参考:
《文茜的世界周刊》
《联合国新闻》
《澎湃新闻》
https://terre-humanisme.org/formation
www.colibris-lemouvement.org
编辑:树下小人
九樟学社编辑部
| 版权声明 |
本文版权归九樟学社所有
| 联系邮箱 |
jiuzhangsociety@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