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要闻
为持续掌握我国陆地国土(不含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范围内地理国情信息变化情况,日前,自然资源部印发《关于开展2019年全国地理国情监测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了2019年全国地理国情监测工作的总体要求及实施原则,并对各省作出任务分工。
《通知》提出,要利用符合2019年地理国情监测时相要求的高分辨率航空航天遥感影像,整合最新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及相关部门专题数据,以6月30日为标准时点,全面掌握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所辖陆地范围及沿海有人居住岛屿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的现状和变化情况,形成2019年度全国地理国情信息数据库,支撑自然资源管理工作,持续服务生态文明建设。
《通知》要求,各省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要贯彻中央精神,坚持国家立场,认真做好本地区实施方案设计、任务部署、组织实施等工作。一要严控成果质量。坚持实事求是,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全过程质量管控,强化业务技术培训;明确管理责任人、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对本地区监测成果质量负总责;强化质量问责机制。二要严格进度管理。严格技术设计、影像处理、监测实施、质量检验、成果复核、入库检查、汇总统计等时间进度,合理安排工期;及时分析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保证地理国情监测工作“全国一盘棋”。三要推动综合分析。加强对地理国情信息的深度挖掘,揭示资源、生态、环境、人口、经济、社会等要素在地理空间和时间上的内在联系,多层次、多维度分析提炼综合反映国土空间布局、生态状况、城镇化进程、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的规律性特征,形成高质量的专题报告,服务政府决策和管理。
《通知》明确了四项实施原则。一是全国统筹。自然资源部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司将对全国地理国情监测进行统一业务指导和监督检查,负责组织地理国情监测顶层设计,推动全国地理国情监测工作的整体开展。二是上下联动。地理国情监测由中央和地方联动开展。自然资源部负责全国地理国情监测的组织实施、数据汇总和数据建库等工作;各省负责省级行政区域全部或部分地理国情监测任务。三是因地制宜。地方在遵循国家顶层设计的前提下,可根据地域特色和实际需求,差异化扩展地理国情监测内容和指标,增强针对性,丰富监测技术和方法。四是共享应用。地理国情监测成果由国家和地方共享,全国数据库建成后,要及时向省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提供本地区数据库成果,协助完善省级数据库;省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要向市、县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提供数据库成果、并指导帮助建好用好数据库。
《通知》指出,2019年全国地理国情监测工作分为准备、监测实施、成果质量验收和复核、成果汇交、数据库建库、统计分析六个阶段。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将印发实施方案及有关技术规定,并负责提供2018年地理国情监测本底数据。自然资源部国土卫星遥感应用中心将分批下发卫星遥感影像。各省(区、市)要在今年6月底前完成专题数据资料收集,编制本地区2019年地理国情监测实施方案。(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
头条
要闻
为推动矿业绿色发展,加快绿色矿山建设,近日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发出《关于做好2019年度绿色矿山遴选工作的通知》,正式启动2019年度绿色矿山遴选工作。
通知明确,2019年度绿色矿山遴选原则: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按照《关于加快建设绿色矿山的实施意见》要求和自然资源部2018年公告发布的《非金属矿行业绿色矿山建设规范》等9项行业标准开展遴选。遴选范围:遴选矿山应是持有有效采矿许可证的独立矿山(含油气类),近3年内未受到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等部门行政处罚,且矿业权人未被列入异常名录。其中,新建矿山应正常生产一年以上,生产矿山剩余开采年限应不少于5年并正常运营。遴选工作要结合各地资源禀赋特点和绿色矿山建设实际,综合考虑矿山企业集约化、规模化程度,并突出矿山企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遴选数量原则上不超过25个,绿色矿山建设基础好的及资源大省原则上不超过40个。已通过实地核查、符合上述原则的原四批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可直接列入遴选名单,不占遴选总数。遴选材料7月31日前报送部矿产资源保护监督司。
通知要求,各省(区、市)按照矿山自评、第三方评估、实地抽查、材料审核、公示的程序开展遴选工作,形成遴选名单。通知还要求,各省(区、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对遴选工作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遴选出一批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绿色矿山,切实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取得实质性突破;要严格把关,确保质量,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并建立第三方评估机构的责任机制;要多措并举,扎实推进,通过完善细化用地、用矿、财税、金融等方面激励政策支持绿色矿山建设。此外,还要加强监督,严格管理。对纳入名录的矿山进行抽查,对不符合标准的矿山要及时上报,从名录中除名。(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
头条
要闻
在废弃矿坑改造的赛道上,越野赛车风驰电掣,演绎着速度与激情。“这场场地越野车挑战赛,是我们和辽宁省阜新市新邱区政府联手,将废弃矿坑改造成赛道后举办的。”6月2日,在第九届世界华人地质科学研讨会“矿山地质与绿色矿山”分会场,中科盛联总工程师金跃群的视频演示,让与会者眼前一亮:全新理念和科技手段,可以让矿山修复变得如此炫酷。
阜新作为名满全国的“煤电之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出现“矿竭城衰”现象,2001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第一个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市。新邱区是阜新市开挖第一锹煤的地方。120多年的开采,在新邱长约9公里、宽约1~3公里、面积约24平方公里的范围内留下了10多个深达200米的矿坑和10多座存量达5亿立方米的煤矸石山。产业转型、生态环境修复和民生改善成为摆在当地政府面前的一大难题。
2018年,新邱区政府引进国内环保行业企业中科盛联公司,共解矿山修复难题。中科盛联科研团队通过实地勘察,对全区山、水、林、田、湖、草、气七大环境要素进行了全面考察,为新邱区量身制定了“百年赛道小镇”的矿山修复方案:在24平方公里的废弃矿区中,以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为出发点,用科技手段处理煤矸石等矿山废弃物,依托不同矿坑现状及分布,利用低洼的采矿坑和众多蜿蜒曲折的作业路,建设各类“主题赛道”,并围绕赛场建设特色小镇集群,打造我国首个集赛车、文化与旅游为一体的百年赛道城。
赛道城建设保留了矿山原来的风貌,将工业固废资源“吃干榨净”,煤矸石除了制砖,还成为赛道小镇建设基石,帮助政府减少资金投入,缓解常规修复方式所需大量资金问题。2018年11月9日~11日,阜新市成功在废弃矿坑举办首届汽车场地越野挑战赛。今年6月15日~17日,中国汽车场地越野锦标赛 2019赛季的揭幕站也将在这里拉开帷幕。(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南京规划资源):#头条要闻#2019年全国地理国情监测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