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媒体近日发布文章介绍了芝加哥计划部署的智能街角传感器网络,该网络将用于监测各种环境数据,充当城市的Fitbit追踪器。该项目旨在帮助了解城市的运转,改善人们的生活。
以下是文章主要内容:
当你跟一群行人站在街角等待行走指示灯时,前方区区的一辆汽车却获得绿灯通行。你在等待过程中会接连碰到这种情况。尽管有关智能城市的谈论不绝于耳,但它们有的时候真的很“钝”,“钝”到令人气愤。但是,想象一下要是你的城市能够监测行人,为行人而非驾驶者优化交通信号灯,会怎么样呢?这正是芝加哥现在想要做的。
今年秋末,芝加哥将在芝加哥大学、芝加哥艺术学院和阿贡国家实验室的灯杆部署一个传感器节点网络。它的目标是,未来几年将该系统扩张至1000个传感器(足以覆盖整个芝加哥卢普区)。该项目名为“Array of Things”(物联阵列),由芝加哥大学计算数据城市中心发起,旨在收集前所未有的环境数据集来帮助政府官员和市民了解其城市是如何运作的,从而能够过上更加快乐、更加健康、更加智能的生活。
据介绍,这些传感器将每隔15秒钟收集各类标准数据,如温度、湿度、一氧化碳、震动、光照、声音等等。芝加哥大学计算数据城市中心主任查理·卡特利特(Charlie Catlett)指出,收集基本数据能够帮助我们评估城市最无法量化的特性,如本地空气质量、行人交通、紧急路线效率以及资源分配(如针对结冰道路的盐)。“我们现在还没有任何的科学数据证明做哪些事情就能够提升城市的可步行性。”他说,“我想要跟建筑师和设计师展开合作,看看我们能否将经验法则背后的一些数据应用于城市设计。”
按照卡特利特的设想,未来,人们走在街上时,他们的手机将会通过蓝牙自动接收街角传感器收集的数据。那些数据或许可以用于提醒你在夜晚走路回家时该走哪一条灯火最通明的路。又或者,它们最终可以用于追踪空气粒子,这会有助于研究为什么过敏症或者哮喘在城市的特定地区更为普遍,有助于政府制定卫生政策。那些数据信息的另一个很好的用途是,给你的健康健身应用收集的数据加入情境信息。“每周结束时,你可以在浏览你所走的步数的同时,还可以看到:我过去一周暴露于一氧化碳或者过度噪音的程度是多少?”
知道自己的“心跳”的城市
而更加大胆的是,该项目打算追踪整个城市的人流。卡特里特表示,其团队一直在探讨如何在把隐私保护放在首位的前提下展开这项工作,目前他们已经在街角传感器中内置了蓝牙调制解调器。他们的想法是,人们经过的时候,该蓝牙调制解调器就会向他们的手机发出信号,然后将纯净数据返回,按一部设备就是一个人来算。这可能会有助于让交通规定变得以行人为先,避免文章开头所说的那种情况。“在城市街角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况:150个人在等行走指示灯,而等绿灯的汽车就只有一辆。”卡特里特说道,“当前的城市运转是以汽车为先。”
该计划引发了部分隐私用户组织的密切注意,后者担心它会侵犯隐私,但卡特里特指出,他们从手机收集的数据就连设备的IP地址都不会记录下来。芝加哥的前首席技术官约翰·托尔瓦(John Tolva)表示,必须要加以区别观察和监视。“要提醒人们的是,密切观察城市结构才能够让城市变得更美好。”他说。将蓝牙用于人口指示存在弊端。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蓝牙设备,那些有蓝牙设备的人也不一定一整天都开启蓝牙。但说到底,这是对老旧系统的一种升级。
开源利用隐藏数据
事实上,各个城市已经在收集各种环境数据,只不过没有上述项目那么精细。桥梁传感器能够给予人们道路结冰提醒,街灯能够追踪汽车移动,在人们冲红灯的时候会自动开罚单。问题就在于,很多数据都处于封闭,人们无法对其进行充分利用。开源数据的收集才刚刚启动。阿姆斯特丹、巴塞罗那等城市正利用Smart Citizen Kit(智能市民套装)来监控噪音、空气污染、交通等事项。
区别就在于,这些数据都会汇集至一个在线的开源平台,对所有人开放。此举是为了借助民众的力量,方便他们开发出不仅仅针对道路结冰等普通问题的应用程序。这是一个雄心勃勃的项目,但符合潮流,因为量化自我运动正在兴起。“我们将该项目看作是量化自我运动的一种延伸,”卡特利特说,“你有Fitbit,现在城市也有Fitbit了。”
转自:网易新闻,译者:乐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