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6月14-16日,2019年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山地城乡规划学术委员会年会在南宁成功召开,会议主题聚焦“空间与形态规划的山地响应”。
本文字数:3592字
阅读时间:11分钟

2019年6月14-16日,以“空间与形态规划的山地响应”为主题的2019年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山地城乡规划学术委员会年会在南宁成功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山地城乡规划学术委员会主办,华蓝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广西城市规划协会、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山地城镇建设与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庆大学)联合承办,并得到《规划师》、《西部人居环境学刊》等媒体支持。来自全国各地的山地学委会委员、特邀专家、全国城乡规划领域及广西壮族自治区内多家规划设计机构的200余位代表参加了本次年会。
大会主持人:毛其智
学会常务理事、山地学委会副主任委员、清华大学教授
学会常务理事、山地学委会副主任委员、清华大学教授毛其智教授主持会议开幕式。

从左至右: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石楠、广西壮族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厅长封宁、华蓝集团董事长雷翔
华蓝集团董事长、广西城市规划协会理事长雷翔,广西壮族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厅长封宁,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石楠分别致辞。嘉宾们在致辞中强调,我国是一个多山国家,山地的科学规划与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国家生态文明理念和目标的逐步推进更加凸显了山地城乡人居环境建设的重要性;在当前规划体制变革的过程中,山地学委会及所有规划工作者都应该深入思考和探索山地的空间和形态如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大会现场
开幕式后,大会举行了“空间与形态规划的山地响应”主题论坛。前半段论坛由学会常务理事、山地学委会副主任委员、清华大学毛其智教授主持,学会副理事长、山地学委会主任委员、重庆大学赵万民教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何兴华,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大学冯长春教授分别围绕年会主题带来精彩纷呈的学术报告。
赵万民
学会副理事长、山地学委会主任委员、重庆大学教授
赵万民教授以“山地空间规划与形态规划的协同认识”为主题,从三个方面分享了关于山地空间规划与形态规划的协同理念和实践。第一个方面是山地人居环境空间规划的历史观,介绍了传统山水聚居观与营城思想在山地空间格局中的运用及几个中国山地城市人居环境“空间规划”的典型案例;第二个方面是山地人居环境空间规划的生态观,强调了山地人居环境生态建设具有整体性、有机性、柔韧性、弹性和共建的复合性的特点;第三个方面为山地人居环境空间规划的技术方法观,通过对三峡人居环境建设的理论探索和实践的具体案例总结了应对复杂山地人居环境的关键技术方法;最后通过历史观、生态观和技术观三个方面认识山地空间规划与形态规划的协同发展关系。
何兴华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
何兴华副理事长以“论城市与规划的定语”为主题,从分析城市研究与规划研究的分类、定义的变化及其问题作为切入点,讨论了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带来的机会、人居科学的时代使命以及对城乡规划的重新认识,并展望了山地城乡规划的未来。他指出应对当前城乡规划体制改革和机构改革,要积极思考如何将国土空间规划的概念从一个规划定义真正转向空间落位,“作为传统学科的城市规划要勇敢面对改革的机遇和挑战,根据时间要求和科学标准参与改革”。
冯长春
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大学教授
冯长春教授以“新时代空间规划与空间治理——理解与思考”为主题,从三个方面分享了他对空间规划和空间治理的思考。第一个方面是空间规划的目标与思路,他强调,“空间规划”是战略规划,战略规划是事关全局、事关未来、与内外环境相联系的总体谋略和行动计划;第二个方面为空间规划的层次体系,通过分析德国和美国空间规划的经验,提出空间规划要重视区域协同发展,在当前五级三类的规划层次外还需要加入跨区域的规划层级,形成国家、区域、地方三个大的层次,通过国家、经济区(城镇群)、省级、市级、县级、镇村6个层级满足区域治理发展的需要;第三个方面为空间治理(管控),通过对德国、日本、法国、京津冀多个空间治理模式的比较研究提出了从治理主体、治理手段、协调机制三个方向对空间治理方式进行优化。
报告主持人:杨贵庆
山地学委会副主任委员、同济大学教授
后半段论坛由山地学委会副主任、同济大学杨贵庆教授主持,山地学委会委员、天津大学曾坚教授,华蓝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欧阳东副总经理,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周政旭助理教授三位代表依次围绕年会主题进行演讲。
曾坚
山地学委会委员,天津大学教授
曾坚教授以闽三角城市群构建山-海-城安全格局课题研究为例,总结了案例的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和关键技术方法,以此为山地空间安全格局的构建提供参考。研究思路从景观生态学和海湾型城市的关键系统出发,旨在实现对闽三角海湾型城市群生态安全格局的修复提升;研究内容与国土空间规划双评价系统紧密相关,包括了生态系统健康可持续发展、城镇化对闽三角城市群整体生态环境的影响、生态空间优化、海岸带空间优化等方面的研究;关键技术方面运用了遥感技术、GIS、大数据采集、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等方法。
欧阳东
华蓝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欧阳东副总经理以“喀斯特深切河谷城市空间优化策略探讨——以‘天峨’为例”为题,从空间选择、功能布局、交通组织和特色景观四个方面总结了喀斯特深切河谷地貌城市的规划经验。广西是喀斯特地貌的典型代表,而在喀斯特平原(盆地)城市、宽河谷城市、深切(窄)河谷三类城市中,深切河谷城市建设最为困难。他指出,喀斯特深切河谷城市严苛的用地条件,决定了其在空间发展上,需要更紧凑、更集约、更复合。在规划过程中,需要对每一寸土地、每一项公共政策进行更深入细致的论证、思考和谋划,切实做出精致、实用、管用且有特色的国土空间规划。
周政旭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助理教授
周政旭助理教授以“从调查研究到设计实践:贵州布依山村的案例”为题,介绍了他与清华团队扎根贵州美丽乡村规划的研究成果。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今天,贵州的乡村面临着在发展过程中更好地处理城乡统筹、改善民众生活、贯彻生态文明、保护地方民族文化等的问题。他指出,探寻这些问题的综合解决之道,既是人居科学理论的重要探索方向,更具备重要的实践价值。他总结说,“乡村人居改善实际是一个承载美好乡村生活的重要价值所在,改善乡村人居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深耕细作方显最终目的的达成”。
圆桌会议一主持人:赵万民、孟兆国
赵万民:学会副理事长、山地学委会主任委员、重庆大学教授
孟兆国:学会理事、山地学委会委员、山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
6月15日下午的自由论坛中开展了两场圆桌会议。圆桌会议一主题为“空间与形态规划的山地前沿创新”,由学会副理事长、山地学委会主任、重庆大学赵万民教授以及学会理事、山地学委会委员、山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孟兆国院长共同主持。西南民族大学毛刚教授,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陈亮副院长,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西部分院陈泽生工程师,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冷红副院长,学会理事、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王世福副院长,学会理事、重庆市交通规划研究院周涛副院长等分别分享了关于山地城乡国土空间规划研究与实践的成果。

从左至右、从上至下:西南民族大学毛刚教授,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陈亮副院长,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西部分院陈泽生工程师,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冷红副院长,学会理事、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王世福副院长,学会理事、重庆市交通规划研究院周涛副院长
圆桌会议二主持人:李和平、朱炜宏
李和平:学会理事、山地学委会秘书长、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党委书记
朱炜宏:学会理事、山地学委会委员、华蓝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总规划师
圆桌会议二主题为“广西空间规划的实践探索”,由学会理事、山地学委会秘书长、重庆大学李和平教授和学会理事、山地学委会委员、华蓝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朱炜宏总规划师主持,邀请了广西自治区内从事规划设计的专家与山地学委会委员共同讨论。广西区土地勘察规划院、华蓝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广西区规划设计研究院、南宁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广西区建筑科学研究院、柳州市规划设计院、桂林市规划设计院、玉林市规划设计院、梧州市规划设计院等单位的代表分别介绍了目前正在开展的国土空间规划的情况,提出了所面临的问题和困惑以及探索的思路。紧接着,山地学委会的专家学者四川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高黄根院长、浙江大学王纪武教授,同济大学杨贵庆教授等针对广西区级层面、市级层面的国土空间规划的相关问题建言献策,讨论非常热烈。

圆桌会议二场景

广西规划设计行业专家代表

山地学委会专家发言,从左至右:四川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高黄根院长、浙江大学王纪武教授,同济大学杨贵庆教授
6月16日山地学委会委员们与来自全国各地的参会人员,对广西南宁市山地乡村振兴项目“美丽南方”进行了学术调研。
本次山地学委会年会,为山地城乡规划研究与交流讨论提供了平台,与会的领导、专家、代表从学科的理论研究、行业技术、建设管理、专业教育等角度,聚焦于“空间与形态规划的山地响应”,进行学术研讨、听取前沿研究、开展学术调研、交流最新实践经验,拓展了视野、加深了理解、鼓舞了精神,对山地空间与形态规划的理论与实践工作起到了积极、广泛、深层次的推动作用,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
摄影:付鹏、李伟
文字:李云燕,刘晓冬
审核:赵万民,李和平

国土空间规划
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引发规划人热切关注。如何贯彻执行中央文件?怎样推进国土空间规划四个体系的建设?相信诸君皆有许多疑惑与思索。
欢迎点击文末“写留言”或公众号内留言,写下关于国土空间规划的疑惑和思索,我们将邀请有关部门和专家进行解答,后期归纳整理成文并与大家分享,敬请期待。
你可能还想看这些
聚焦乡村振兴与山地城乡规划,山地学委会年会在太原举办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山地城乡规划学术委员会2016年会在福建龙岩召开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2018规划年会 | 专题会议十五:山地城乡的品质提升之路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中国城市规划):聚焦“空间与形态规划的山地响应”,2019年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山地城乡规划学术委员会年会在南宁成功召开