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土,故乡的人,故乡有我一颗少年的心;故乡的爱,故乡的情,故乡有我青春的歌声”,程琳的一曲故乡情,勾起了多少人对家乡的思念。我的家乡是潍坊市坊子区涌泉村,上世纪六十年代末,我出生在老槐树东侧胡同一个普通的家庭,那年九月,中国首次进行的地下核试验获得成功,是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年份,父亲是小学教师,母亲是农民,在那里,我度过了难忘的孩提时光。
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我对家乡怀有一种特殊的情感,有时如老酒般荡气回肠,有时如流云般挥之不去,是啊,有多少人走遍天涯海角,独走不出乡愁,走不出故乡的情节。我住的城市离涌泉村只有不到一小时的车程,只是平时很忙,偶尔回去趟也是来去匆匆,那些老街旧巷已成为模糊的记忆。去年听说老家启动了美丽乡村工程,欣喜之中,萌发了回到那魂牵梦绕的地方,看看家乡的变化,重拾儿时记忆的念头。
父母已是耄耋之年,父亲尚能自理,母亲多病行动困难,最近,涌泉的大姐将母亲接去照顾,父亲愿在家看门,便由他了。今天去给母亲送药,顺便完成那个谋划已久的心愿,说着说着就到了。
宽阔的大街,两边美丽如画。
王大叔家是保存最好的院落,小时候我年年去给他拜年,可现在我们已互不认识,要不是经人介绍,那便是笑问客从何处来了。
洗去现代的涂抹,便会呈现出它的历史厚度
当年的老槐树就在这门楼右边,遭过雷击,后来不知怎么就不见了。
这是我家住过的老房子,还没等走进,里面的两只狗狂叫起来,时过境迁,现在的我对这里来说已是陌生人,即便是穿越,也是在梦中了。有语云,一个人的一生中如果没有一段回想起来就让他热泪盈眶的历史,那他就白活了。我的那段历史便是在这里写就的。
当年初中毕业后成绩不佳转入复习生活,成败在此一年,成功则升入理想中专,失败则归隐农林乡野,我是农民的儿子,拼一下,也许会闯出去,就是闯不出去,大不了还做农民,如果不去闯,那就只能一辈子扎根这片热土,于是便下定决心,为前程拼一个秋冬春夏,为自己拼一个无悔青春。我对寒冷最深的印象就是这年的冬天,15W的电灯泡只能发出微弱的热量,每晚通常只睡3个小时左右,上天不负苦心人,我后来终于以优异的成绩升入省城一所知名中专。当时很多人羡慕我娘,能让全家高兴,我觉得受的所有苦和累都值了。
胡同里还有这么多的小石头,小时候父亲经常叫我挎着筐子去捡,经常捡,总是捡不完。我在胡同里徘徊着,里面的狗不停地叫,怕招来麻烦,只好离去。
村东头一段南北路正在维修,向南走二百多米,再向西拐进一胡同便来到了大姐家,母亲见到我脸上露出了微笑,说大姐照顾的很好,非常挂挂我,我不解的问为何挂挂我,她说怕父亲难为我。我突然意识到以前的做法多有不妥,不能什么事都向她说,知道的多了,难免心事重重。大姐说母亲病情稳定,吃饭睡觉没有问题。因为没有其他事,坐了约半小时我就起身告辞了。
肖家营联中是我的母校,出了村向南不远就到了,自八六年走后只来过一两次,让我再看他一眼。
这是我们的教室,物是人非,只能遥望了。
这校外的沟沟坎坎,是我们背书的好去处。也许有读者会问,是不是借学习的名义去谈恋爱啊!你这么问,说明你不了解那个时代,在八十年代的校园里,如果两人约会被人发现那会在学校引起轰动的。你可以在她上学必经的路上选个合适的地方看书,等她远远走来时你们相视一笑,那种心动的感觉岂是一起拉手逛街所能相比。但在那上厕路上都要边跑边背书的日子里,注定不会让情感在心中作过多的停留,只要一捧起书本,便会立即进入忘我的境地。
最后,我要对涌泉村的发展问题谈谈粗浅的看法。首先,美丽乡村项目的建设应该与升级为省级传统村落的规划建设一脉相承,这样就为村落的发展明确了方向。据我观察,村里古建筑数量与质量没有问题,进一步整理一下古河道、古树、古庙、村落格局等,深入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组织申报山东省传统村落,获批难度不大,当然更需要有关组织积极地推荐。其次,加大村落的宣传力度。不看不知道,像王大叔家那样的房子,在省内的传统村落中也没有几座,如此好的资源却深藏不露,它承载的历史与文化更淹没于尘世。村落的保护不能只限于古建筑的修缮,优秀文化的传承才是村落发展的血脉,当我们把表面与深层的问题都处理好了,未来的路就会走得更远。
—END—
欢迎您转发、留言、觉得好就点赞,谢谢光临本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