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问道

#政策聚焦#盐城盐都区新民村种植大棚高架草莓提高土地利用率

政策

聚焦

盐城盐都区新民村种植
大棚高架草莓提高土地利用率

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潘黄街道新民村鼓励村民发展大棚草莓,并运用“智慧+农业”将草莓种在高架上,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大幅提升了草莓种植的经济效益。目前,全村草莓种植面积达1.3万亩,吸引周边90户农户参与其中,并形成了特色旅游产业,每年可为全村带来5000万元收益。

#政策聚焦#盐城盐都区新民村种植大棚高架草莓提高土地利用率

在地上开条垄,搭起三层架子,有了基质加上营养液,草莓就可以悬空生长。原来一个大棚里只能种12行草莓,在这样的种植模式下,现在能拓展到20行。而且,采用这种高架种养无土栽培模式,可以精准施肥、施水,草莓不容易得病,品质比较好,采摘也便捷,亩均产量比传统种植方式产量提高了一倍。此外,水肥一体化的培养模式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人工数量,通过电脑来调节供肥、上水的频率和数量,一个10亩大棚平均只需要一个人就可以完成所有的管护工作。(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

政策

聚焦

北京实现
土壤地质环境监测网全覆盖

日前,由北京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组织实施、北京市地质勘察技术院承担的《北京市土壤地质环境监测网建设》项目通过成果评审。该项目在以往平原—丘陵区土壤地质环境监测运行成果的基础上,实现了覆盖整个北京市的土壤地质环境监测网建设。


北京市土壤地质环境监测网建设始于2015年,至2018年区域监测点达210个、重点监测点60个,主要布设在平原—丘陵区,监测区面积达1万多平方千米,监测精度为1个点/64平方千米。为进一步提高监测精度、扩大监测范围,在政府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北京市勘技院于2018年9月~12月,开展了监测网络的扩建工作,补充建设区域监测点900个、重点监测点320个,监测区拓展到覆盖全市的1.6万余平方公里;进一步优化后达到区域监测点1110个和重点监测点360个,平原区的监测精度加密至4~6个点/64平方千米,同时山区范围内每64平方千米达到了1~3个监测点。至此,覆盖全北京市的土壤地质环境监测网络初步建成,监测范围的扩大、点位的加密、精度的提高,确保了监测工作的全面性和科学性。


项目通过逐步完善北京市土壤地质环境监测网络体系,获得了区域土壤地质背景的初始数据,掌握了区域监测土壤有益有害元素的分布特征,有效提升了北京市土壤地质环境监测能力;监测结果表明,平原区土壤中相对富集碳、钙、钠、氯、溴、锶等元素,而山区土壤中相对富集铋、锗、氟、锌、锂、镓、铍、镍、钛、钒、铁、钴、钪等元素;参照现行规范评价了区域土壤环境质量,现阶段监测区内土壤环境质量总体良好,局部地区土壤中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含量相对较高,需引起重视。


基于该网络,北京市将每年开展区域监测和重点监测。其中,区域监测是为了掌握基础数据以及为重点监测工作选靶区,重点监测是对特定区域内的土壤地质环境进行高精度、全方位、多思路的解析。区域监测将按水系流域逐步开展,今年已启动永定河流域和大清河流域的监测工作,2020年将开展北运河流域和蓟运河流域监测,2021年开展潮白河流域监测。(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

政策

聚焦

徐州市局扎实推进
为民办实事工程落地见效

深入推动“万村土地综合整治”。以土地综合整治为抓手,鼓励村集体利用农村公共空间,规范开展农村闲置建设用地整治,优先推动133个经济薄弱村土地整治,有效增加新增耕地面积5000亩。

#政策聚焦#盐城盐都区新民村种植大棚高架草莓提高土地利用率

开展指标市场化交易,所得收益全部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支持沛县采煤塌陷地压煤村庄搬迁。指导编制采煤沉陷区综合整治规划。支持沛县补充耕地指标纳入省级平台交易,产生的补充耕地水田指标,市级优先予以统筹,所得收益用于支持村庄搬迁。开展废弃采石宕口治理。根据矿山地质环境详细调查成果,建立项目库,规范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重点实施郑徐高铁沿线荆山、铜山区银山北坡等废弃宕口治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创建“3个工作日内办结不动产登记”服务品牌。持续深化“线上登记”服务模式,实现不动产登记7×24小时自助服务。加大不动产登记徐州“+服务”品牌宣传力度;增设两个不动产登记大厅;增加银行下沉网点数量;拓展开发企业下沉服务网点;在银行网点增设自助服务区(查询机、打证机);完善交易、税务、银行、登记、水电气综合服务平台软件,并推广应用。(来源:省自然资源厅网站)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南京规划资源):#政策聚焦#盐城盐都区新民村种植大棚高架草莓提高土地利用率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